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镇农村改厕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7-18 15:32任励耘何丽王鹏邱生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0期
关键词:凉州区改厕如厕

任励耘 何丽 王鹏 邱生平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为民办实事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蹲坑(圈池),冬天结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脏、乱、臭。老人上厕所容易滑倒、城里老婆孩子觉得太脏不愿回家。可谓是我们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2018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洁”工程经验,根据《凉州区农户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坚定不移推进农户改厕,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截止2019年10月,我镇农村总户数10377户,能实施改厕7425户,2018年至今已完成农户改厕4173户(其中:2018年改厕2605户,2019年改厕156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21%(其中:三格化粪池式厕所4037、接入污水管网卫生厕所136)。通过农户改厕,有效地阻断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改善家居环境卫生状况,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然而改了这么多的厕所,改厕后农户到底用不用,用的怎么样,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此,本人结合分管工作实际,以刘沛村农户改厕后使用情况为例,于2019年10月8日-10月13日,入户走访,实地访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调研情况

农村厕所卫生是影响农民群众健康和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省、市、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改厕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与好评。据刘沛村改厕农户反映:改厕后村庄整洁了、饮水干净了、蚊蝇减少了,疾病减少了,生活舒適了,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永昌镇共有22个行政村,刘沛村位于镇区所在地,辖13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20户,人口3065人。刘沛村村庄环境卫生良好,农户院内外卫生状况良好,自来水普及率100%;是2018年全域无垃圾先进村,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村推进示范村。经刘沛村委会科学统计:全村农户720户,其中:长期外出183户、入住社区108户、年老体弱不具备改厕条件的35户、3年内有改造房屋计划的23户,一宅多户农户49户,可以实施改厕的农户有367户。2018年以前农户自建水厕20户,2018年改造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164户、2019年已改造三格化粪池式卫生厕所107户,卫生厕所普及率80.1%。

问卷调查家庭改厕后,100%的农户认为改造后厕所环境卫生改善非常大,100%的调查对象对农村改厕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村民普遍感觉以前简陋的旱厕,蚊虫多且臭味比较严重,冬天雨天上厕所极不方便,现在的厕所比以前干净整洁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家庭普遍反映家庭成员中学生和中青年使用水厕频率高,尤其是中小学生表现出改厕后再不愿意使用旱厕。群众对农村厕所改造后环境卫生的评价100%的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原来旱厕随处修建,有的在院内,有的在院外,随处可见,个别的还在居民点巷道,严重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现在绝大部分都进行了改厕,且都入院入室,环境卫生比原来改善非常大。问卷调查家庭中厕所改造后63%的经常使用,26%的偶尔使用,1%的不使用,主要是年龄大不习惯用水厕,其中偶尔使用的96%的原因是家庭多为老年人,如厕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存在旱厕水厕同时使用,水厕多是在小便时使用。

2、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刘沛村农户改厕极大的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转变群众的生活习惯,群众改厕满意度非常高。但在改厕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旱厕拆除不够彻底。调查的100户改厕农户中,有26户的厕所偶尔使用,其中96%的农户因旱厕、水厕同时使用,水厕多是在小便时使用。

(2)如厕习惯还未转变。调查中26户偶尔使用水厕农户,其中4%农户存在如厕习惯一时难以转变的原因。此外不使用的1户农户,除电未接好的原因外主要还是担心使用水厕会产生一定的水电费和清运费。

(3)粪污处理环节断档。农村厕所是一个粪便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而不能简单地把农村改厕等同于卫生间改造,还应包括对厕所粪便的处理。调查的100户农户中全部都采用自己拉运还田或就近直接还田的方式处理,但粪污还田处理受季节、农作物生长期、农作物灌水期等因素影响,也有调查对象反映极个别农户存在随意倾倒污染生活环境的现象。

(4)运营维护保障经费不足。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发现,我镇为村上配备清运设施,制定了运营维护管理办法。但镇集吸污车吸污后无处倾倒,社会服务组织收费高,村级公益岗位人员工资待遇无法落实,污水处理难度较大。同时镇政府购买吸污车因无法入户,存在运营安全隐患,加之没有经费保障车辆运行维护、人员聘用难度较大,致使运营质量不高。

(5)厕屋入室选址难。通过与村干部交流反映,部分农户改厕积极性高但出现无法合理选址问题,厕屋无法入室。如:有的宅院两面环路且两面环院,化粪池无处掩埋;有的宅院仅有书房、厨房、卧室两到三间房屋导致厕屋入室难度大;有的宅院多户同院无多余地方修建厕屋,其中一户调查对象就因一院多户无法均摊清运费,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3、建议和对策

农村改厕是一项事关民生、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艰巨工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农村卫生厕所使用率,补齐人居改善农居环境短板,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个人针对存在的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粗浅建议和对策。

(1)强化宣传改变群众生活习惯。镇村干部加大改厕宣传力度,持续召开镇村干部会议、户长会议,发放“一封信”、农户改厕明白卡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厕所革命”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好处,不断加大卫生厕所科普知识,帮助群众逐步树立文明如厕、卫生如厕意识,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搞好厕所卫生清洁,使群众明白改厕既能预防疾病,可以杀灭粪便中寄生虫卵、细菌,预防肠道传染病和蛔虫、钩虫等寄生虫病,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又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减少臭气和蚊蝇,提高农民生活环境的质量。

(2)算账对比打消群众担心成本高不愿用疑虑。镇村干部通过选取2-5户农户对水厕用电、用水、清运花费进行精准计数,科学测算,算账对比,用事实向群众证明水厕水电吸污费使用情况,积极推广选用潜水泵式冲厕器具和粪污处理器具,消除群众对加热用电费用高、吸污费用高的疑虑,同时讲清花费与预防疾病、改善生活品质,改变生活环境的利弊关系,激发群众改善自身生活条件,广泛使用水厕的积极性。

(3)用好奖补资金拆除旱厕引导群众改变如厕方式。严格落实《凉州区农户改厕问题整改方案》、《武威市农户改厕技术导则》、《凉州区2019年农户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凉州区农户改厕验收办法(试行)》和《永昌镇2019年农户改厕工作实施方案》以及改厕奖补资金使用相关要求,坚决落实“原有旱厕拆除”的规定,各村对农户改厕后旧厕拆除情况全面进行“回头看”,对旧厕未拆除的不予落实奖补资金,积极动员动员农户拆除旧厕,引导农户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养成文明如厕习惯。

(4)建立健全粪污清运长效机制。各村要把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改厕全过程,确保农村改厕日常管理落实到位、设施维修养护及时到位,逐步建立起“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护机制,避免重复改造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各村管好用好粪污桶、吸污泵和吸污车,加大群众教育管理和日常监督,确保粪污能及时有效处理,由抽粪车将各家各户粪渣清运到定点处理站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实现废物回收利用,构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单位:1.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2.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生态指挥部农业技术服务中心;3.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农村改厕办公室;4.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凉州区改厕如厕
下期预告:如何帮助幼儿愉快、轻松地进行如厕训练?
简算有妙招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张文作品
关于南陵县农村改厕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涪陵区义和镇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进展良好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河北:农村改厕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