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惠
【摘 要】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继承和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也提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合作的新机遇。“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建设,同时也是展现和输出中国文化的一种很好的途径。“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与世界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平台,在这个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舞台上,民族民间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抓住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在推动民族民间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民间艺术;剪纸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215-01
民族民间艺术经历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歷史积淀,是由民间手艺人或者艺术家们所创作的具有传统风格和古老技艺特点的一种艺术,包括民间手工艺、舞蹈、音乐等各个方面。在古代,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它把中国古代的茶叶、丝绸等源源不断地输向波斯等西方国家,中国的科学文化被引入西方,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的近代科学发展。而在近代,中国也是通过文化交流,把中国发明的新技术传播向海外。“一带一路”的战略涉及了诸多国家,其影响范围之广是空前的。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现代经济浪潮不断侵蚀着古代文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丝绸之路的建设已历时数千年,见证了中外商贸、宗教、文化、政治以及艺术的交流历程,体现了人类与环境的融合,具有代表性价值。将民族民间艺术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既能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又能丰富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实在是一举两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丛林中的瑰宝。而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民族民间艺术,有一种向上的凝聚力,是百姓们的精神支柱,带给人们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力量。传统民间艺术不仅拥有着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还蕴藏着等价连城的当代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母语价值,对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我们要善于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时机,将我国民间艺术展现到世界的舞台中去,提出传承民间文化的战略构想和切实设计,发展和发扬中国民间艺术文化。面对“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深刻挖掘民族民间艺术中的精华,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我们要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实现发展和壮大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的目的。
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出人们的审美趣味受到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深刻影响。多样的民间艺术将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充分反映了出来。中国民间的手艺人们,他们运用自身的智慧以及代代传承的精致的技艺,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更加绚烂的色彩。例如陇东高原的剪纸艺术,民间剪纸艺术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尤其在重大节日中,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色的窗花,用来装饰室内以及象征吉祥、幸福等美好的寄托。剪纸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人物等等题材均有涉猎。剪纸的手法也各有不同,主要有阳剪、阴剪、阴阳剪、套色剪等等。这些剪纸艺术均出自民间的普通劳动人民之手。这一民间艺术在中国已经流传许久,其剪纸的纹样也具有特殊的含义,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一带一路”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和舞台,可以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剪纸为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我相信一定可以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推动民族民间艺术有效地传播和交流势在必行。“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同时经济贸易交流也可以是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和整合的载体。中国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文化交流传播的整体效应和凝聚效应,从而增加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辐射效应。要引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牌的创建,以研究、学习和生产的思路改造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这也能使民族民间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
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地域分布也较为辽阔,虽然缺乏统一性,但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也令人耳目一新。所以,我们应该找出民族民间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成果,比如剪纸等民间艺术,使其在保护中继续发扬光大,同时推动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蓬勃发展,甚至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同时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走出去”,从而壮大艺术文化产业,为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做出独特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凡.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赤峰学院学报,2013.
[2]诗琳.土库曼斯坦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认知与应对[J].天津师范大学,2016.
[3]杨佳楠,“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的中国外交新思路[J].西北师范大学,2016.
[4]程龙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综述[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