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乌铜走银技艺研究现状及思考

2020-07-20 00:41陈柏宇田野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

陈柏宇 田野

【摘 要】乌铜走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梳理21世纪以来乌铜走银技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其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总体看来,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研究内容广泛、渐趋类型化等特点。但仍存在着研究层次不够深入、研究问题趋同、史料考证不完善等问题。

【关键词】乌铜走银;现状和思考;云南非遗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91-02

乌铜走银技艺作为云南省特有的金属加工工艺,是在锻造好的合金乌铜片上錾刻图案,再高温加热银块或银屑使其融化“走”满阴刻的凹槽,然后经过焊接、打磨、抛光、捂黑等工序,最终形成一个黑白分明、古朴典雅的乌铜器。其制作集冶金、锻造、书画、錾刻、焊接等技术于一体,是云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21世纪以来,对乌铜走银在文献考证、技艺演变、制作流程、造型与纹饰、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2011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更多的学者参与到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以许昆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时期、多角度论述的完善时期和关注传承与保护问题的研究转向时期。

一、许昆论述的基础研究时期

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著来看,最早专门论述乌铜走银的是2001年许昆发表的《云南古代乌铜走银》[1]。在文章中,许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乌铜走银技艺。

第一,乌铜走银技艺相关的历史记载。许昆列举了《云南风土记》《新纂云南通志》《昆明县志》《石屏县志》四份文献中有关乌铜走银技艺的记载。其中,《云南风土记》被认为是目前发现最早记载乌铜走银技艺的文献;《新纂云南通志》记载了乌铜走银出现于石屏和其制作流程;《昆明县志》记载了乌铜走银名字的由来;《石屏县志》记载了乌铜是一种铜金合金,为岳氏创造。这四份文献成为后来学者们研究乌铜走银相关问题的主要依据。

第二,乌铜走银的特色、产地及时代。许昆从焊合方式、造型和纹饰三个方面论述了乌铜走银的特色。在他看来,乌铜走银采用的裁片焊合方法为我国金属加工工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造型和纹饰上,乌铜走银的造型大都是“各类棱形瓶、盒、盆、盂、烟缸等”。在纹饰上主要是“花鸟草虫、飞禽走兽、人物山水、名人书法等装饰图案”。同时,许昆根据他所发现的相关历史文献,认为乌铜走银产生于清朝中期的石屏。

第三,乌铜走银的技艺演变。按许昆说法,乌铜走银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东周时期的“鎏金术”,依据是1956年云南石寨山出土了鎏金的带钩和人俑等,证明云南的艺人很早就掌握了“鎏金术”,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了乌铜走银技艺。但在具体的操作上“吸收了宋代河南磁州窑在瓷器上的刻填手法”。因此,乌铜走银技艺是古代不同工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

此外,许昆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利用现代科学检测的方式,对乌铜成分、性能和表面膜成分进行了分析[2]。经研究,乌铜是一种铜金合金,其中金的含量是2%,它是乌铜将变黑的主要因素之一。乌铜的表面成分为氧化铜,既有装饰效果,又具有抗腐蚀性。

二、学者多角度论述的研究完善时期

许昆对乌铜走银的研究是非常全面的,涉及到了乌铜走银的文献考证、出现时间、产地、艺术特征、制作流程、技艺演变、乌铜成分分析等。由于许昆的专业是材料工程,所以他更多是从乌铜材料和着色原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乌铜走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探索则略显不足。在他之后,很多学者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完善。

第一,对历史文献考证的完善。许昆在他的文章中列举了乌铜走银的相关文献记载,但是对于文献出处、出版日期、出版社等都表述得不够完善,甚至没有提及。2003年,李晓岑[3]在他的文章中对文献进行了完善,为后面学者的考证提供了便利。需要注意的是,许昆指出《云南风土记》有乌铜走银的记载,一些学者以此推断出乌铜走银出现于清雍正年间,但笔者查阅,《云南风土记》并没有直接记载乌铜走银的相关内容[4]。同时,许昆指出的道光《昆明县志》载“其造墨匣及小件炉瓶,质如古铜,而花纹字画以银片嵌入者,则为乌铜器……”此条记载实际出现在民国《续修昆明县志》[5]中。

第二,对制作流程的完善。在许昆的基础上,吴双成[6]以图解的形式对乌铜走银各个环节的制作技艺进行了论述。具体来看,乌铜走银的制作流程分为乌铜冶炼、打片、雕刻、走银、成型、打磨抛光、变色处理等环节。胡俊[7]认为乌铜的原料配方和变色处理是其关键技术和核心所在。李晓岑认为“走银”也是乌铜走银的一个关键因素[8]。因为铜与银的熔点很接近,在“走银”的过程中如若掌握不好温度,很可能将乌铜片也融化掉。

第三,对工艺起源的完善。郭强[9]和韩子健[10]将乌铜走银技艺的起源追溯到错金银技艺。他们通过分析乌铜走银、错金银和鎏金法的工艺技术的异同,认为乌铜走银技艺和错金银技艺在原理上都属于金属镶嵌工艺,乌铜走银技艺是对错金银技术的飞跃,它实现了金属 “固态-液态-固态”之间的转化。而鎏金法是错金银技艺和乌铜走银技艺之间的过渡。

