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风
一、发生情况
经笔者调查发现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包括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病毒病等。其中,晚疫病为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种植上常发的重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等细菌性病害在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种植上中等发生,病毒病轻发生。现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二、主要病害
1、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是周宁县春种马铃薯上常发的重大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量薯块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据调查,该病在周宁县春种马铃薯出苗后30d左右即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率在5%~6.8%之间,病情指数在1.2~1.8之间,到5月下旬到达高峰。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喜日暖夜凉高湿环境,因此多雨、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该病发生重。受侵染的叶片叶尖或叶缘先产生绿褐色水渍状且具浅绿色晕圈的斑点,湿度大时病斑呈褐色并快速扩展,且产生一圈白霉以叶背尤为明显;干燥时病斑扩展减慢,叶片干枯且质脆易裂,没有白霉。受侵染的块茎初期稍凹陷并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病部皮下薯肉也呈褐色,后向四周扩大最终整个烂掉。
2、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病原Clavibacter michiganensesubsp.sepedonicum称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型,或称环腐棒杆菌。该菌在种薯中越冬,带菌的种薯是其主要的初侵染源。受害的植株茎叶出现枯斑甚至发生枯萎,块茎维管束变褐腐烂且呈环状,切开用手挤压可见白色菌脓。
3、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是典型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原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称青枯假单胞菌或茄假单胞菌。病菌隨病残组织或受侵染的种薯在土壤或窖里越冬,且随雨水或灌溉水侵染传播。受害病株叶脉及维管束变褐,茎部有褐色条纹,湿度大时切面有细菌液溢出;受害叶片上面先萎蔫后全株萎蔫,但植株叶片仍保持青绿色且不凋落;块茎染病较重的切开可见维管束变褐,用力挤会溢出白色粘液,严重的外皮龟裂,内部溃烂如泥。
4、马铃薯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病原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Thaxter)Waks.et Henvici),据县农技站调查该病在周宁县春种马铃薯上是近几年才发现的。受害块茎先在表面产生褐色小点,后扩展形成圆形或不规则褐色大斑,且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使块茎表面粗糙,后逐渐形成疮痂状硬斑块但不深入块茎内部。
5、马铃薯病毒病
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病毒病发生较轻,以花叶病毒病为主,主要是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多的田块发病重。受害叶片叶面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的斑驳,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
三、防治措施
马铃薯病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1、马铃薯播前病害预防措施
(1)无病留种 在每次收获、储藏、出窖、种薯切块等过程,要严格剔除病薯,建立无病留种地。
(2)种薯消毒 用75%酒精或0.1%~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薯的切块工具10分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g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与10~15g滑石粉充分搅拌,均匀拌在100kg略干的种薯块上。
(3)选用抗病品种 据县农技站几年来的试验调查结果分析,费乌瑞它、紫花851和福克212对晚疫病表现高抗,闽薯1号、中薯3号、福克76和克新3号以及周宁本地种对晚疫病表现抗病。
(4)轮作换茬 避免与茄科作物临近种植或连作,可与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可与禾本科作物进行水旱轮作。
2、马铃薯播种时病害农业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选排水好、土质疏松的田块适时种植;结合中耕松土,将病株拔除并带到田外集中处理;实行精耕细作,及时培土;施足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盛花期喷施多效唑,促进主茎的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并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周宁县本地种主要实行单垄双行梅花状种植。
3、马铃薯播种时病害化学防治措施
晚疫病可选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烯酰吗啉1500倍或波尔多液1:1:200倍液喷施;预防青枯病可选用可杀得3000稀释1500倍淋灌,或活性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浇淋;疮痂病发病初期喷洒春雷霉素、噻菌铜、可杀得3000等;环腐病应加强检疫以农业防治为主,播种前用3%中生菌素拌种,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
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10~15g,兑水60kg喷雾,有条件的可同时用黄板或诱虫灯防治效果更好。
(作者单位:355400福建省周宁县植保植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