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宇, 丁 铮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烟台山位于福州仓山区。烟台山原名天宁山,明洪武年间,有盐商在天宁山北面山脚下建立盐仓,故天宁山也改称仓前山,从此商人围绕仓前山开展国内食盐贸易。元末清初时政府在山顶建设烟墩,故仓前山又称烟台山[1]。
五口通商后,烟台山成为了福州领事馆区与仓山商埠区。因西方文化政治的强势介入,近代烟台山成为了近代福州最重要的国际化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中西方多元文化在烟台山碰撞融合,对近代福州的商贸、宗教、教育、医疗、生活方式以及建筑的建设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福州烟台山的近代建筑众多,五口通商后,各个国家、各种风格的西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到今天,整个烟台山及周边现存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163处,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按功能分类来看大体可以分为洋行、商行建筑、领事馆建筑、宗教建筑等等。这些建筑根据其功能呈现出组团式的分布特征。
烟台山沿江的泛船浦一带为闽江的出海口,是水上贸易的交通要道,且可停泊外国商船,便于海关办理业务。加上清政府解除了茶叶等商品的海上贸易禁令,泛船浦地区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茶叶贸易港口。由于沿海贸易的繁荣,埠区年出口贸易总价值能够达到1500万两银以上。为了支持巨额的贸易,清末烟台山开设开设了各国洋行30多家,包括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
烟台山的洋行、商行集中在泛船浦至仓前一带。早期的洋行建筑大多采用洋房式风格,这些建筑大多是集办公、居住为一体设计,后来随着外商势力的发展与资金的充裕,逐渐使办公与居住环境分开,并且带有仓库、庭院,进而开始采用外廊式建筑风格。
早期洋房式风格的代表为天祥洋行,该建筑为英国商人威尔逊于1844年所建。主体建筑属三层砖木结构。建筑立面中轴对称,简洁朴素,底层正中为拱形大门;开长方形窗;花岗岩石制勒脚;顶部设有类似福州特色马鞍墙的女儿墙,设通长砖砌线脚,层层叠涩出挑(图1)。
图1 天祥洋行
外廊式风格的有汇丰银行,汇丰银行是福州最早出现的近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为英商于1867年所建。建筑属两层砖木结构、四坡顶的外廊式建筑,设有地下室。花岗岩砌筑的勒脚部分设小窗洞用作地下室通气用。建筑为红砖砌筑,抹灰饰面。一层联拱券外廊,二层外廊不发券。檐部有方齿形饰物,石制线脚(图2)。
图2 汇丰银行
清政府为避免西方文化对福州社会的影响,将领事馆区设立在烟台山。1845年,英国最先开始在烟台山设立领事馆,直到20世纪初,先后共有17个国家在烟台山设立领事馆或办事处。
烟台山的领事馆建筑集中在仓前一带,普遍使用了外廊式建筑风格。除美国领事馆以外大多呈中轴对称,呈现出领事馆建筑庄严肃穆的特点。烟台山的领事馆建筑多为各国本土的工程师进行设计,再由福州当地的工匠施工[2]。因此,各国领事馆建筑在保留各国建筑的形态特点的同时,融入了当地工匠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传统施工技巧。有些外国设计师甚至主动运用当地的建筑元素,造成了领事馆建筑中,某些细节部分出现了中西合璧式的现象。例如俄领馆府邸入口门廊的爱奥尼柱式中有中国传统的阑额等构件元素,美国领馆职工宿舍外廊砖砌的栏杆格栅,都留下了明显的地域印记[3]。
此外,以英国领事馆为代表的复古倾向,讲究对古典样式的模仿,显示出古典的端庄稳重(图3)。英国领事馆于1869年竣工,属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立面为中轴对称的拱券窗式,窗间设扶壁柱贯穿两层,檐口有多种砖砌线脚,端开间为两小券窗,立面正中为正门,门上二楼有阳台出挑,檐口做女儿墙。
图3 英国领事馆
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美国领事馆办公楼的设计自由灵活(图4)。美国领事馆办公楼是一座两层带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四坡顶小青瓦屋面。立面两开间,西开间为两层柱廊,中央两棵圆形罗马塔司干柱式;两棵半圆形倚壁塔司干柱式立于东开间中央窗户的两侧,整个东开间呈弧形突出,屋顶部分设有女儿墙。
图4 美国领事馆
鸦片战争后,清道光帝被迫解除了康熙末年朝廷与天主教由于“礼仪之争”导致的禁教。随后1847年美国传教士杨顺乘鸦片船抵福州传播基督教,后陆续建立天安堂、石厝教堂、真学堂、三一堂等,1864年开始建造的泛船浦天主教教堂在1911年改做福州教区主教座堂[4]。这些教会建筑大多集中在上渡至仓前一带。
烟台山的教堂建筑多为哥特式风格。但由于福州本地工匠施工技艺的影响,在外观细节上简洁处理,没有太多复杂的线脚及叠涩等手法的应用。西方哥特式教堂中常见的凹凸、光影等细节处理在烟台山的教堂建筑中被淡化,呈现出一种稳重和谐的建筑效果,减弱了西式教堂的宗教氛围。此外,大多西方教堂常常利用光影的对比来烘托教堂的宗教氛围,然而在福州的近代教堂中,除了石厝教堂外,光影的对比并不是那么的强烈。
石厝教堂为蓝灰两色花岗石搭配砌成的仿哥特式建筑,木桁架屋顶,双层小青瓦屋面。教堂由主厅、侧厅、门厅和圣坛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东西两面为山墙,东山墙外为半圆形圣坛;西山墙开三个哥特式尖券窗,山墙上为一八角形小钟塔,塔顶立一十字架[5]。象征神性的光影在石厝教堂这样的小空间内展现的淋漓尽致(图5)。
