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镇边三名将

2020-07-18 16:25蒋巍
小说林 2020年4期
关键词:班超张骞大汉

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想想那纷飞的丝路花雨和一道道历史的风景吧:蓝天白云,星空皓月,草原炊烟,大漠驼铃,金戈铁马,放声歌唱的古楼兰公主,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当然,我们不会忘记,天山南北还雄立着一道最悲壮最刚烈的风景,那就是1949年就地转业、铸剑为犁的十万大兵。如今,他们的青春与生命已化为无边绿荫,而把自己交给黄沙漫漫的墓地,死也不占一块绿地……

新疆,因为她的神圣、美丽和尊严,总让我们牵挂。

新疆巨变,亘古未有。解放之初,那里一穷二白,连铁钉、铁皮都不能造,人称新疆的“重工业”是钉马掌,“轻工业”是弹棉花,“第三产业”是烤羊肉串。如今,现代化的信息产业、工业、农业、商业遍地开花,大小城镇高楼林立,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各民族歌星、舞星、影星层出不穷。2014年11月,第一条开往新疆的高铁正式开通,全长177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铁路。它犹如一道银白色闪电,穿越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将三个省会城市连接在一起,即新疆的乌鲁木齐、青海的西宁和甘肃的兰州。这条风驰电掣的大动脉,将把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推向新的制高点!

在新疆各地,我看到,无论境内外敌对势力、暴恐分子对繁盛的中国多么忌妒恨,美丽的生活仍在继续。

清晨,同在一校的各民族孩子,身穿统一校服,谈笑风生,蹦蹦跳跳,像群鸟入林般涌入校园……

商业街上,大巴札里,橱窗和摊床琳琅满目,来自内地的商贩和本地商贩不断大声吆喝,招徕着过往中外游客……

珠宝店、玉石店随处可见,栉比相连,真假“和田玉”价格居高不下。走进乌鲁木齐一个规模宏大的玉石市场,一米宽就是一个柜台,两米宽就是一家玉店,总计近千家。家家都有十几件或数十件成色绝佳、做工精良的玉雕玉器,每件标价均在数万或数十万。我粗粗一算,这个大市场就摆放着数十个亿啊!

一块和田玉,让新疆富得流油。

晚间,朋友约我去了一家电影院改成的豪华音乐餐厅,那里的舞台是可以升降的,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民间艺术团和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同台起舞,一曲曲中外名歌陶醉了上下三层包厢里的来客。挤放着大批轿车的院子里,一副幽默的广告语特别引人注目:“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今晚喝到死!”时过午夜,热烈而多彩的歌舞仍在继续……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大踏步走向全面复兴的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统一大业,新疆大地的欣欣向荣,是任何人无法改变和阻挡的。

在南疆喀什,我拜谒了开通西域之路的著名汉将班超的纪念馆和雕像,漂亮的维吾尔族导游小姐穿一身藏蓝色西服套裙,以标准国语介绍说:“班超是东汉年间著名的爱国将领,在北部匈奴势力的策动下,西域一些属国发生叛乱,班超率领三十六名将士长驱直入,所向披靡,为稳定西域局势、维护祖国统一做出重要贡献……”

呵,观时代之风采,听历史之回音,发思古之幽情。回望时光深处,那些呼啸而来的金戈铁马,那些驰骋草原放声歌唱的楼兰姑娘,那些丝路古墓中发黑的简牍、发黄的卷帙、散落的瓷片,一幕幕在我眼前闪过。是的,这位维吾尔族姑娘说得对:历史只有一个真相——新疆自汉代以来就属于中国。

其间,三位镇边汉将的故事很有些兴味。

一、不辱使命的张骞

公元前141年,16岁的太子刘彻登基,是为汉武帝。他英姿勃发,雄才大略,霸气十足,短短数年南平百越,兵至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北驱匈奴至漠北和蒙古高原,使大汉帝国的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

公元前138年的一天,汉武帝接到前线随军密探的一道“封事”(亲启密奏的机要报告),称我军进入北部草原后连战皆捷,殊为可喜,但其实我军遇到的都是散兵游勇,并未遭遇匈奴骑兵的顽强抵抗,其主力部队似乎不知去向。

