2019年北京世园会可食地景的景观应用研究*

2020-07-21 08:23徐逸涵李委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世园园艺展区

徐逸涵 李委佳 温 静

(河北农业大学 园林与旅游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城市绿地规划从传统模式转向空间优化形式探索[1]的背景下,为解决城市景观绿地呆板单调、人情味缺失,休闲农场观光园科学性、艺术性缺失等现状,兼具多重功效的新式生态园林设计手法[2]——可食地景,已成为多方关注的重要课题。

可食地景是指运用有食用功能的植物进行景观综合设计,用生态园林的设计方式构建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的景观场地[3]。目前可食地景的城市应用主要有区域生态绿地、综合公园及专类绿地、社区公园及附属绿地三个层次[2],全国多地出现可食地景不同应用形式的实践探索[4],但对于可食性景观的园林设计应用方式缺乏科学性探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不足。

具有重要行业领导性的A1 级国际园艺博览会——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中,中华园艺展区、百蔬园等多个展区均展现了可食地景理念的园林景观应用,为可食性景观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案例支持。基于对世园会中可食地景景观运用的分析,能够探索可食地景在未来城市应用的发展趋势。

1 北京世园会中可食地景的应用

1.1 中华园艺展区

中华园艺展区共包括34 个展园,由于各个展园不同的设计理念与侧重,造成了可食地景并非适用于所有展园,但笔者仍在23 个展园中发现了可食地景的应用,且有6 个展园将可食地景设计为展区的景观节点且在展板上有所介绍,湖南园、浙江园和香港园更是在展板中明确写出了“可食地景”的概念。不同展园的园艺素材均结合当地特色并适应北京环境,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其理念表达及节点应用方式具有多样化的艺术价值。

河南园“花语家园”展区通过果蔬与月季搭配,结合窗台、花瓶、相框等园林小品展现园艺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并用蔬菜与香草植物组成“一米菜园”(图1),与创意展板结合,形成特色框景,增加了景观互动性;浙江园在庭院运用辣椒Capsicum annuum、甜菜Beta vulgaris 等组成地景菜园(图2),在台地上栽植茄子Solanum melongena、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等蔬菜,形成自然与人工相融的景观;湖南园设置 “五彩椒田”、“丰年稻香”等景观,利用坡地打造台层种植多彩椒Capsicum annuumar、在开阔平地规则种植水稻Oryza sativa、建筑庭院放置花箱种植多种叶菜、入口设置瓜果攀爬廊架,展示了“桃花源里有良田”的田园美景(图3);山东园在“小康人家”展区中采用攀援类蔬菜结合廊架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景观(图4);四川园在微缩菜园中将可食蔬菜与观赏植物结合形成花境,展示四川农耕文化和园艺特色;香港园以可食地景表达乡郊环境,与高密度的城区形成其“对比城市”的主题,并发掘药用及可食植物的美学价值。

1.2 百蔬园展区

百蔬园属世园会三大特色展园之一,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展览史上首个将蔬菜作为主要景观展示的独立园区。通过蔬菜博物馆、创艺农场、阳台菜园、田园庭院等多种室内外结合的展览形式[5],极富创意地展示了蔬菜园艺与景观的结合。

室内展区展示有多种蔬果现代化栽植技术,并运用可食蔬果、香草等代替传统观赏植物装饰家庭及办公环境(图5、6),为可食地景在现代城市中的室内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户外展区运用上百种蔬菜品种,采用不同形式搭配出丰富景观,如羽衣甘蓝、生菜Lactuca sativa var. ramosa、甜菜、薄荷Mentha haplocalyx、芹菜Apium graveliens 等露地蔬菜的种植方式采用规则式片植,有的具有明确边界,有的借助地形起伏变化。此外,还有结合多种形式的花箱、攀援藤架在花园、庭院、阳台、屋顶等不同的场景的应用,展示了蔬菜园艺与生活场景的紧密联系,为可食地景在城市公园、社区花园的应用提供了灵感。

同时,百蔬园因时而异设置各种互动体验活动[6]来增加景观亲切度、多维度、互动性、艺术性的活动(图7),游客更真切地感受可食地景带来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可食性景观促进人群参与景观的独特优势。

1.3 其他部分展区

1.3.1 生活体验馆 世园会生活体验馆展区利用可食地景展示中国传统园艺文化与现代园艺的融合:前区入口处设计大片规则式种植的作物田(图8),使游客在展会期间感受春耕秋收的快乐(图9),笔者现场调研发现,该区域极受过往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游客对这么大一片可食的向日葵田表示很惊喜。此外,展馆还以中国传统农耕作物“果、菜、药、茶”设计了4 个屋顶花园,用可食地景的方式展示中华文化。

