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逻辑理路

2020-07-20 03:23秦国俊
学理论·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秦国俊

摘 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范畴,马克思正是基于此实现了其思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实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钥匙。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从实践范畴的历史流变、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内涵、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所面临的中西方论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中国化及当代意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发展逻辑进行简要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时代的新的伟大实践进程中,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实践观的内涵,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和伟大思想家,纵观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不难发现马克思的学习、生活、革命的实践对于其思想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马克思主张从实践的高度去理解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批判和双重建构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当前我国正处于“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进程中,因此,我们有理由去回顾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脉络和逻辑机理,用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去更好地指導实践。

一、“实践”范畴的历史流变

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忽视甚至是排斥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客观现实性、可感性、对象性。这些哲学常见的做法便是把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精神活动、物质生产活动、体力劳动等对立起来。换言之,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不了解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考查,西方历史上关于“实践”范畴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道德实践论。关于实践问题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采取三分法,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创制/制作(making)、实践(practice)、理论(theory)。他所认为的实践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实践是一种以实现“善”为目的的自为的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善”(以自身为目的)。第二,实践是一种“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的自由的行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拥有大量自由时间的贵族阶级就能体现出实践“依自不依他”的自由性质。第三,实践是一种个人与他者和谐共处的自足的行为。实践是大善,是全面性的,不仅涉及单一自我的满足,还包括与亲人、朋友、同胞等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总之,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是为了终极的“善”和“益”。换言之,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实践是一种道德行为。

意志实践论。康德认为人的直观理性不能认识客观世界本身,唯有超脱经验对象的实践,才能使得纯粹理性圆满。就此他区分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对立。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将实践分为技术实践(按照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道德实践(按照道德法则处理各种交往关系的活动)。在他看来,道德是超越感性的,是以已经先验存在的道德法则为基础的。康德认为只有以自由为基础的道德实践才是真正的实践。换言之,康德把实践看成是一种以先验道德法则为基础的意志活动。

本体(自我)实践论。费希特是康德的坚实信徒,费希特从“本我”(自我)出发,认为自我不仅是认识的主体,而且还是行动(实践)的主体,强调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的能动作用。只是,费希特将纯粹、绝对的自我看成是能够“无中生有”地创造一切的抽象主体。换句话说,费希特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是神秘化的、非感性、非现实的。他的实践是一种抽象性的实践,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活动。

精神(劳动)实践论。黑格尔摒弃了之前哲学家将实践与生产劳动相对立的情况,企图用绝对精神将康德提出的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黑格尔认为实践是一种人特有的、本质性的、目的性的、中介性的、社会性的活动。应该说,这是黑格尔对以往哲学精华的总结,为后来马克思的实践观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但是,黑格尔的实践都是从绝对理念出发的,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绝对理念的外化。因此,黑格尔的实践从其本质上而言,还是思辨性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黑格尔虽然抓住了“劳动”这一理解实践的关键因素,但是“黑格尔唯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1]

功利实践论。费尔巴哈把实践与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但将实践局限于起居饮食的日常生活活动,有时甚至专指犹太人的商业谋利活动(卑污的商贩式活动)。在讲到实践概念时,费尔巴哈认为人的实践根源于利己主义。可见,费尔巴哈坚持的是人本学,他认为实践是站在自我需要和自我利益的现实立场去看待、认识、改造自然。显然,这种实践是一种被降低的、世俗化的、功利化的实践,它虽然植根于人类生活的现实土壤,但是它只是人类最低层次的生存性需要。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实践的一种误解和贬低。因此,费尔巴哈的实践只是人类为了追求自身幸福的功利活动,这种活动的主体不是改造世界、变革现实的决定力量。

技术实践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就是英国学者培根。培根不满哲学史上轻视自然哲学,重视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神学的传统。在实践观上,他提出过一些创新的观点:第一,他实现了哲学上的自然哲学转向,提出了“新工具”——归纳法。第二,培根认为效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科学技术的价值远远大于道德伦理的价值,培根认为只有是在可操作性层面最有效的,在知识方面才是最真的。第三,培根将实践分为两类:物理学上的机械运动、形而上学的思辨活动。培根非常看好前一种实践,认为此类实践能够产生巨大的功效,也最能够用量化的结果来衡量实践活动的效果。

通过简要考察“实践”概念理解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都倾向于将实践理解成为对人类有意义的活动,而且都过分强调这种实践的道德性。费希特看到了个人行为、劳动、实践之间的区别。黑格尔则首次将劳动引入实践的概念中,但是缺陷在于始终将实践看成是一种精神活动。费尔巴哈知道将实践看成一种活动,但是“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2]因此,马克思之前的哲学都未搞清楚实践的真正含义,很多理论家都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政治活动、艺术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对立起来。总之,马克思之前的理论家们要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么立足于高深的精神现象,要么以卑污的利己主义去贬低实践的物质性,都将实践乔装打扮成一些非现实性的东西。

