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 王晓钰 卢君婷
旅游数字足迹首次被美国著名学者Girardin定义。纵观我国旅游数字足迹的研究,受地理学理论影响较深。保继刚团队基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加深旅游学与地理学的联系。郭雅婷等通过采集访沪国内游客游记,运用数理统计法,分析客流季节变化,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游客分布。杨敏等以成都为例,通过境外网站获取入境游客足迹信息,得到客流集中在第三、第四季度的时间特征,重要节点在成都大熊猫基地和宽窄巷子的空间特征。寇丽莉以平遥古城为研究区域,综合爬虫软件数据,分析旅游者出行方式、时间,运用旅游偏好指数分析游客空间偏好。黄潇婷基于GPS技术,以香港海洋公园游客的追踪数据为实证,通过建立量化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旅游者时空行为评价三因子。刘梦圆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游客出游动机及游客旅游路径,并从旅游营销、旅游交通、区域合作方面提出优化措施。随着5G时代的到来,游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旅游心得,获取旅游信息的现象已是常态。此外,云冈石窟是石窟类世遗的杰出代表,选取其为研究案例地,有助于石窟的保护宣传,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为当地旅游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一)云冈石窟概况
云冈石窟与莫高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距今已有1 500年的历史。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二)文本信息采集
研究数据主要从小红书、携程旅游等代表性网站收集而来,通过在各网站以“云冈石窟”为主题词搜索原创游记。笔者搜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云冈石窟自由行游记,剔除耦合度较低的游记,最终得到游记562篇,分别为2017年163篇、2018年187篇、2019年212篇。
(三)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随着数据风暴发展,为高效率利用旅游数字足迹信息,内容分析法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研究方法,常用来解读网络文本内容。
(一)游客时间行为特征分析
旅游者行为在时间上表现为出游时间和逗留时间。如图1,2017-2019年,云冈的游客总量有所增加,每月云冈游客量基本上有所长,旅游者出行时间高峰点有6个,分别是2月、4月、5月、8月、9月、10月,具体如图1所示。2月是我国春节,节假日休息7天左右,家人团圆时,出游概率大大增加。4月、5月有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节假日平均3天,出游率小幅上升,并保持稳定。7月、8月、9月上旬正逢学校暑假,放假时间平均在40~50天;10月国庆节休息7天,且国庆节一直是旅游黄金周。另外,3年的游记篇数在夏季、秋季两个季节,总体量较多,其次是春季,冬季尤其11月、12月都相对较少,呈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
通过图2可知,来访云冈的游客逗留时间为0.5~5天。按年分析,2017-2019年,游客逗留时间逐年增加。按天数分析,绝大部分游客在当地逗留半天到两天,其中,游客逗留半天的占14%,逗留一天的游客占45%,逗留两天的占32%。可见很多游客将云冈作为中转站,对景区的游览由以前的观光游变为深度旅游。
(二)游客空间行为特征分析
云冈石窟景区的客源市场广大,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但是由于网站限制,外国游客的旅游感受分享大多在Facebook、Instagram等网站。故本研究并不统计外国游客的客源地。景区国内游客来自各个省份,为方便展示,将排名前八的省份列在表1。由表1可以看出,云冈景区国内游客主要来自省内以及周围省,其次是江浙一带、巴蜀一带。客源排在第一的是来自山西省内,因为景区是世界级遗产旅游地,是省内唯一的石窟型旅游地。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的游客较多,因为邻近省的空间距离较短,是游客短假日旅游的首选。
除了到访云冈石窟外,旅游者还到访其他景点的空间统计如表2所示,发现在观测的8个主要景点中,第一梯队为五台山和平遥古城景点,到访率40%左右;第二梯队为壶口瀑布景点、王家大院景点、乔家大院景点到访率均高于20%;第三梯队为皇城相府景点、太行山大峡谷景点,到访率接近于10%。其中,第一梯队的景点均属于知名景区、国家五A级景区、世界遗产等旅游地,旅游者打卡率较高。
(一)游客时间行为分布特征
云冈石窟景区游客行为呈现季节性、假日性特征。季节性因素属于自然因素,气候舒适度直接影响游客的出行意愿,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是避暑、驱寒。研究地大同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气候干寒多风。根据大同气象局数据显示,大同市全年平均温度-15~15℃,温度跨度较大。其中,12月、1月、2月、3月气温较低,在-18~-2℃,4月、5月、9月、10月温度在0~10℃,6月、7月、8月温度在11~20℃。
在节假日影响因素中,“十一”由于气候舒适且假日时间长,对游客旅游行为影响最大;春节虽然也是7天长假,但期间涉及吃团圆饭、拜年等活动,缩短了出游时间,同时气候寒冷,降低了游客的出游影响效应;“五一”和清明假日时间稍短,对游客影响较小;元旦假日时间短且气候较冷,游客大多选择周边游。
(二)游客空间行为分布特征
在物理距离方面,游客出行上主要以省内自驾游为主,省外客源地主要集中在北京省,到景區的空间距离较短,交通道路网布密集,省际间交通工具选择多。在资源禀赋方面,景区属于石窟型世界“非遗”,对比邻近省,云冈石窟人为景观突出,资源特色鲜明。四大石窟中,敦煌莫高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位于我国西北部,远离大同云冈石窟,不存在同质竞争。同时,云冈石窟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弥补中东部石窟型“非遗”的空白,吸引了众多游客。洛阳的龙门石窟造像时间晚于云冈,造像规模小于云冈,造像主题具有浓郁时代生活气息,造像文化内涵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后的一种综合体,这些满足了雕塑爱好者的对比动机,拉动了游客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商贸往来,是影响景区客流的重要因素。2017年旅游人数较少,这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大幅波动等经济变化有关。山西省的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与临省的商贸往来频繁,旅游品牌知名度逐年提升。
第一,云冈景区游客出游时间集中在2月、4月、5月、8月、9月、10月,且节假日客流量明显增多;来访云冈的游客逗留时间0.5~5天,逗留一天的游客占总游客的45%,总体客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淡旺季特征。第二,云冈景区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其次是北京、河北等临近省份,最后是江浙一带、巴蜀一带。另外,旅游者旅游行程中除了到访云冈石窟外,还到访过其他景点,其中,五台山和平遥古城景点,到访率位列前两位,大概处于40%左右;壶口瀑布景点、王家大院景点、乔家大院景点到访率均高于20%。第三,研究发现气候舒适度、节假日等是影响景区游客行为的时间分布因素;空间距离、资源特色、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游客行为的空间分布因素。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