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霞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思维已成为各国计算机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自2008年至今,以计算思维的培养为主线开展计算科学通识教育,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1],同时,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时间久远,且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虽然蕴含计算思维,但是计算思维并未内化于课程教学中,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只开设了计算机文化通识课,课程内容依旧以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主,教学目标仅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学生很难建立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若无法及时对此进行改善,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思考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
2010年,九校联盟(C9)发布的《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2]提出,要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2013 年 7 月,教育部高教司针对计算机课程教学制定了《计算思维教学改革白皮书》(征求意见稿)和《计算思维教育改革宣言》[3]。因此,探索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高职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2016年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强调对“计算思维”的培养,提出建设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可见,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4]。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与内地存在较大差距,IT行业存在的差距更大。同时,新疆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教育水平基础较薄弱,尤其是高职学生,相对本科生整体基础较弱。开设“计算思维与Blockly图形化编程及应用”是为了达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利用Blockly创新的Web学习环境,让学生对计算机编程不再恐惧,帮助学生尽早地了解和学习计算机工作原理,理解基础的编程思维,学习和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掌握程序设计的初步设计原理,建立编程的基础,为学生以后从事更专业化的工作奠定基础。课程成员组成专门的师资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开发了本门课程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共36学时,2学分。课程内容划分为7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对应若干个教学任务,采用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途径开展教学,具体内容分配如表1所示。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课程的考核与评价主要注重以下几方面:(1)知识水平要求,掌握Blockly与3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2)技能与专项能力要求,掌握3种结构流程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用Blockly中函数模块进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能够应用结构程序设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职业素质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具有勤于钻研、客观严谨的精神,且具有一定的判断、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考核按照平时表现、过程性材料、期末考核三者的比例(20%,40%,40%)进行评定。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学生知识、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表1 课程具体内容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如何在高校计算机课程中推进计算思维的培养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虽然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时间久远,但是计算思维并未内化于课程教学中,相关研究尚未成熟,依然存在相关课程标准制定、实施路线、师资力量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通过对计算机基础先行课的建设研究,文章给出了Blockly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