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烨
(南通市通州区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江苏 南通 226300)
利马豆(PhaseoluslunatusLinn.)又叫洋扁豆,属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属[1],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美国、印度、马尔加什等地。中国有零星栽培,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江西、江苏、台湾等省(自治区),是目前中国栽培的主要食用豆,其豆粒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1],药用时具有防暑防炎、健脾养颜之功效。南通市地处长江下游,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利马豆的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利马豆成为南通地区选育培植的“四色宝豆”之一,是南通著名的特色传统蔬菜[2],也是特经特粮生产中的重要作物之一,“特经特粮种植示范与推广”已列入2015年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3]。利马豆被列为中华名特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2020年,特经特粮作物成为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拟重点发展的16个产业之一,因此,利马豆的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在利马豆的生长过程中,由于病菌的侵染,使利马豆常常产生不正常的病斑,严重影响了利马豆的品质和销售价格。经鉴定,该病属于疮痂病。疮痂病在花生、马铃薯、辣椒、桃树上均有发生,但在利马豆上的发生,国内鲜见研究报道。现将该病在南通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初报如下。
目前,利马豆在南通市海门、启东、通州地区多有栽培,如东地区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1,4]。据调查,以上地区种植的利马豆均有疮痂病的发生,发病严重的利马豆植株明显矮化,且有较明显的发病中心。发病重的田块,病叶率达80%,豆荚上布满疮痂状病斑。
常年6月上旬始见成株期上的叶片,初见叶片出现失绿病斑,而后病斑面积扩大或病斑数增加,最终形成叶片表面失绿、凸起似疱状或出现红色斑点,受侵染的豆荚出现黑褐色疮痂斑。
病株新抽出的叶片(复叶)畸形歪扭,病叶正面出现不规则黄绿色斑块,长宽大致在0.2~1.0 cm,病斑隆起似疱状,严重时病斑密布,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直径为0.5~1.5 cm,或病斑面积扩大连成一片,全叶皱缩、粗糙凸起、扭曲。或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呈黄绿色不规则条斑,长度为0.2~1.5 cm,后木栓化隆起,纵裂呈疮痂状(图1)。继而病菌侵染到整株植株上的叶片,全株叶片皱缩,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直至死亡。
豆荚各个生长时期均有发病,初起似开水烫伤出现褪绿斑,而后变成红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少则1个,多则9~10个,直径为0.5~1.7 cm。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斑褪色为褐色,中间凹陷成圆形灰色,并出现黑色、粉色似霉层的疮痂状病斑(图2)。病斑只发生在豆荚表面,里面的豆粒未受到侵染。
图2 利马豆疮痂病豆荚表皮的受害症状
委托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检疫与应用免疫实验室进行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采用症状判断、分离培养、ITS序列分析3种方法进行鉴定。
镜检后可见较短分生孢子梗,无刚毛,分生孢子单细胞,椭圆形。对样品分离培养后,将培养分离物提取基因组DNA后扩增ITS序列,经NCBI比对鉴定为痂圆孢(Sphacelomasp.)。经鉴定,此病害是由痂圆孢引起的疮痂病。
据调查,近几年来,在南通市种植的利马豆上都有疮痂病的发生,因叶片发病症状与病毒病类似,被误当作为病毒病,种植户对该病不重视,或是不用药,或是乱用药。在调查中发现,发病严重的地区出现在启东、通州地区,发病较轻的为海门种植地区。受疮痂病侵染的植株,结荚率下降。疮痂病豆荚虽荚内豆粒未被侵染,但降低了利马豆的品质,随着商品化销售日益增加,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利马豆疮痂病因导致豆荚外观变劣,商品价值降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研究表明,马铃薯疮痂病是由链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土壤中的致病链霉菌为疮痂病的直接侵染源,马铃薯疮痂病发病程度与种薯带病菌程度直接相关,在适宜的条件下诱发疮痂病[5]。辣椒疮痂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细菌侵染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原菌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也可随病残株留在土壤里越冬,靠雨水、昆虫、农事作业等传播到茎、叶、果实上,从气孔或伤口处侵入。种子带菌是造成此病发生的首要原因,高温高湿是诱发辣椒疮痂病的主要条件[6]。疮痂病病原菌多为链霉菌属,种类复杂。疮痂病病原菌除侵染马铃薯外,对甜菜、萝卜等块茎类作物也会侵染[7]。而利马豆疮痂病是由痂圆孢引起的疮痂病,疮痂病在利马豆上的发生国内鲜见报道,其病原菌来源及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在调查中发现,梅雨期间降水量大、雨日数较多的年份,植株发病严重;7—8月温度高、湿度大,或台风过后,豆荚上发病率较高。气候条件可能是利马豆疮痂病发生危害的原因之一,但病原菌来自何方,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