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涵
【摘 要】泥塑艺术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徐州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对泥塑艺术有着很好的传承。本文通过对王光永泥塑艺术现状及特色的研究,探讨徐州泥塑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王光永;泥塑艺术;文化场域
中图分类号:J31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61-01
2019年暑假,在导师的引荐下,我与我的同学一起拜访了徐州泥塑传承人王光永先生。通过与王老师的交流探讨,我们了解了他的泥塑艺术的现状以及艺术特色。
一、王光永泥塑艺术的现状
王光永出生在徐州与山东交界的一个叫凤山的村庄里。这个村庄前面是河,后面是山。王光永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小时候和其他男孩子一样,也很顽皮,经常和小伙伴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捉迷藏、弹琉璃球等游戏。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喝大碗茶的场景。家乡山水风情以及儿时的一些经历对王光永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高中时由于有捏泥塑的爱好,便报考了宜兴陶瓷工业学校。一些对泥塑有兴趣的朋友找到王光永,王光永大多会带他们去宜兴的工作室尝试做泥塑,然后放在窑里烧制。王光永在宜兴呆了一段时间后便回到了徐州,如今在电视台工作,好在他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艺术有关联,并没有脱离艺术。现在,因受地域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从事民间艺术的手工艺人逐渐减少。为了拥有好的市场以及促进手工艺更好地传承,他在制作泥塑时,不仅关注它的审美功能,同时关注它的实用性以及融入现代元素。在和王光永先生的交谈中,我能够感受到泥塑带给王光永先生的精神上的慰藉。下面是我与王光永先生的一部分对话记录:
我:“老师,我之前了解到您在创作泥塑的过程中有加入动漫的元素,您能详细地给我们说一下吗?”
王老师:“是这样的,这也与我的工作环境有关。在工作中,我经常会做一些有关动画的设计。我在做泥塑之前,都会先用计算机呈现出效果,把动漫中夸张的成分融入到泥塑中。我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对我的创作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老师您能谈一下现在泥塑的市场怎么样吗?”
王老师:“泥塑现在市场也还行。就拿紫砂壶来说,像这种实用性就很强。很多人喜欢喝茶,买一些泡茶的紫砂壶之类的比较多。而且一般紫砂壶市场价也不是很贵,也能买得起。像那种喜欢收藏的,更注重它的审美性的人近年来也不少。一般在市场上、展会上去卖的泥塑作品都是比较低端的。”
二、王光永泥塑艺术特色
王光永在泥塑创作上不同于传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他的制作技法上。传统的技法是把泥巴拍打成表面光滑的泥片,再通过捏、推、砸等手法使其成为想要的形状,然后再经过表面的处理,最后得到一件精美的陶艺作品[1]。而王光永先生则是首先把泥巴拍成片,然后把泥片晾晒一段时间,经过处理使其呈现出龟裂的现象。王光永的泥塑夸张、粗犷、质朴,但又不失趣味。例如王光永的作品《远方的呼唤》,十头大象形态各异,手法粗犷,简化了大象的形象,用自然的裂纹去表现大象的皮肤,很有质感。大象的摆放方式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大象对于美好家园的追寻和呼唤。
三、从文化场域看王光永泥塑艺术
场域理论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场域受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因素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是植根于一定场域的,这种场域即文化场域。文化场域一旦消失了,民间艺术也就不存在了。王光永先生年轻时期生活的环境和周围的风土人情就是他的作品赖以存在的文化场域。王光永小的时候经常和一些孩童做游戏,而游戏内容在王光永的创作中有所体现。又比如王光永对农村喝大碗茶的场面印象深刻,他觉得很有意思,他就把这个场景用泥塑的手法刻画出来。以及王光永制作的大型陶塑作品《村里的留守老人》,农村老头质朴无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如果王光永没有感受过农村生活,他就无法制作和表现出来这么一种农村形象,也就无法展现出老头们的神韵。当然,当王光永脱离了农村到城市发展,他后期的创作中就表现出了现代画的元素。因为他现在在电视台从事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工作,所以在他的创作中他会加入动画的元素,对形象进行夸张变形。有时候在做之前还会用计算机模拟一遍再下手。接触到新的事物,融入新的文化场域,他的创作内容也出现了新的东西。比如他创作的《以泥塑形 以形传神》这一系列作品就体现了如今工业时代的形式美。从这一系列作品看王光永泥塑,可以看出王光永泥塑艺术慢慢走向现代化并与时代相结合的特点。王光永的泥塑艺术随着他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文化场域不同造就了民间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表现内容。
四、总结
通过这次与王光永老师的交谈,我对泥塑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现代科技迅猛发展,逐渐由机器去完成手工艺品,但这种手工艺品是冰冷的、没有感情的,这便失去了民间工艺美術的价值。民间工艺美术正在濒临消失,我们年轻一代有责任去传承它。
参考文献:
[1]王光永.泥魂·陶韵[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