二、马克思: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的活动

实践、自然、社会、客观世界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对实践的误解,究其原因,就在于离开社会中的人的生产劳动去理解实践。以下我们就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实践的。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其实也是经历了三段艰苦的探索历程,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达: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的活动。

(一)政治实践观时期(从哲学思辨走向政治实践)

马克思青年时期,加入了青年黑格尔俱乐部,此时他重视理论批判。在理论批判的探索中,“实践”的发现,帮助他从自由主义走向了革命民主主义。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择业时的考虑》,充分体现了他将理想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优良传统。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写作过程中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哲学应该世界化,同时世界也应该哲学化。在这一阶段,马克思都试图按照理论思辨的批判,建立哲学与世界的关系,目的在于将哲学与世界进行融合。换言之,此时的马克思,他所追求的是哲学的实践化。到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对林木盗窃法案、摩塞尔河谷葡萄酒的销路、公民言论自由等问题的深切关注,使他从纯粹的哲学思辨走向了现实的政治实践。再者,马克思向当时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出版自由权等封建专制的现实发起挑战,其立场便是鲜明的革命民主主义,斗争的目的就在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这种逐渐转向对现实物质利益的关切,已经表明马克思已经意识到现实的实践、现实的生活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

所以,通过《莱茵报》时期的一系列关于现实问题的政治实践活动,马克思的政治实践观在实践中逐渐动态生成。他把实践理解成为革命实践活动,通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提出了对现实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提出要诉诸于无产阶级来改造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并且要大胆进行政治斗争和和其他的实际斗争(比如经济斗争、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等)。综上,在这一时期,马克思认为的实践就是一种政治实践或者说是一种革命实践。

(二)生产实践观时期(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如上所述,马克思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了具体的、实际的生活。而此时马克思把他研究的重心从政治领域转到了经济领域,或者说,是从政治实践观转向了经济实践观。此时,马克思将物质生产(劳动)规定为实践的最基本的内容。而这一转变就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标志的。正因在生产实践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大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解释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这一时期,马克思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等问题的不期而遇,再加上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迫使马克思着手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进行分析,提出了生产实践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马克思科学地论证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就是异化的劳动。通过对异化劳动深入的剖析,马克思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神圣家族》里面,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关系”、“生产方式”这两个著名的概念,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就为以后马克思创造了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时的马克思看到了“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物”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换句话说,此时的马克思更加深刻地看到了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的作用。综上,这一时期,马克思所认为的实践指的就是物质生产活动最简单的形式——劳动。

(三)科学实践观时期(落脚到现实的人的活动)

经过之前不懈的探索,马克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其标志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出版。在这两部著作里面,马克思明晰了实践与其他的腦力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的区别。同时,也指出了实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实践概念的最终落地生成,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建立提供了落脚点。

此时马克思看到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劳动)在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其一方面体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又体现着物质活动的可感性。马克思将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交往活动。”[2]社会生产是人类实践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社会交往是实践的重要形式,交往活动的关系结构有以下几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为:人们对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料的管理关系、日常的物质交换关系、精神交往关系。就此马克思认为人类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最本质的规定性。

经过三个时期的艰苦探索,认识不断深化拓展,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这里主要概括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概念界定: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感性活动,是人的生存方式。第二,主要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作为实践客体的对象、生产工具、实践过程、实践结果这些都是可感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意识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个体的孤立活动,而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活动)等特征。第三,系统构成:科学的实践系统包括主体系统(人)、客体系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对象)、中介系统(工具系统)。第四,科学的实践活动的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选择实践手段、开展实践活动、进行实践的反馈和调解。

三、马克思科学实践观面临的中西方论争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的传播过程中,也面临来自东西方学者的论争。西方对于实践观的论争,主要表现为20世纪早期的实践哲学。中国对于实践观的论争,主要体现为改革开放以来对实践唯物主义的大讨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派

西欧的实践派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西欧的实践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有三位代表性的人物: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卢卡奇(GeorgLukács)在思想发展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用阶级去解读实践,认为实践是依靠阶级意识指导的,他所谓的实践就是指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而到了卢卡奇思想发展的晚期时候,卢卡奇把劳动看成是社会实践的起点,并就实践中主客体关系的生成做了具体的说明。科尔施(KarlKorsch)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他所理解的实践还是指的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但是他反对列宁的“反映论”(人的认识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认为这是“忽视人的创造性、社会性的做法。”[3]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提出了著名的“实践哲学”,他更是直接用实践哲学来称谓马克思主义。他还指出所谓的实践一元论,即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历史化了的物质、人所创造的世界、人的具体活动三者在历史进程中的统一。但是说到底,葛兰西的这种观点是一种绝对的历史主义,强调主体创造的“绝对人道主义”。

猜你喜欢
实践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