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云杨徐美
(1.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西北政法大学义乌研究院,西安710063)
为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商务部2005年提出要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即在中国境内注册、在境外设立的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主导投资开发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备、基础设施完善、支柱产业明确、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产业园区①资料来自商务部,此处的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网址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jwjmhzq/article02.shtml。,其本质是国家指导下主建企业带动的企业对外集群式投资平台。中国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将合作区定位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要承接点和实施载体;中共十九大2017年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为合作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18年9月,分布于46个国家的各类合作区共计113处,累计投资达到366.3亿美元,入驻企业4663家,总产值1117.1亿美元,上缴当地税费30.8亿美元①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gov.cn/shuju/2018-10/17/content_5331867.htm。②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gov.cn/xinwen/2019-04/22/content_5385136.htm#1。③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网址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2001/20200102927745.shtml。,其中,略超总数70%的合作区坐落于“一带一路”沿线②;截至2019年11月,被商务部纳入统计范围的各类合作区累计投资高于410亿美元,入驻企业近5400家,为当地上缴税费43亿美元和提供就业岗位近37万个③。合作区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等搭建了新的平台。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合作区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急需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近年来关于合作区的研究持续升温,研究主题不断丰富,研究程度不断深化,研究范围不断广化,但罕见对该领域研究进展的量化分析。为了更精准地把握合作区的研究进展[1],基于2006至2019年CNKI的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5.6.R4软件量化解析合作区研究的知识图谱,以期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实际决策部门提供一定参考借鉴④文献计量分析常用的软件有CiteSpace、BibExcel、VOSviewer、HistCite和WordStat等。CiteSpace5.6.R4是陈超美团队2020年更新的软件版本。。
样本文献来自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数据库。由于合作区提出时间较短,考虑文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具体检索方法如下:主题=“境外经贸合作区”或“境外园区”或“境外产业园”或“境外合作园区”,匹配方式是精确,未限制学科范围和来源类别,时间范围起点不限、止点是2019年12月31日,检索日期为2020年1月4日。共检索到2006至2019年相关文献580篇,略去书讯、征稿、人物介绍、会议综述等无价值文献,最后计量分析使用的样本为414篇。
1.年度载文分布
该指标可以折射学界各年度对既定研究主题的关注热度。商务部2006年颁发《境外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基本要求和申办程序》,宣布要建立50个国家级合作区,逐渐引发学界对合作区的关注。从图1中合作区研究的年度载文分布看:2006年1篇;2007年—2010年变化幅度较小、年均8篇;2011年13篇,2011年—2015年均19篇;2016年首次突破40达到42篇,2019年高达102篇,2016年—2019年均71篇;2006年—2019年均29.57篇,且2014年—2019年呈现明显的持续递增态势。基于以上分析,学界对合作区的研究热度近五六年明显提升。
2.主要学科分布
对样本文献进行分类,发现其学科分布较为广泛,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经济体制改革、贸易经济、企业经济、工业经济、金融、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农业经济、投资、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见图2),其他还涉及建筑科学与工程、市场研究与信息、冶金工业、新闻与传媒及保险等领域。从中可见,现有研究高度匹配合作区服务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角色定位,也体现出不断整合多学科资源去探讨合作区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以推动合作区研究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
3.基金支持情况
该指标衡量既定研究主题下学界研究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在样本文献中,从2009年起,共有58项基金支持,分别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及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均为2)等。从中可见,国家及各省级政府对合作研究的政策性基金支持力度偏弱,与合作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具有较低的匹配度。
4.高被引文献
该指标反映既定研究主题的高影响力文献。样本文献中被引频次年均至少一次的有149篇,限于篇幅,仅呈现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于表1。从表1可见,2008年和2011年分别为1和2篇,其他7篇均在2013年及以后,多数高被引文献是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合作区的发展困境和建议路径等问题,这与中国2013年提出并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后引发学界对合作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密切关联;被引频次最高的苏杭(2015)阐明政府应强化对合作区及区内企业的支持和保障机制,有效发挥合作区在中国制造业向一带一路沿线转移中的有效载体作用[2];次高的张述存(2017)认为创新合作区建设是优化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格局的路径之一[3];有两篇文献被引频次并列第三,其中洪联英等(2011)指出产业定位模糊和重复建设等是制约合作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明确产业定位和设立合作区综合测评体系及加强政府导向的服务保障功能等是合作区建设模式的优化方向。[4]
图1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年度载文分布
