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2020-07-20 03:25杨钰青
中国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杨钰青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赋予了古代絲绸之路新的思想内涵,旨在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实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不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社会以及人类共同的地球、共同的命运和谐统一,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体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价值追求。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之本,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要求。同时,“一带一路”的战略也赋予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新使命,包括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培养国际化人才和开展深入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合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是以经济贸易为主要载体、以互联互通为核心概念、以互利共赢为基本目标的跨国战略合作设想。“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加强合作、共同行动,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着力文化人才支撑,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交流为沿线各国民心相通架设桥梁,人才培养为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支撑,这也凸显出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在“一带一路”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协同教育牵引合作,体现全局性作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历史悠久,教育交流源远流长,教育合作基础扎实,这也为各国携手发展教育、协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奠定了便于开展、易于见效的切入点。通过加强各国高等教育的密切合作,有助于牵引各国之间其他领域全面合作的持续深入。

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凸显先导性作用。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教育共同繁荣,是沿线各国发展高等教育共赢合作的共同需求,也是推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必将助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前沿。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先期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教育特色鲜明、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高等教育必须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野,主动实施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在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先期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人文交流更加密切。“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推进民心相通。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加强民族理解和文化理解教育,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全面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异同,消除误解误会,才能实现全面合作。高等教育国际化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人文交流,不断推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同时,也能从国际先进的教育管理体制吸取养分,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营造适应时代的教育文化,通过构建国际教育的文化沟通平台,营造国际化氛围,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

如,2019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实现思想碰撞,智慧共享。复旦大学举办“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学术交流,组织学者赴德国、匈牙利、希腊调研,考察“一带一路”欧盟及中东欧对接发展现状与趋势,努力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的高端智库。四川大学成立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机构四川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与8个国家47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水平大学共同发布了《敦煌共识》,力求推进沿线区域开放发展。2020年1月,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汉学与文化发展论坛,启动了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

人才培养更上规模。“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二是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支持沿线各国实现政策互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升国际影响力、拓展教育市场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以及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等,促进语言互通、民心相通,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再上台阶。

截止2019年4月,教育部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54个国家联合建立了154所孔子学院和149个孔子课堂,支持60所高校在23个沿线国家开展境外办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5所高等院校学习,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约7.58万人,比2016年增加18.6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

创新合作更具活力。“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三是推动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科技创新合作是“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驱动力,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2018年11月,“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要“发挥好‘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的平台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开展重大科技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民心相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建设绿色之路、创新之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截止2019年4月,我国有16所高校与沿线国家高校建立17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驗室。如,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牵头成立了首个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科技成果在沿线国家的落地应用。浙江大学牵头成立“一带一路”工程教育国际联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为抓手,打造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促进中国工程技术、工程标准“走出去”。北京科技大学依托材料环境腐蚀学科优势,与泰国高校共建国家材料腐蚀平台中泰材料腐蚀试验网站,参与援建马尔代夫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马友谊大桥,为大桥防腐蚀工程保驾护航。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作为

对于正处于深入实施“双一流”战略的中国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肩负重大历史责任,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国际化学生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科技创新与人文交流合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要在培养国际学生方面下功夫。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教育水平也显著提升,大量国外青年学生踊跃来华学习。国际化学生培养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的试金石,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积极培养国内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应该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要把培养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作为光荣神圣的使命。在留学生专业知识传授中传播“一带一路”理念和中国文化,在留学生语言文化传播中讲授好中国故事。

要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教育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国际化,还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化。目前,国外高水平教学研究人员全职在华工作的比例还很低。为了更好地学习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一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积极选派优秀教师赴海外知名大学访学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另一方面,还应当选派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程实践中检验“双一流”建设成果,培养培训沿线国家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更好地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

要在科学研究国际化方面下功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科技创新更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无论其复杂程度、投资力度,还是科学问题所涉及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越来越超出想象,跨国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既是科学界的焦点也是科学家们交叉融合创新的舞台。“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方面要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发布的科研课题的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参与我国发布的重大科研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攻关研究,从而实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共同目标,推动科学研究的信息、装备、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师生更好地参与、适应并融入全球化的科技创新工作。

“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于中国,终将造福于全人类。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关怀”,并勉励青年“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高等院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行稳致远、建功立业!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一带一带一路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