当时19岁的武帝觉得很奇怪,他深知匈奴一向习惯于流窜作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他们在北部大草原消失了,一定会在别的什么地方出现。为消除后患,武帝诏令前线部队从速查明匈奴军队的去向。很快,情报回来了:据匈奴战俘交代,因无力抵抗汉军进攻,他们的骑兵大部逃向西域,据说那里的大月氏等国已被匈奴攻下,其君王不得不率数万民众逃往天山北麓、伊犁河畔甚至更远的地方。武帝意识到,如果匈奴占领了西域,就等于有了一左一右两只臂膀,从北到西围住了汉帝国的中原地区,这是断然不行的,必须防患于未然,防止匈奴谋取西域。不过,西域地处僻远,那里诸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人文等情况究竟如何,朝廷上下都不甚了了。武帝决定招募一个有胆有识的使者,前往西域诸国考察。一是摸清情势,二是与当地首脑人物进行沟通,商议共同抗击匈奴之策,以“断匈奴右臂”。

那天,一排长长竹简写就的招募告示刚刚挂到皇宫门口,一个高大威猛、相貌堂堂的青年郎官就在报名簿上签了名:“张骞愿往!”

张骞,出生于长安一个普通官吏家庭。他少有大志,史载“为人强力,宽大信人”,意思是具有坚定的意志、很强的组织能力又善于团结人。年及弱冠,入宫当了“黄门郎”(入宫服务并见习政事的官宦子弟,今称“后备干部”)。殿试时,武帝和身边文武高官问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甚至十分刁钻的问题,并设想了许多突发和危机情况,问张骞怎么办。张骞早就做足了功课,从容不迫,对答如流,雄辩滔滔,并表示“臣愿以身许国”。武帝大为振奋,当即封他为大汉使者。公元前138年,张骞持国使专用的三色旄尾节杖,率百余随员卫士出长安,过渭桥,踏上漫漫的出使之路,去西域寻找探查传说中的那些国家。这支不大不小的使团自然很容易引起注意,数月后,他们刚刚进入西域地区就被匈奴骑兵队抓了起来。随员或死伤或逃散,身边只剩下一个翻译堂邑父,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的张骞被关押起来。年复一年,匈奴使尽了威逼利诱手段,还送张骞一个风姿绰约的姑娘,强逼他娶妻成家并生了孩子,企望他彻底归顺。但张骞卧薪尝胆,矢志不渝,默默等待着时机。十一年后,匈奴首领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或是认为他已经忘记了家乡。一个风高月黑夜,张骞弃妻别子,终于和堂邑父逃了出来。十一年,天下人间、世事人情该发生多大变化啊,张骞如果返回长安,把这些年遭敌囚禁的际遇说清楚,做人做事有个交代,也算可以了。不,张骞依然牢记着自己的未竟使命,与翻译堂邑父继续向西而行,一路忍饥挨饿,顶风冒雪,以射杀禽兽为食,继续寻找踏查西域各国。经过广泛的考察与沟通,张骞发现,所谓西域三十六国大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些由实力最强的首领统制、结合较为紧密的游牧部族群落,大者不足十万,小者数万甚至数千。他们大多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有国无疆,有名无实。为了壮大声势,他们见到外人就称“王”,因此被史官称之为“行国”。后来一些部族占到水草丰茂、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不愿意走了,首领跑马占荒,放羊种粮,称霸一方。大月氏、楼兰、且末、于阗(今和田)、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见诸史籍的西域诸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论规模、人口和军事实力,他们都难以与称雄北方的匈奴相抗衡,更谈不上与强大的汉帝国联手抗敌。其中许多“国家”连正规军都没有,遇有来犯之敌,吹一声号角,放羊的都来了;敌人撤了,又回去放羊了。张骞还了解到,经匈奴军队长年征伐,西域诸国多已降服。匈奴在那里派驻官员,设府收税,横征暴敛,武帝提出的“联合西域诸国,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设想显然难以实现。但张骞不愧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外交家和战略家,他意识到,西域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国小民弱,如果任由匈奴长期占据,侵吞掠劫,势必对大汉西北边境构成严重威脅。“断匈奴右臂”既然难以实行,但可用“长大汉左臂”之策以应之,即向西域诸国陈说利害,说服他们归顺大汉或接受汉帝国的保护。如能达成这样的战略布局,其一,可有效遏制匈奴势力坐大扩张;其二,与西域诸国可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引入大汉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促进西域诸国增强实力;其三,可大大扩展汉帝国的版图,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调度、相互配合的军事力量,确保大西北的安宁。