图5 石厝教堂内部
明显受到当地影响的有建于1897年的天安堂。建筑用红砖砌筑,单层,高度约有普通建筑两层楼高,石勒脚,木桁架屋顶小青瓦屋面,立面窗户有两种形式:屋檐所在面为哥特风格的高直尖券窗;山墙面则为普通矩形窗,中央设置象征圣母的玫瑰窗。主建筑东南角立一钟楼,高三层,木制,顶端为开敞的亭阁形式,显然是受到中式亭子的影响(图6)。
图6 天安堂(老照片)
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入,使烟台山成为福州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地方,烟台山突破了旧社会的封闭机制,也逐渐从南向北、极大地影响了整个福州的社会发展。
当时的烟台山拥有美国传教士怀特设立的第一家西医诊所;英国人连尼开办的第一家西药店;1859年美以美教会建立的第一家用机械印刷出版的美华书局与其创办的福州第一份华文报《福报》;1879年美国传教士建立的福州最早的自来水供应站;1872年俄国商人在泛船浦开办的首家蒸汽动力机械制茶厂——阜昌制茶厂;英商义和洋行首开的第一条福州至香港客运航线;福州第一家西餐厅——快活林餐厅;福州第一家照相馆——月宫照相馆;还有福州使用最早的电话——德商禅臣洋行在程埔头安装的200门磁石式电话[1]。
这些先进科学技术传入对福州的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新闻报刊、教育、生产技术等方面都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相应的产生了相应的功能性建筑如医院、学校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山最著名的娱乐性建筑——乐群楼(图7)。
图7 乐群楼
乐群楼史称“万国俱乐部”,作为外籍领事馆及办事公务员休闲、娱乐场所于1856年由烟台山附近各领事馆集资兴建,位于英国领事馆东侧,今乐群路8号。乐群楼属典型的外廊式建筑。一层为联拱券外廊,二层为简洁的方柱式外廊。建筑正中为大门,设有入口门廊,石砌方柱的上方为西式女儿墙围合的露台。二层的方柱式外廊上部有大面积的石墙,这使得建筑整体看起来较为稳重,檐口出挑用1/4弧石块承托,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福州开埠后的西式建筑风格,主要表现为早期洋房与外廊样式的建筑风格。受到烟台山当地文化与建筑技艺的影响下,这些建筑或多或少的呈现出本地化的风格。
洋房式建筑立面简洁朴素,很少古典建筑的装饰元素,类似现代主义建筑,多采用方窗或平梁门窗,没有或弱化了线脚装饰[6]。这些洋房式建筑大多由当地工匠按照国外的设计图纸建造,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大多为小体量的砖木结构建筑,屋顶为西式四坡顶,坡度缓。
外廊式(Veranda Style)建筑专指欧美殖民者在其殖民地所建的外廊建筑,又称殖民式建筑。外廊指建筑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形式上有阳台、平台、门廊、连廊等。
外廊式建筑起源于印度与东南亚国家。为适应该地区的炎热气候,建筑采用简单的矩形平面形式,西式四坡屋顶,四面都可设外廊,外廊不但能够免于阳光直射又创造了通风的生活空间[7]。除了适应炎热的气候以外,由于福州冬天的气候也并非十分温暖,烟台山许多二层以上的外廊式建筑,采用了底层透空外廊以通风,上层外廊用窗户封闭的方法用来保温,如汇丰银行(图2)。
另外由于福州比较潮湿,许多外廊式建筑都设计有地下室。如美国领事馆(图4)。地下室不但能够使上层免于潮湿,对于烟台山这样的山地地形来说,一层高的地下室也能够作为地基找平的途径。这种设立地下室的外廊式建筑即体现了建筑对福州的湿热气候及山地地形的适应与进步,也呈现出烟台山建筑中西交融的特点。
烟台山有许多建筑在立面上模仿西方风格,把不同时期的西方建筑风格同时呈现在建筑立面上,而在建筑的内部平面结构依旧保留传统中式风格,俗称“洋脸面”,呈现出折衷主义建筑的特点[8]。
烟台山的折衷式建筑的外立面特点最明显地呈现在其大量使用的西式拱券上。这些拱券大多为砖砌或石砌,形式上有尖券、半圆形券、三叶形券等等。此外还有不少建筑在入口处采用了柱式设计,但与罗马经典柱式相比,都作了适当的简化和变形。
这种折衷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为公园路的陶园,陶园为两层砖木结构、具有外廊样式式风格的联排公寓式住宅,共有12开间,故俗名为“十二间排”,其外墙为极具福州特色的马鞍墙,外立面装饰呈现出西方特色,而内部则为广东式结构(图8、图9)。
图8 陶园入口
烟台山的近代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呈现出该时代独有的特征与风貌。这些建筑汇集着西方各种不同的建筑
图9 陶园建筑
风格的同时也在向本地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形成了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整体建筑风貌——不但具有各国特色,同时展示出中西交融的独特风格。烟台山近代建筑是“五口通商”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做好建筑文物保护,对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打造独具特色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