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

2020-07-18 16:17余嘉明
读天下 2020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其重要性逐渐增加,成为人们不可忽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在教育领域,在新课改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的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针对现如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并简单介绍,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给予一些可行性措施以供参考,完善人们对其的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育

一、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为了让学生拥有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从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途径的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今在教育教学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也成了基本的构成要素,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中有效的融入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资源、信息方法更有利用价值,同时学科课程的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也变得更加新颖。由此可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三个特点分别是: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个性化学习环境就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从而达到“人人皆學、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最优学习环境。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教学设计,遵循学习规律,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评价、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之所以受到很高的推崇,在我看来是因为它有三大优势。第一: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学生只能通过教材进行授课和学习,课堂枯燥乏味,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中,信息技术就可以为不同学科提供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将图片,动画,声音融入课堂,真正做到开阔视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获得经验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知识,使教学和学习充满乐趣。第二: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在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源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平台,在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真正实现了“人机互动”;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提出和回答问题,满足了差异性,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真正达到个性化学习。第三:教与学发生改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中,教师不再一味地教知识管学生,学生也不再一味地听知识记笔记,教师会利用信息技术将需要进行的课程内容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会根据新颖的教学资源开动脑筋,亲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时的学生会处于一种与实际相联系的活泼氛围中,实现学习的主动性,也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虽然现代教育资源设备已经非常丰富,但城镇和乡村的设备拥有率还是有明确的差距,部分贫困地区乃至山区,信息设备不足,网络状况不佳,导致无法供应,这样学生接收到的资源也是不同的。

(二)教师缺乏信息素养

不同地区和年代的教师拥有的信息素养程度不同,偏远地区或者资历较深的教师由于多年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很难进行改变,例如老教师一直使用黑板、粉笔进行教学,突然换成电子设备就不会操作,或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熟练的情况,而导致不愿接触新事物来进行教学,由此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存在一定难度。

(三)信息技术使用不当

在许多人明白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后,认可了它的价值,但没有明白如何进行使用,使得在大多数课堂上信息技术只是作为电子教材,导致教学过程中滥用信息技术,这样反而适得其反,没有充分的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

(四)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当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后,虽然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有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弊端;精彩的动画和神奇的特效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学生只沉浸在信息技术的世界,忽略了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也是十分不利的。

四、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存在问题的对策

结合上述问题,可以进行以下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吸引资金来引进电子设备,让学生拥有更多信息化资源,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公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为教师提供良好环境进行信息素养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会电子设备的操作,加深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明白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可以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要根据情境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教学丰富多彩,而不单单是成为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其成为学生在遇到难懂内容的阶梯,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同时提升审美和培养情趣;把控教学节奏,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会分辨什么时候学生产生溜号注意力跑偏等问题,在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也要突出教学内容,掌控教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杰.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条件[J].新课程,2019(3):167.

[2]高佑勤.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J].年轻人,2019(42).

[3]张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1):243.

作者简介:

余嘉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