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露露
【摘 要】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已有百年时间,黄自的一生创作了很多声乐作品,在这其中艺术歌曲是最能够代表黄自创作风格的,他的创作对我国的近现代艺术歌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里面钢琴伴奏的特点,来显示出钢琴伴奏对艺术歌曲的重要作用,以及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黄自;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104-01
一、黄自生平简介
黄自1904年出生在江苏省的川沙县,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黄自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素质,这样的家庭环境让黄自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早期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黄自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即刻投身于我国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事业中去,先后在沪江大学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开设了和声学、键盘、声学、高级和声学、配器法、音乐史等十几门课程,培养了大批中国近现代的优秀音乐家,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
艺术歌曲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德国,与德国世俗歌谣相似,但又与民谣有区别,后来成为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源泉而被传承。中国艺术歌曲的早期创作受到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很多艺术歌曲的形式都是汉代的琴歌以及能够吟唱的唐宋诗词。
經过了长期的发展与创作,我国出现了一批艺术造诣十分深厚的艺术歌曲创作家,代表人物有萧友梅、赵元任、黄自等。其中黄自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成了经典声乐作品。他将中国诗词作为歌词,将中国音乐元素融合到西方音乐技法中去,在音乐语言上采用了西方音乐的和声和调式,在歌词语言和节奏上,体现了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风格和内涵。
三、黄自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中的钢琴伴奏分析
黄自创作的大多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运用了很多三度叠置和弦结构,当然也有很多非三度叠置和弦,像二度、四度、五度音程的和弦叠置也有出现。
《玫瑰三愿》这首作品第一段是以旋律为主的钢琴伴奏,第二段是不带旋律的钢琴伴奏。这首作品是不带再现二段式的E大调艺术歌曲,A段主要由两个乐句组合而成,旋律平稳且具有亲和的感觉。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自由前进,同头异尾的方式最后都结束在了主和弦上面,构成了收拢性的终止,这一部分调性单一,使得A段部分能够平稳进行,旋律并没有出现很大的起伏,为之后对比段的高潮提前做了准备,以前面的静来衬托出后面的动。B段部分是由长短各不相同的四个乐句组成,用“玫瑰花”作为第一人称,一层一层地诉说出愿望,这部分伴奏旋律主要以六度、八度大跳为主要特征,然后配以旋律大小调的不同色彩和力度变化。
第二部分作者借助第二人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个人性情为主,并且全曲的最高潮也在此段,所以此时它的钢琴伴奏部分,右手部分主要是重复八度的三和弦,同时左手采用分解和弦的方式,以分解和弦来缓解柱式和弦所带来的过多复杂情绪。第二段演奏的力度记号是mf-p-f,用中强-弱-强的力度表现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愿望,这首作品还存在一个特点,就是一节拍用八六拍与八九拍交替进行,用节拍交替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一紧一松”的这种感觉,从而能够更委婉地表达玫瑰的三愿。
同时《玫瑰三愿》这首歌曲运用的伴奏织体是复调形式的,采用了钢琴和小提琴两者相结合的伴奏形式。前奏部分的四个小节是钢琴伴奏与小提琴齐奏作为引子,小提琴演奏了单音旋律,钢琴演奏柱式和弦较为完美地发挥出多声部的特性。这首歌的歌词是借物抒情,描绘出了一位娇小柔弱却不甘于被命运安排的小女子,在无比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关心、爱怜。而恰恰小提琴发音能够近似人声,能形象地描绘出女性的温柔与含蓄,表达出内心的苦涩;钢琴能够表现出人物情感,巧妙地运用了浑厚音色来演绎出人物心里的长期压抑,以及在情绪爆发时无法控制的激动之情。
四、结语
20世纪初,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与发展,也展现出了钢琴伴奏“民族化”的进程,从最开始借鉴德奥艺术歌曲,到十分熟练地去运用民族题材,把中国特色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相互融合。钢琴伴奏在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和声、调式、伴奏音型与织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艺术歌曲更具有生命力和新鲜感,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近现代歌曲及钢琴伴奏的创作与发展。黄自先生探索性努力所获得的技术理论,已成为当今音乐世界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他成功地把西方音乐知识与技能传入中国,对我国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艺术歌曲的发展还需要当代音乐工作者不断进行新的创作,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推广和促进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文俐.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中的现代技法因素[J].黄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