1.3.2 世界园艺展区——以俄罗斯馆为例 世界园艺展区也有部分展馆运用了可食地景,如以“根深叶茂、硕果满枝”为主题的俄罗斯馆,场馆入口处的设置有白色标牌,以绿色攀援葡萄藤为装饰点缀;转角景墙由红辣椒、谷黍等作物装饰,构成特色的立体画;出口处用西红柿Lycopersicon esculentum、蓝莓Vaccinium sp.、黑加仑Ribes nigrum、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芹菜、萝卜Raphanus sativus、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形成俄罗斯的传统菜园,吸引过往游客纷纷驻足观赏。

2 世园会可食地景的应用分析

通过对世园会中可食地景应用的调研发现,可食地景在菜园、药园、果园中有较多的实践,且景观效果已获得大众的认可。对于可食地景应用时植物素材如何科学选择,其园林景观形式如何塑造表达,世园会中可食景观的应用均具指导意义。

2.1 植物用材

笔者经过详尽调研,整理出世园会各展园中可食性植物的应用种类如表1。

2.1.1 植物素材分类 结合调查总结,可将世园会已应用的可食性植物分为蔬菜、果树、香草、粮食作物、可食花卉五大类。其中,香草与花卉的景观效果已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故本文重点分析蔬果、粮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1)蔬果 在应用可食地景塑造景观时,可将蔬果按照主要观赏部位分为观叶、观果、观茎、观花类等。由于环境的室外露地性,可食地景应用的植物种类应有别于家庭种植类蔬果。世园会各展园中使用率较高的为观赏辣椒、甜菜、岩白菜、茄子、羽衣甘蓝、金叶番薯、紫苏等蔬菜,石榴、樱桃、苹果、山楂等果树,这些蔬果在世园会景观中的出现与应用,证明其观赏效果已经得到认可,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2)粮食 常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经合理设计后可用于塑造乡土景观,且生态适应性更强。世园会湖南园中成片栽植的水稻形成乡野稻田景观,笔者通过现场对过往100 名游客的采访调查,对这一景观的评价满意度高达87%,证明在合理规划下,公众对于规则式种植粮食作物的景观具有较高认可度。

表1 北京世园会展园可食植物统计Tab.1 Edible vegetation of 2019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Expo 2019)

2.1.2 科学选择 可食植物的生长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合理搭配安排种植时间尤为重要。世园会各展园运用园艺资材展示各地特色时,均根据展期时长及北京延庆的露地气候对当地植物素材进行筛选,如百蔬园户外展区的蔬菜种类,根据展期春夏秋季的不同气候更换两次:春季主要种植耐寒性强的甘蓝、芹菜、白菜等,夏季则以番茄、茄子、辣椒等耐晒的茄果类蔬菜为主。

根据可食性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世园会园林景观中运用的蔬果作部分举例(表2)。

同时,不同可食性植物之间、植物与园林环境之间的合理搭配也十分重要,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植物暂时的生长[7]。从园林景观效果方面来看,可食植物与观赏性的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合理配置可增强艺术效果,延长观赏期,从生态学角度来看,遵循平衡土壤肥力、根系深浅轮作、土壤酸碱度互补、控制病虫害互传等原则[8]合理搭配,可使不同植物各得其所,形成健康稳固的生态循环。

2.2 景观塑造形式

世园会各展园中展示了可食地景多种园林景观应用形式:可食植物可露地栽植也可利用立体空间,种植区域的外形轮廓有自然式也有规则式,植床内部的植物配置有单一可食性植物也有与观赏植物结合配置。根据可食植物在景观塑造时的不同种植形式,可按植床形态分为自然式植槽、规则式植槽、立体种植三大类,本文具体分析不同种植形式在世园会园林景观塑造中的作用。

2.2.1 自然式植槽 (1)花境 中华园艺展区的四川园、湖北园和香港园均将可食地景应用于路旁的花境景观中,如四川园中运用朝天椒、牛角椒、甜菜等可食性蔬果构成低矮的前景,搭配蒲苇等非可食的观赏植物形成高低错落,模拟自然的花境景观。

(2)点植 世园会中多个展区采用在观赏植物中点缀种植可食性植物,这一种植方式通过对比衬托,突出可食植物的观赏价值,使景观新颖灵动。如辽宁园在片植的佛甲草地坪中点缀五彩椒,增强景观的丰富性和观赏性,新疆园、安徽园等将果树零星散置于平坦草地、绿草山坡等处,增加了景观的层次和多样性。

表2 部分可食植物生态适应性Tab.2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part of edible vegetation

