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2020-07-21 09:43李远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理论

李远洋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唐述瑞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被定位成高校必修课,源自于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不可替代功能,是学校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正确三观引导、健全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窘,并非“毛概”“马哲”“形策”等课程自身出了问题,更不用某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提出的“过时论”解释,本质原因是思政理论课教育主客体关系及环境发生嬗变所致。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相对于身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而言,明显存在“变与不变”的矛盾,如教法不变而学法改变、教材不变而内容改变、任务不变而条件改变等,整体上可归纳为“教师不变而学生改变”,造成教与学之间的不对称关系,从而削弱了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兴趣,只求背会、通过考试。另一方面,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过于封闭,在“互联网+”深度渗透于教育场域的前提下,其他课程开放态势越来越明显,围绕着学科知识内核增加的模块不断丰富,而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变化较小,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降低了课程的吸引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上海远东出版社,2019年12月版)一书由李雅茹编著,作者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者及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面向未来展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且系统的探索。总览全书,具备三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一、问题意识,论证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必然性

基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面临的种种挑战,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势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未来过程中的发展障碍。但正如前文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吸引力、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不能从微观的“学科课程”上进行归因,应置于更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和剖析。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本书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指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收获感低”“学习型组织理念匮乏”“教学模式单一化”“互联网引入方式及尺度控制不合理”等问题,而此类问题无法通过教法微调、资源补充、设备更新等手段化解,必须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促使其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科管理范式。

通过本书详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核心问题可归纳为“不均衡”和“不充分”——既包括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也包括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既包括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充分,也包括教学资源利用的不充分——首先,“思政师资”是一个泛化概念,在高校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会“大包大揽”,而是秉承“术业专攻”的理念负责一门具体课程(马哲、毛概、纲要、基础),这样就存在教师擅长某一领域和不擅长某一领域的差异,在理论传授过程中无法保障充分解读,导致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供求失衡”。其次,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分文理科,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差异很大,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通过系统学习,思政理论储备丰富、兴趣浓厚,因此理解能力更强、学习效率更高。而理科生从态度到行为、从经验到能力都截然相反,由于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用“公共课”的方式教学,则同样师资、教材、方法之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表现出两极分化情绪。再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师资、课时、空间等资源非常有限,如常规“大教室授课”状态下,一名教师要同时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加上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复杂性,课时较少的情况下无法深入讲解,相对专业课教学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衡。最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利用方面,过度重视教材、大纲、教辅材料等固定资原,缺乏对生活性、社会化思政教育资源的发掘整理能力。换言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大多为书面呈现的显性概念,而广泛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社会问题、热点时事、生活现象等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结合以上解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根源性问题”,其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践意识、围绕四门理论课程展开针对性探索

从“走向未来、迎接挑战”的思路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归因并不难梳理,教育主体、客体在学科层面发展不同步,以至于不适应新时代社会环境、文化生态、教育需求等,这实际上并不属于教学实践可操作的范畴。原因在于,无论是身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还是身为教育客体的学生,在学科认知及学习行为上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潜在含义是改变外部条件以满足人的需求,而非通过“人的改造”适应物性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最终还要通过教学范式重构来解决。本书在这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意识,以此围绕着“马哲”“毛概”“纲要”“基础”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策略探索,提出了可行的实践方案。就《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而言,重心围绕着“史”展开,贯穿古今、落脚当前、展望未来,倡导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的知识模块纳入教学体系,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探索中,提出“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激活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强化师生沟通、拓展教学空间,构造适应于新时代大学生知识接受心理的“学习共同体”。作者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具有较大学科跨度,较适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法,可分别从红色文化角度、军事战争角度、经济建设角度等展开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抽象性、复杂性较高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要秉承“三进原则”,即让理论实践成果“进教材”、理论价值成就“进课堂”、理论指导运用“进头脑”;本书围绕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视域下四门主要课程展开探索,保障了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三、改革意识、通过具体案例阐明创新模式及方法

立足学科建设角度,当今社会上存在种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价值呈现的阻力,如市场经济环境中衍生的功利主义思潮、网络文化生态中出现的多元价值观博弈、“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心理等,相关要素从经济、文化、政治等不同层面消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不仅造成该课程教学边缘化、无效化,甚至会出现意识形态认知的扭曲和误导,而互联网技术往往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正视“互联网+”带来的颠覆效应,即“改革”行为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善其身”,更是对外部“互联网+”环境的协同适应,这就决定了最终形成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不可避免地吸收一部分网络属性。本书改革意识很好地阐明了这一点,在通过具体案例提出创新模式及方法时,“互联网+”的色彩十分明显。以“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为例,作者通过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解构,仅保留了互联网学习、沟通、分享等环节,其余部分(思政理论精讲部分)仍保留在线下课堂中进行传授。这种线上联合线下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另一方面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能,将原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精简成启发性教学,整个“过程-启发”是一个反复递进的机制。此外,本书结合南京理工“利公达人”及同济大学“使命与担当”具体案例,肯定了互联网技术在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价值,通过“互联网+思政理论课”的创新模式,大学生以整个社会为思政理论课堂,结合理论竞赛、参与公益等多种方式,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内涵。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理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