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孙晓
【摘要】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就面临过疏化、老龄化、“限界集落”等深刻的农山村问题。本文首先对日本的农山村问题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代表性的日本国内地理学界的农山村问题研究,并通过回顧日本农山村地域活性化典型事例探讨了日本农山村地域活性化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日本;农山村问题;农山村地域活性化
一、日本的农山村问题及振兴政策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就面临深刻的农山村问题。60年代,日本西部地区首先出现了人口过疏现象,青年人口流失后的人口过疏地区进一步面临老龄化、人口移居以及死亡带来的第二次人口过疏,进而发展成为传统人口过疏地区未出现过的农林牧渔业停滞带来的第三次人口过疏化。因人口大幅减少形成的人口过疏化使得农山村地域共同管理系统崩坏,造成农山村生产及生活等各种共同生活机能不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农山村的人口老龄化开始引起注目。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试算,到2033年,根据总人口中高龄者比例会超过30%这个数据来看,农山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早30年左右。90年代以后,“限界集落”的激增作为新的农山村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限界集落”可以理解为“65岁以上的高龄者达到村落人口的过半数,婚丧嫁娶等社会共同生活难以维持的村落”。在“限界集落”,由于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低引起税收不足,加之高比例的老年人口的医疗福利费用支出成为自治体的负担,社区活动及农业不断衰落、房屋和农田的荒废等问题也日渐严重,作为村落的功能也会逐渐丧失。伴随着过疏化等进程不断加速,作为农山村主要产业的农林业同样面临农民收入减少、食品自给率仅达39%等各类问题。
日本政府通过出台《山村振兴法》《过疏地域对策紧急处置法》等各种立法及“中山间地域直接支付”等制度试图解决日益严峻的农山村问题。
二、日本地理学界关于农山村问题的研究及农山村地域活性化事例
(一) 地理学视域下的农山村问题研究
随着农山村问题的日益严重,日本地理学界也不断提出新的农山村研究视角。保母通过整理分析现代农山村、尤其是“中山间地域”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解决农山村问题的政策理论。作野指出,政府主导的农山村振兴政策使得各地趋近于一致、丧失特色。另一方面,“后生产主义”、农山村地域活性化等研究不断增多。西野通过实地调查探究了过疏问题的本质,并主张制定立足于农山村居民立场的地域政策,探讨了农山村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并将早期的“农山村振兴”定义为“村落自发的为了改善过疏化而活用地域资源的一种经济活动”。佐藤认为在区域合作的同时打造特色是地域活性化的重中之重,并提出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方法是农山村地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 日本的农山村地域活性化事例
自1984年各市、町、村的商工会开始探讨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来推进农山村振兴事业以来,各地纷纷兴起农林资源的品牌化、生物资源开发、当地独有作物的利用、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废弃农田的利用、农山村景观及传统文化的活用及绿色旅游的发展等“农山村振兴潮”。农林水产省也设立了农山村振兴局,通过补贴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立数据库介绍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案例等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笔者在此主要介绍几个日本农山村地域活性化的典型案例。例如,山形县真室川町自1980年以来,以“构建国内漆树主要产地”为目标,制定了“漆树产业振兴计划”,建设了“漆树中心”,并以此为核心举行当地居民、学生、专家参与企划的研究会等各种活动,并构建了从漆树种植到漆器贩卖的一条龙产业,还通过邀请当地居民参与企划的商品开发,吸纳漆器工匠、研修生等手段,保护和传承当地漆器文化的同时也达到了全町产业振兴的目的。人口老龄化率高达55.4%的福岛县昭和村作为一个典型的“限界集落”,通过制定“苎麻织物制度”、开展苎麻织造体验活动、田园生活体验计划等方式,不仅使全村凝聚力增强,还打破了苎麻织造产业濒临衰退和无人继承的局面。1989年起山形县朝日町制定了“综合开发的基本构想”,以“生态博物馆”作为基本理念、“朝日町整体都是博物馆,每个居民都是解说员”为主题掀起了生态博物馆运动,以此推进了地域活性化进程。
纵观日本农山村振兴的各类案例,日本的农山村地域活性化事业正逐渐向外来定居人口的增加、当地资源的活用、与城市互动共生等新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西野寿章.過疎地域における「むらおこし」の展開過程とその課題,日本経済評論社,55-71.
[2]保母武彦.地域づくり論の新展開―地域活力の再生·「内発的発展」論をめぐって,自治問題研究所,1983.
[3]小田切徳美.農山村再生——限界集落問題を超えて,岩波書店,2009.
(作者单位:大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