张骞少年时就有雄辩之才。他一路游说,向西域各国宣扬大汉国威,说明归顺大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诸多益处。西域诸国早就对性情残暴、见了粮食、女人和财物就抢的匈奴深恶痛绝,自然期望获得一个强大的保护伞。听了张骞的建议,那些君主欣然同意,当即派遣特使带上土特产,前往长安朝贡,并请求归顺、册封、和亲或军事保护。张骞率团西去十余年,一直没动静,武帝以为他早已“光荣”了。一些官员甚至忘了有这么一件事儿。没想到突然间络绎不绝来了这么多西域使者,表示其君主听从了大汉特使张骞的意见,愿意并土封疆,归顺大汉。武帝大喜过望,和亲之事就此开了历史先河。他先后选了两个皇亲国戚的女儿,赐以公主名号,敲锣打鼓,浩浩荡荡送到西域,那意思分明说,今后咱就是一家人了。

西域大局已定,圣命已然完成,张骞高高兴兴返回首都长安,走时正当弱冠,归来已年近半百,两鬓飞白矣。武帝感慨唏嘘,亲自接见,赐上座听取汇报(即就座于丹墀之上,御案左侧的锦垫上)。过后特别下诏,表彰张骞不动一兵一卒,平定西疆,居功至伟,官封太中大夫(相当于正厅级)。不久,张骞再衔圣命,二度出使西域,归国后又获封博望侯。根据张骞开创的西域新态势,公元前102年,武帝决定在楼兰、渠犁、轮台等属国派驻校尉,开中央政府驻军屯垦之先河。迄今,白卡子等地仍存有当年汉兵构筑的营地和猫耳洞,后人称之为“坎儿井”。前几年我曾亲往考察,当年猎猎汉旗、萧萧战鼓之声,犹然在耳。公元前68年,西域诸国或解体或归顺,汉宣帝正式在当地设“西域都护府”,置骑都尉,统领地方军政大权,新疆行政管辖权自此统归中央政府。

张骞西行,本为融通各国,宣示国威,以解大汉边防之忧,没想到他的足迹还打通了一条丝绸之路。西域的番茄、马铃薯、葡萄、瓜果以及“胡乐”歌舞随之传入内地,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通过丝绸之路,也迷倒了欧亚大陆各国的贵族和统治者。以至于恺撒大帝之后的罗马最高执政屋大维曾下令,凡出席帝国上层舞会的贵族妇女,不得穿戴中国丝绸,以免帝国金币大量流往东方。

西域归并中国,丝绸之路开通,张骞当推首功。此后新疆历史上多次发生叛乱,最终都被中央政府弹压下去。

二、不拘小节的陈汤

汉宣帝之后,尊崇儒家、性情柔弱的元帝登基。他生来是“不爱江山爱音乐”的天才作曲家和指挥家,经常数月不理朝政,指挥数百人组成的皇家乐府搞演出、排“春晚”。乐队中,其中无论远近哪位乐师搞错了一个音符,他都能听出来,抓起一个弹丸就掷过去,正中那人。光有文功,没有武卫,国力自然日渐衰退,周边强横也瞧你不起。就在大汉帝宫不断传出袅袅之音的时候,北方匈奴地区上百个部落被骁勇善战的郅支单于征服,实现统一辖制,实力剧增。这个郅支单于豹头环眼,力大无穷,手使两柄开山斧,根本不把西域宗主国大汉放在眼里,不断发兵侵略乌孙、大宛、安息、月氏等国。各属国告急请援的文书纷至沓来,元帝终于坐不住了。不过他还是有些怯战,不肯派主力部队前往征讨。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元帝任命甘延寿为西域都护府校尉,陈汤为副校尉,率领翻译、礼宾人员和三百护卫士兵出使西域,一为了解当地局势,二为协商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出发时,元帝亲自出宫,执酒为甘、陈二将送行。过后,他又回去指挥皇家乐团排演了。

陈汤身材瘦小,目光炯炯,颏下一绺黑须,性情刚毅勇猛。因从小学文习武,饱读诗书,一般凡夫俗子从不放在眼里,故而长官和同事都不太喜欢他。

甘延寿和陈汤一路巡行,沿途狼烟滚滚,赤地千里。陈汤忧心忡忡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这个人剽悍狂野,能征善战,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任其将西域各国逐个吞灭,必成我大汉的心腹大患,应当及早采取果断措施,将其扑灭。”

甘延寿说:“匈奴地处绝远,且善于流窜作战,我大汉军队鞭长莫及,你说怎么办才好?”

陈汤说:“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放牧为生,居处都是草草搭起来的帐篷,无城可守,无坚可据。眼下郅支单于已进入西域腹地,不曾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且完全不知道你我已抵达此地,肯定十分骄横,防备懈怠。只要我们摸清他的驻地,派一支精锐部队以迅雷之势直扑郅支单于的大本营,来一次斩首行动,千载之功,指日可待也!”