2.2.2 规则式植槽 (1)种植池 规则轮廓的种植池内部植物配置有单一植物种植和混合植物种植两种。单一植物种植给人整齐清晰之感,适用于植物种类展示及科普:宁夏园设置多处菜畦专门种植枸杞展示当地特色,甘肃园划分出圆形种植池展示特色的“航天西红柿”和“航天南瓜”,生活体验馆入口大面积种植向日葵形成规则图案,百蔬园户外展区划分各种形状及不同围挡方式的种植池打造蔬菜景观(图10)。

混合种植利用不同可食植物的高低、质感、色彩,更利于打造富有美感的园林景观。山东园在入口处以下嵌种植池混植南瓜和羽衣甘蓝,河南园“一米菜园”中用羽衣甘蓝、辣椒、茄子、朝天椒、紫苏、薄荷、荆芥等植物混植打造富有生活气息的景观,浙江园在庭院中间用甜菜、茄子、观赏辣椒等常见可食植物混植打造温馨农家院。

(2)花台 现代花台的形式多变,可采用多种材料,形状,还可与地形高差结合。在材料选择上上木制花箱较为常用,如湖南园在“民居庭院”节点摆置数个花箱种植多种叶菜,整体形成美观的农家田园景观 ;百蔬园户外展区多处放置木质花箱,且部分与座椅结合,装饰的同时兼顾实用性(图11)。在形状变化上,辽宁园在“南湖泛舟”节点设置船形花钵,将观赏辣椒、观赏谷子、玫瑰等兼具观赏与食用的植物自然式种植;百蔬园的蔬菜花艺馆由整齐排列的瓷质花钵组成外立面装饰,给人以视觉上的统一之感且独具创意。在与地形结合上,湖南园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多层花台景观,将各色观赏辣椒按颜色进行分区种植形成五彩梯田;湖北园在道路一侧设置高型花台阻挡景观视线,在驻足观赏点的低型花台种植观赏谷子、观赏辣椒、紫苏、茄子、芋头等植物搭配构成主景。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马铃薯馆展示由轮胎、废旧瓶罐等旧物改造的特色环保容器。

2.2.3 立体种植 应用廊架、景墙、悬吊等立体种植方式栽植可食植物既可节约空间又具装饰效果。可食植物结合廊架等小品可形成趣味节点,如山东园的葫芦和瓠瓜廊架,新疆园的葡萄廊架、湖南园的葫芦和南瓜廊架等;可食植物应用于景墙,如天津园的种植挂兜、百蔬园室内的大型艺术景墙,俄罗斯馆的谷物植物墙;可食植物用悬吊的方式种植能有效利用空间且利于养护管理,如百蔬园在室内用悬吊的方式种植可食植物来装点室内环境。

3 建议与展望

可食地景体现了生态、生产、生活理念的有机融合,2019 年北京世园会的广泛应用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城市园林中打造生态有机、可持续的可食景观,需要运用适宜的可食性植物素材,通过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采用包括有机种植、可持续种植等园林种植技术[9],兼顾艺术性与大众参与性[10],同时在项目营造路径的不同阶段注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11],从而有效发挥可食地景的多效功能。

新时代下的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偏离自然的轨道,高能耗的景观不是绿色生态,现代城市园林需要可食地景的应用增加人文关怀。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面到宏观、中观、微观各尺度的可食地景项目实施,可食地景的发展需要园林从业者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学习。

图1 河南园“一米菜园”(笔者自摄)Fig.1 One square meter of vegetable garden of Henan Garden

图2 浙江园“菜园”展牌(笔者自摄)Fig.2 Interpretation plate of Zhejiang Garden

图3 湖南园稻田景观(笔者自摄)Fig.3 Rice paddies landscape of Hunan Garden

图4 山东园瓜果廊架(笔者自摄)Fig.4 Melon corridor of Shandong Garden

图5 百蔬园室内可食地景(笔者自摄)Fig.5 Indoor edible landscape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图6 百蔬园室内微缩景观(图源互联网)Fig.6 Indoor miniature landscape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图7 百蔬园园艺活动单Fig.7 List of horticultural activate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图8 生活体验馆向日葵(笔者自摄)Fig.8 sunflower field of The Life Experience Pavilion

图9 被游客取食的向日葵(笔者自摄)Fig.9 The sunflower picked by tourists

图10 百蔬园室外种植池(笔者自摄)Fig.10 Flower box with seat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图11 花箱结合座椅(笔者自摄)Fig.11 Planting bed of The Vegetable Garden

猜你喜欢
世园园艺展区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果树在园林景现中的应用——基于北京世园会百果园景现建设的思考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振东展区中博会亮出山西新名片
园艺系
园艺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世园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研究——暨对2019北京世园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