图2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主要学科分布前10位
表1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被引文献
1.高产出作者
高产出作者是指既定研究主题相对固定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力量。样本文献中产出量至少2篇的作者有34人。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产出量至少2篇、Node Types选择Author、采用LLR聚类算法得到高产出作者知识图谱于图3。图谱密度值仅有0.0232,说明各高产出作者之间存在较低的合作关系,研究团队比较固定。其中王兴平和张述存产出最高,均为4篇,周桂荣与龙华芳产出均为3篇,其余28位作者产出均为2篇。进一步分析,高产出作者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杭州市和宁波市及温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和福建省福州市等地。
2.高产出机构
该指标用以评估既定研究主题相关学术机构的产出力和影响力。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产出量至少2篇、Node Types选择Institution、采用LLR聚类算法得到高产出机构知识图谱于图4。图谱密度仅为0.025,说明各高产出机构之间存在较弱的合作关系。产出量至少2篇的机构共有16个,位于首位的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文14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位列第二,均为4篇,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等13个机构产出量均为2篇。基于图4还可以发现,高产出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和福建省福州市等地,基本都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与高产出作者聚集地也高度一致。
3.高支持期刊
该指标可以反映各期刊关注并发表合作区领域论文数量的基本情况。样本文献中发文量至少2篇的机构有47个(详见表2)。按照发文数量从多到少,国际经济合作(11篇)位居第一,对外经贸实务(7篇)次之,国际贸易和中国投资(均为6篇)并列第三,非洲研究(4篇)等4个杂志并列第四,中国投资(3篇)等12个杂志位列第五,管理世界(2篇)等25个杂志位列第六①发文量为2篇的期刊有25个,分别是:管理世界、现代管理科学、国际经贸探索、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纵横、当代经济、现代经济探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改革与战略、科学经济市场、特区经济、上海城市规划、北方经贸、中国流通经济、纳税、热带地理、国际融资、中国农垦、江苏商论、中国外汇、中国商论、时代经贸、开放性金融研究、大陆桥视野、群众。。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支持期刊主要位于北京市、浙江省和福建省等地。
图3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产出作者知识图谱
1.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体现,高频关键词可以折射既定研究主题的研究热点。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关键词出现至少2次、采用LLR聚类算法得到高频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于图5。然后将按照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值排名前20位的高频关键词分别呈现于表3和表4。
图4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产出机构知识图谱
表2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支持期刊
图5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
表3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表4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高中介中心度关键词
结合图5和表3及表4可以发现:频次至少为2的关键词共9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出现频次最高,达到165次、年均11.8次,出现频次年均至少1次的高频关键词共有11个;中介中心度不小于0.1的12个高频关键词更能凸显研究热点,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中介中心度值高达0.45位居首位;综合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值两个指标来看,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能合作、走出去、投资和企业等高频关键词反映了合作区研究的主要热点领域。
2.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继续追踪合作区研究聚集的热点领域,此处将基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①限于篇幅,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在文中省略,备索。整理的研究热点聚类信息呈现于表5。聚类轮廓值是衡量聚类成员同质性的重要指标,该值越大表明同一聚类中成员间的相似性越高,一般来说其数值大于0.5或0.7则认定该聚类合理或优质。基于表5可见,合作区研究领域的8个聚类都属于优质聚类网络,存在研究价值。结合表5,我们进一步分析合作区研究的热点聚类内容如下:
第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战略选择与实施等内容,相关研究主要参见聚类 0、1、5、6和 7。其中,聚类 0的关键词主要有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产能合作、企业“走出去”、中国、沿线、“走出去”战略、园区建设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和对外直接投资,中介中心度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为“一带一路”和对外直接投资;聚类1的关键词主要有投资、企业、企业管理、财政管理、“走出去”、本位币、美元等,其中频次和中介中心度最高的三个关键词均为投资、企业和企业管理;聚类5的关键词主要有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园区、俄罗斯、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国际产能合作、境外园区和俄罗斯;聚类6的关键词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合作、境外合作区、经济贸易合作区、经济合作、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对策,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是经贸合作、境外合作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聚类7的关键词主要有走出去、合作区、战略、中国企业、中资企业、钢铁行业等,频次超过2的两个关键词是走出去和合作区;聚类5、6和7均仅有一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大于0.1,分别是境外园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走出去。
第二,民营企业依托合作区“走出去”后在东道国的投资模式选择和风险规避等内容,研发、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农业产业等不同类别合作区的发展路径也存在差异。相关研究主要参见聚类1、2、5、6和7。其中,聚类2的关键词主要有东道国、民营企业、投资模式、直接投资、境外产业园区、境外投资、产业定位、投资风险、国际化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东道国、民营企业和境外产业园区,中介中心度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东道国、民营企业和投资模式。