甘延寿连连摇头说:“咱们只有几百个护兵,干得了这么大事儿吗?再说边塞用兵必须报请朝廷批准,我们擅自行动,皇上责怪下来可是杀头之罪啊!”

陈汤手抚黑须凛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军队若要决胜千里之外,岂能事事请示朝廷,处处受朝官的约束?”

甘延寿依然不同意,他是主官,什么事必须听他的。

数天后,他们抓到两个匈奴骑兵,得知匈奴大本营就设在数十里的一个山谷中。

陈汤大喜,回到帐中他越想越激动。大丈夫存身立世,不就是为报国立功、光宗耀祖吗?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此时不动,更待何时!管他娘的谁是谁,爱谁谁!随即,他假拟了一份皇帝诏书,连同随身带来的虎符令牌,派亲兵连夜送往大汉的边防部队和沿途诸国,命令他们紧急出兵,秘密集结于靠近匈奴大本营的边境某地。

甘延寿听说后大吃一惊,当即把陈汤叫到帐中,说他伪造诏书,私调军队,犯了欺君重罪,命他立即停止行动。

这一年陈汤32岁。此时他已蓄势待发,箭在弦上,一切都在所不惜了。甘延寿话音刚落,只听锵然一声,陈汤猛地拔出佩剑,剑尖直抵甘延寿喉咙,厉声喝道:“军中只听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你身为镇边之将,如此胆小怕事,畏首畏尾,实难共谋大事。如果你胆敢阻止我的行动计划,别怪我陈汤的宝剑认头不认人!”说罢利剑一挥,寒光闪处咔嚓一声,案角被劈下一块。

甘延寿不得不跟着干了。数日后,一个雪夜天,在陈汤和甘延寿的指挥下,汉军几支兵马以包抄合围之势从山谷中呼啸而出,直扑郅支单于的中枢军营。刀砍斧劈,马踏火烧,一场恶战下來,郅支单于和十几个妻妾命丧刀下,斩匈奴王公、贵族、战将首级1518人,生虏145人,降者上千。这次斩首行动使匈奴元气大伤,各部族心生畏惧,远避蒙古草原以北,从而基本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纠缠百年的边境战争,大大巩固和提升了汉帝国在西域的宗主国地位,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中央政府的管辖权。

捷报传回长安,元帝大为高兴,封甘延寿为义成侯,升任长水校尉;陈汤为关内侯,升任射声校尉,各赏赐食邑300户,黄金百斤。自此西域和北部边境风平浪静,陈汤名满天下。

不过,一向不拘小节的陈汤在战事中搜刮了不少金银财宝,当然都是匈奴人抢掠的不义之财。那时也没有战利品一律上交的规定,更没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陈汤自然不在乎。但宰相匡衡(即成语“凿壁偷光”之主角)是心胸狭小之人,陈汤对他一向不很待见,见面施礼,手一举就算完事儿。匡衡心怀忌恨,多次向元帝奏本。元帝最初不予理会,但匡衡聒噪个没完,元帝很烦,说你就和御史大夫商量着办吧。结果陈汤被抄家罢官,发配敦煌。十多年后,王莽出任大司马,他对陈汤当年的斩首行动和护国之功深表嘉许,果断为陈汤平反昭雪,并请他回到长安安居,直至终老。(详见拙作长篇历史小说《王莽与赵飞燕》)

三、投笔从戎的班超

东汉年间,又出了一位平定西域叛乱的名将班超。

公元32年,班超出生于钟鸣鼎食的贵宦之家,其祖上在西汉年间世代服务于朝廷,并有一女入宫成为汉成帝的贵妃,即有诗存世的班妃。其入宫之初,深受成帝喜爱,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有一次,成帝外出视察,要班妃与他同车而行。班妃正色说:“自古以来,圣明君主出行,随行者都是国之良臣,我一个小女子怎么可以跟在你身边呢?”一句话说得成帝大感愧惭。班超之父班彪,则是著名史学家,其兄班固继承父业,以毕生心血完成了卷帙浩繁的《汉书》。当时的汉明帝对班固的文笔十分欣赏,听说其弟班超也是一代青年才俊,便召进朝廷,任兰台史令,其主要任务是将皇帝诏书、大臣奏章和朝廷重要文件抄录下来,送国家图书馆保存,以备将来修史之用。年纪轻轻就埋头干这种枯燥的抄写工作,让性情刚烈、胸怀大志的班超很不耐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挥写之间也随意潦草,不久便因“不安心本职工作”被免职。消息传来,班超把笔一掷,快意地大叫:“我早就不想干这等鸟事了,生为男儿理当征战沙场,觅将封侯,老子去也!”

