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琳
新闻回顾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信息交往载体,也展现着一个城市的特有文化和形象。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在城市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以山川关隘、名胜古迹、街道巷里、风物人情、神话传说、港城特征命名的地名,它们凝聚着地域民情,承载着宁波发展的历史,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在宁波城市建设发展中,大量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地名正在逐渐消失,“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屡禁不止。2019年12月26日,宁波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宁波市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规范宁波市地名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新闻解读
◆《条例》如何加强地名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条例》所称地名是指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区划、居民地、纪念地、旅游地、住宅区、建筑物(群)以及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气象等设施的名称。相关建设单位或者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命名。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名工作的领导,建立地名工作委员会,协调推进地名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其日常工作由市和区县(市)民政部门承担。
为了加强地名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条例》对地名的命名、更名、销名做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遵循原则,要求:住宅区、建筑物(群)使用民政部门依法编制的门楼牌,作为产权登记、工商登记的记载依据;同类别地名的专名部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不得重名(含地方方言语音);新建城镇道路跨区的,其名称应当保持统一。
◆对于新建住宅区、建筑物(群)的命名与门牌编号,《条例》有哪些规定?
《条例》明确宁波新建住宅区、建筑物(群)的命名,建设单位应当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向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申请命名;建设单位住宅区、建筑物(群)推广时,应当使用标准地名;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办理房屋预售许可时应当使用标准地名。同时,将对擅自使用未经批准地名进行商业推广拒不改正等不良信息,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纳入统一的公共信用平台。《条例》中还规定在项目建设施工前或者施工过程中因开发建设主体发生变更,需要变更住宅区、建筑物(群)名称的情形可以依法申请更名。
针对宁波住宅区、建筑物(群)项目编号与正式幢牌号不一致的情况,《条例》规定,住宅区、建筑物(群)应当设置门楼牌。住宅区、建筑物(群)的门楼牌由建设单位或产权所有人向所在地的区县(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编制。经地名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编制的门楼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条例》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地名?
《条例》规定,宁波市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地名,新建城镇道路命名应当优先使用原有地名或者就近使用派生历史地名。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广旅游等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历史地名标识系统,提升历史地名的辨识度。
宁波市人大社会建设工委主任委員卢叶挺说,《条例》规定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地名文化遗产普查档案,对纳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历史地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名或者销名;同时建立地名方言用词库,规范、统一方言地名使用。《条例》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地名保护,支持相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合理利用历史地名。
◆地名数据如何服务群众?
地名公共服务应用广泛,事关社会民生和经济发展。宁波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陈德良介绍说,《条例》规定,要建立地名地址数据联动更新机制,建立地名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部门间地名数据共享,并及时公布。这将打通地名地址数据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为积极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减少群众出行负担、经济负担,《条例》规定将目前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到镇乡(街道)。群众只要上网、打电话就能查询到标准地名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