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造价管理

2020-07-19 04:41姚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4期
关键词:设计阶段生命周期工程项目

姚丹

现阶段,我国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基于一种定额计价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通过对该模式吸收与消化,已形成中国式的定额计价管理体系。现在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个地区的造价管理部门在全国统一的基础定额与基本工资、材料、机械价格的水平上编制单位估价表,较依赖定额,然而建筑工程的定额往往表现为相对滞后的状态,导致工程计价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市场最新价格信息。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新的经济体制建设下逐渐表现出不适应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该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核心内容仍旧是实施阶段,并没有将决策与设计阶段全部纳入到管理范围中。与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出发,来探讨工程造价与成本管理的问题。包括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详细内容就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也包括翻新与拆除期等阶段。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方法

(1)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项目决策阶段应当对所有建设方案与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优选出最经济的方案。造价选择依据应当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成本较少的方案是可供选择的方案,经济性的工程项目决策能够解决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便于对各个过程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所以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要考虑后期的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使用成本,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成本因素。其中运维管理成本是传统造价管理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因为传统计价会认为运营维护管理的费用占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比例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但事实并非如此,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运维管理费用是建设费用的数倍,尤其是对社会成本的综合考虑,建成后对社会带来的所有效益影响,都属于生命周期成本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决策阶段,必须充分考虑运维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

(2)施工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我国的工程造价行业长期存在一种现象,将项目的实施阶段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认为工程成本没控制好是因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人工单价和材料单价不断上涨引起的。这种想法致使大家把控制承发包价格,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变更和结算作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关注重点,却没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方面去改进和加强。

设计方案往往直接决定项目的投资成本,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并不会对设计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如果不对设计阶段采取严格的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最终总投资。设计阶段应当以投资估算为主控制初步的设计工作,以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纸的设计,同样要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中的施工成本、运营回收成本等,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设备的租用费用,并且考虑建成后的维护拆除等成本,最后就是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减少返工率,节约工程造价成本。

(3)施工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是成本直接消耗的主要阶段,此时的工程造价管理应当把计划工程造价控制额作为目标值,定期对工程造价的实际投入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确保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包括任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应当计算其合理性。要充分考虑施工全过程、施工后变更计划、投入运营后的成本,控制工程变更与进度款的支付,确保工程施工建设的造價始终控制在目标值以内。施工阶段应当着重关注各个施工环节成本的动态消耗,因为施工阶段是成本支出最多的阶段,造价管理必须从各个施工环节与相关因素中予以全面的考虑,尽可能减少无用功或无效的经济活动,消除与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造价成本。此外,还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材料的消耗、人力的消耗、机械设备的使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持下保证经济的合理性。

(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是进行最后的造价汇总,分析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并完成建设项目的资产移交。同时,对比核算各个阶段的造价,检验决策、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做好资料整理、分析,监理好资料库,为以后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帮助。竣工验收合格后,将会进入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在此之前,应提前安排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而更好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

(5)工程项目运营维护阶段

运营维护阶段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也不能忽视造价的控制,应当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维护方案,降低生命周期的成本。具体来说,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采取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同时熟练的掌握和应用维护技术。对于一些相关的设施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应用,进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通过上述的方式,建筑设施的实用性增强,发挥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三、造价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1)成本管理的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有预测、计划等。其中成本预测分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预测要求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历史资料、现状及影响因素有深刻了解,具体方式可采用座谈会和函询调查法。定量预测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等。

成本计划是由承包单位和项目经理部以货币形式表达的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以及为降低成本采取的措施和方案。编制方法包括目标利法、技术进步法、接交计算法、定率估算法。

2)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方法

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需采用动态监控。因项目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是变化的,包括构成造价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在不同时期其市场单价都在变动,造成工程造价是一个动态不固定的变化值。要节省成本,实现最大投资效益化,无论是我们的业主方还是承包方均应进行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动态比较,及时发现并分析费用偏差产生的原因,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费用偏差。

要让已完工程的实际费用和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都在已完工程计划费用以内。偏差分析可采用横道图法、时标网络图法、表格法、曲线法,若发现费用有偏差,可通过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进行及时的纠偏。

四、结束语

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造价,当实际价格超出计划价格时,能够更精准地找到发生偏差的项目阶段,并能够及时纠偏,使实际造价控制在有效偏差内,从而达到控制整个项目造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薇.工程造价与管理,2014,35-87

[2]中国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典型案例,2019,23-156

猜你喜欢
设计阶段生命周期工程项目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
公路隧道设计阶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探索ASP.NET的生命周期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路径选择探析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