第四,对造型和纹饰的完善。赵楠[11]认为乌铜走银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除了具有民间工艺品的特点之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从题材上看,乌铜走银器上的纹饰多是“八仙过海、梅兰竹菊、花鸟虫鱼……”这些题材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文人雅士情趣的体现。在创作手法上,主要采用线刻方式,并继承了中国书画的艺术特征和美学思想。因此,在她看来,对乌铜走银的研究不仅是对乌铜走银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中国文化和书画艺术的展示。

从乌铜走银纹饰的取材内容看,它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寓意性和象征性。在纹饰的錾刻上承袭了古代青铜艺术的刻线工艺,其线条具有与中国书画相同的美学追求,在“走”银的工艺上是对错金银技艺、鎏金工艺的借鉴和飞跃,是真正利用金属的不同熔点实现镶嵌的工艺[12]。

三、关注传承与保护问题的研究转向时期

论述的另一个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乌铜走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尤其是2011年以后,乌铜走银技艺成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成为许多学者关心的话题。余小舵[13]认为,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传统民间工艺赖以生存的土壤被瓦解,从而导致许多民间工艺濒临消亡。乌铜走银技艺传承人袁坤林指出,当前乌铜走银在生产方式、销售渠道、手艺人的经济状况和人手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问题。

狄思思[14]等人从乌铜走银技艺的现状和价值出发,分析其出现退势的三大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一,复杂的工艺导致乌铜走银价格不菲,为此要建立市场等级制度进行运作。其二,主流媒介的边缘性导致人们的认知度不够,因此应该与文化部门和传播机构合作。第三,在旅游市场中滞后,因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此外,一些学者认为,制约乌铜走银技艺发展的因素还有配方保密、传承严、缺乏创新和价格高等原因。

针对以上制约乌铜走银技艺发展的原因,王东方[15]总结前人的经验,给出了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宣传;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三是高低端市场同步发展;四是企校合作;五是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注意专利申请;六是传统设计环节的数字化导入;七是造型设计要多样化;八是借鉴姊妹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郑艳姬[16]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乌铜走银技艺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组织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乌铜走银技艺产生、发展、传承、衰落的因素,为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四、取得的成就及不足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研究内容广泛。目前的研究涉及到了乌铜走银的文献考证、工艺演变、制作流程、造型与纹饰以及传承与保护等方面,这些研究使得我们对云南乌铜走银技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其次,研究深度逐渐加深,并呈现出专门论述的趋势。但不能回避的是,目前针对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缺憾。

第一,研究的层次亟待深入。虽然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呈现出了分门论述的趋势,但是大多数的文章仍流于简介。如对乌铜走银的纹饰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阐释它所包含的中国书画精神,更应探索为什么作为云南特有的民间工艺,会将如此富有中原特色的图案作为装饰的纹样?这些纹样与中原纹样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都有着很深的探讨价值。

第二,研究问题趋同。关于乌铜的冶炼工艺、制作流程、纹饰特点等在数十篇文章中都有出现。一方面体现了研究层次不够深入;另一方面,缺乏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例如乌铜走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涉及到了社会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相关学科,需要这些学科的学者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三,相關的历史文献有待进一步考证。目前,一部分学者称记载乌铜走银的历史文献仅有《云南风土记》、《石屏县志》、《新纂云南通志》、《昆明县志》和《续修昆明县志》五篇,这些文献之间缺乏相互的印证,其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综上所述,21世纪以来,对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审视。相信对乌铜走银技艺的研究将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许昆.云南古代乌铜走银[J].金属研究,2001(6).

[2]许昆.云南古代乌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

[3][8]李晓岑.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J].中国科技史料,2002,24(2).

[4]陈柏宇,田野.云南乌铜走银技艺源起考辨[J].中国地方志,2019(12).

[5]倪惟钦.续修昆明县志[M].扬州:扬州普志出版社,2016.

[6]吴双成.图说乌铜走银的制作技艺[J].表面工程资讯,2014(4).

[7]胡俊.云南晋宁乌铜走银工艺的综合特征[J].艺术设计研究,2012(S1).

[9]郭强.从错金银到乌铜走银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J].设计,2015(21).

[10]韩子健.从错金银到乌铜走银—浅谈传统手工艺的发展[J].设计,2015(21).

[11]赵楠.乌铜走银的研究价值[J].大众文艺,2014(16).

[12]陈柏宇.论乌铜走银纹饰的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19(6).

[13]余小舵.乌铜走银农村有人:云南晋宁民间艺人袁坤林的困惑[J].农村实用技术,2010(9).

[14]狄思思等.乌铜走银现状分析研究[J].现代交际,2010(11).

[15]王东方.乌铜走银的造型、装饰与传承[D].云南师范大学,2013.

[16]郑艳姬.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生态内涵分析--以云南乌铜走银技艺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