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昭 吉力
对人生多余的专业,真没必要转
古代众多凡夫俗子的梦想是当皇帝,那皇帝的梦想是什么?梁武帝萧衍的答案是:被佛学院录取,然后出家当和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萧衍先后四次擅离职守,最后干脆转了专业,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了寺庙,再也不管江山百姓这些“俗”事。
可“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行使皇帝的职权呢?满朝文武只能大会小会连着开,紧急磋商无数次,最后出了个解决方案——把皇帝赎回来。大臣们从国库提出巨款,赶往同泰寺洽商“赎回”事宜。长老们见状都积极主动地配合,萧衍被收购了回来。
即使这样,萧衍也没放弃自己的专业梦,他想,既然无法全身心地转专业,那就跨界吧。《大般涅槃经》里说的“戒杀生”,恰好与中国儒家“仁心仁闻”的观点相契合,萧衍想,人杀生就为了吃肉。管杀生要从根本抓起,不准吃肉,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
皇帝萧衍的金口一开,御笔一挥,谁敢不从?自此以后,不吃肉只吃素就成为中国佛教的特色。
萧衍曾问过达摩祖师,自己吃斋礼佛、建寺斋僧等行为有何功德。达摩祖师的回答是:“并无功德。”
太清三年,萧衍饿死于台城皇宫净居殿,享年八十六岁。他一心匍匐于佛学,看似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际对自己的人生并无功过,还有多余,甚至连人生结局,都有些令人唏嘘——别人修佛,圆满了人生,而身为九五之尊的他,最后竟然是饿死的。
转专业未必转出一片金光灿烂
宋徽宗赵佶原本并不是皇位继承人,只是安心搞艺术创作的一名皇子。放到现在,他若不是就读于中央美院艺术类专业,就是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这类专业,是绝对的天之骄子。
但是皇位继承人宋哲宗英年早逝,又膝下无子。太后在众皇子中挑来挑去,最终决定,让宋哲宗的弟弟赵佶继承皇位成为宋徽宗。这就是父母做主,重新规划你的职业方向。用当时的主流眼光来看,前景一片金光灿烂。
然而,并不是长辈替你选的路,就一定是正确的路,因为从小不是皇位继承者,所以也没被按照帝王候选人的标准来培养。从此,宋徽宗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不专业的皇帝。
只要听说谁家的石块或花木比较别致,就带着一群差官浩浩荡荡地闯进去,拿黄封条往上一贴就成了“贡品”,如有半点损坏,“大不敬”的帽子一扣,这家人就得被罚款坐牢万劫不复。不少百姓被他敲诈打压,倾家荡产。
因为不堪花石纲之扰,雇工方腊打着诛杀朱勔的旗号起兵造反,从此朝政大乱、民怨四起,北宋渐渐走入绝境。
1126年,北宋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不振的情况下,被强大的金兵包围首都汴京,占领中原一带的领土。又过了一年,金兵攻陷汴京,宋徽宗和他儿子宋钦宗被金人掠到北方,北宋就此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
在《窃愤录》(辛弃疾著)和《永乐大典》残卷里,详尽地描写了宋徽宗一行人迁往均州一路上所遭的罪,“鬼火纵横,终无止宿处,皆坐于地,至天晓又行”,“血流趾间,苦楚不能行步”。
到均州时,宋徽宗已经病得很重,喉咙全都溃烂,不能进食。又熬了接近一年,有一日,宋钦宗去看他爹,只见他坐在土坑里已经僵死。
明明可以做一个杰出的书画家,宋徽宗却因转了专业,成了一个误国误民的皇帝,最后就连死也不得如愿安生。从这个故事来看,别人眼里那些前途璀璨的专业,不一定就是成就人生的好专业,如果滥用专业能力,还可能因此成为你的人生污点。
你的斜杠跨界需有价值
历史课本里,这样谈到明朝宰相制度废除后的状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那么,明朝这些旷工的皇帝,都在做什么?
选错“皇帝”专业,似乎是明朝皇家的家族遗传。而知错就改,也是家族传统,一旦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做“皇帝”,立刻就跨专业学习,甚至还就业去了。
比如明武宗朱厚照选择了体育专业,在竞技格斗场上大获全胜;明世宗朱厚熜对化学相当痴迷,熟练掌握“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等合成、分解以及氧化还原反应;明熹宗朱由校的志向是建筑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工程专业,当时俗称木匠。
那么,明熹宗跨专业去研习的木工水平如何呢?天启年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里写道,朱由校曾经在铜桶和木桶内凿孔,内设机璜,往里面灌水,打开机关,竟然能够像喷泉瀑布一样喷洒淋漓,美妙得很!
朱由校经常在木工房子里废寝忘食,一待就是好几天。他想休息,又嫌把自己的龙榻搬过来很麻烦,于是亲自设计了一张木制的折叠床,轻巧方便还易于搬运收藏;他还经常灵感扑飞,起手便设计搭建出一个袖珍版的亭台楼阁,里面花草树木、亭台水榭、往来人物、飞鸟走兽均栩栩如生。
据说,朱由校每一件作品出来后,都会让亲信带出宫外,在最高档的拍卖行与同行一争高下,结果屡次力挫群雄。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竞拍出上万两白银的高价,渐渐地,有不少藏家就直接冲着他的作品来。
当了七年的皇帝,朱由校可以说一天“皇帝专职工作”都没干过。从做皇帝期间的业绩来看,他和梁武帝、宋徽宗一样是失败的。但和他们不一樣的是,跨界建筑专业的他,证明了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也在当时那个没有机会自由选择人生的时代里,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今天,幸运如你我,有了更多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面对自己的专业路,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有意义。专业可以转,也可以斜杠跨界,但请一定要让这种转变最终能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姚梅芬摘自《课堂内外(高中版)》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