“投笔从戎”之典便从班超而来。

自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天灾人祸导致中原大乱,狼烟蜂起。光武帝刘秀经多年征战,终于平定中原,在洛阳建立了东汉政权。数十年间的内乱,使中央政府无暇西顾,西域许多属国被匈奴势力趁机强占。公元73年,41岁的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以期联络属国,重整河山。到了鄯善国(今罗布泊西南)以后,短短十几天,班超发现鄯善王的态度前礼后倨,由热变冷,后来竟然避而不见了。班超大为恼怒,经侦查获知,数天前匈奴使节率数十名武士突然赶到,对该国施加了巨大压力。入夜,班固对跟来的36位军士慷慨陈词说:“眼下我们的处境危在旦夕,鄯善王的骨头一软,我们就可能被砍了脑袋。与其坐而待毙,不如拼死一搏,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晚我们可趁其不备,突袭匈奴使节驻地。外面设人擂鼓助威,假造声势,入内以火强攻,制造混乱。只有尽数斩杀匈奴使节,彰显我大汉神威,才可自救,并使鄯善王再无退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班超创造的第二典。

当夜奇袭成功,一马当先的班超亲自斩杀了匈奴使节及两名护兵。鄯善王闻讯,惊得魂飞魄散,赶紧赶到现场。火光中,血染铠甲的班超将匈奴使节的首级掷于鄯善王脚下,慨然说:“匈奴在大汉属国烧杀抢掠,强取豪夺,我身为汉将,自当诛杀,以平君民之愤!”鄯善王见班超如此大义凛然,神勇超绝,内心颇感愧惭,当即表示愿意重新归顺大汉,并将王子送到洛阳作为人质,以示忠诚。班超率队再至于阗国(今和田),其君主听信“国师”(实为巫师)之语,接待极为冷淡。班超大怒,飞身一跃,挥剑将那个“国师”斩于阶下。于阗王早就听说班超率36名军士在鄯善国夜斩匈奴使节的壮举,一时吓得一对膝盖捉对儿打战,遂表归顺,“永不再叛”。再到疏勒(今喀什),该国早年被匈奴支持的龟兹国侵占,扶起一个龟兹人兜题做了疏勒王。班超意气风发地对部下说:“这个匈奴的‘儿皇帝一定不会得到疏勒民众的拥护,擒贼先擒王,只要我们抓住这个家伙,疏勒国立马可平。”随员中一位青年将士田虑自告奋勇,愿只身前往擒拿兜题。田虑以拜见送信为由入宫,宗主国之使,自然不必跪拜。在躬身接近兜题之际,田虑突然跃身上前,拔剑横其颈下,对殿中卫士大喝:“放下武器!谁敢乱动,立毙其命!”过后,班超扶立原疏勒王的侄儿为新王,并将兜题遣送其国龟兹,以示友好。两国民心大快,皆表归顺。

历经数年,西域平定,各属国君主纷纷将王子送到洛阳学习汉文,兼为人质。丝绸之路上,向中央政府汇报公务和进贡的使节络绎不绝,商旅往来、文化交流日渐繁盛。朝廷多次召班超归国受奖,另有重用,但西域诸国和各族民众深恐班超一走,局势再陷战乱,匈奴又会乘虚而入,故屡屡上表中央政府,要求留下班超,称“我们依靠大汉就像依靠天一样可靠”。班超从大局出发,表示愿意继续固守西域。公元95年,朝廷封班超为“定远侯”,真乃实至名归也。公元102年春夏之交,鬓发苍苍、年老体衰、驻守西域长达31年的班超终于归国,任射声校尉,同年9月去世,享年71岁。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新疆。其率领36员军士平定西域的英雄壮举,成为新疆大地上永久的传奇。喀什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筑有一座班超纪念馆和一尊伟岸的雕像,前往瞻观,令人仰止。

作者简介:蒋巍,1947年10月生于哈尔滨,满族。全国最美志愿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哈尔滨《新晚报》副主编,哈尔滨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1997年调中国作协,先后任《文艺报》副社长、创作研究部副主任。先后当选中国作协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第二、三、四届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奖、金盾文学奖、“国庆60周年优秀中短篇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奖等。其中《牛玉儒定律》《丛飞震撼》《海雀一棵树》发表后,主人公均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或“时代先锋”人物。迄今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散文集、短篇报告文学集、戏剧作品等近30部。

猜你喜欢
班超张骞大汉
张骞探西域
大咖的替身
结局很意外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班超坐镇丝绸之路
虚惊一场
西游新记7
张骞通西域
祖逖闻鸡起舞
班超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