第三,中非合作区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等内容[5-6],相关研究主要参见聚类 3、5、6、7,聚类3和6的轮廓值均高达1。其中,聚类3的关键词主要有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外投资、“一带一路”倡议、中非经贸合作区、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动力因子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外投资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心度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为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对外投资。
第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困境破解和路径选择等内容,相关研究主要参见聚类4、5、6、7。其中,聚类4的关键词主要有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埃塞俄比亚、中白工业园、国际合作、商务部等,其中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为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所有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值均小于0.1。
表5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热点聚类
1.高频关键词引用突变分析
引用突变值反映一定时限内关键词使用频次突然增加的程度,可以展现既定主题的研究热点演变趋势。根据CiteSpace运行结果,合作区研究领域共有12个突变词(见表6)。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突变值最高,达到9.92,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在2008至2014年间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境外经贸合作区的突变值次高、境外合作区的突变值也较高,验证了商务部自2006年开始推动建设合作区到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及之后年份,合作区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越发受到重视;一带一路的突变值位列第三;除了走出去和境外合作区、企业等7个关键词的突变时限均出现在2013年及以后。
表6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突变词
2.关键词时区图谱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谱能够清晰呈现文献之间的主要研究主题传承更迭和互相影响。依据时间切片每年一个时段、关键词出现至少2次、采用LLR聚类算法得到合作区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于图6。基于图6,可以将合作区的研究时限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6 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的关键词时区图谱
第一,2006至2012年,合作区研究的起步阶段。商务部2006年开始着手推动在多个国家筹建合作区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早期建设的两批合作区运行结果也比较成功,学界对合作区的关注热度有所提升。此时期热点关键词有境外经贸合作区、企业“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中非关系、中非经贸合作区等。如李春项(2008)基于合作区发展的现状、热点、优势和问题,建议政府履行好服务扶持、审查监督、宏观调控等职能,而企业应该做好项目可行性评估、充分利用国内外优惠政策、重视培养跨国经营人才等工作[7];熊小奇等(2010)阐明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中国对外投资产业筛选和区位布局的优化组合[8];关利欣等(2012)分析了新加坡海外工业园区在重视产业服务、明确对外投资的国际竞争优势、服务于产业升级目标推进产业转移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9]
第二,2013至2016年,合作区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2013年首提“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商务部2014年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建设77个合作区的战略规划、并在2015年3月将合作区定位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重要承接点。此时期热点关键词有境外经贸合作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管理、企业,国际产能合作、新加坡、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贸合作等。如张菲(2013)针对中非合作区存在的建设周期长而政府资金支持有限、规划不合理和定位不准确、优惠政策较难落实、投资风险需要规避等问题,建议明确和促进利益协调、加强管理服务和风险应对等措施[10];李嘉楠等(2016)的实证研究表明合作区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和出口贸易发挥替代效应[11];赵书博等(2016)指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有时欠缺税收饶让抵免规定,致使依托合作区走出去的企业不能切实有效利用东道国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12]。
第三,2017至2019年,合作区研究的稳步增长阶段。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对外方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全球国际经贸合作的稳步推进,合作区对促进东道国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和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等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融资约束、文化融合和投资风险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合作区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需要探讨和优化。此时期热点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互联互通、高质量发展、老挝、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园区建设、钢铁行业、投资风险、投资模式等。祁欣等(2018)基于合作区建设的总体情况、支持政策和发展成效,指出区位布局、与东道国园区的关系、入区企业定位、融资难等问题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管理服务、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措施加以应对[13]。许培源等(2019)指出政府能够为合作区企业应对“集体行动难题”提供保障支持和选择性激励,促使它们有效规避各东道国制度异质性导致的高投资风险[14]。
1.现有研究主要归属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合作区研究的政策性基金支持力度偏弱,学界对合作区的研究热度近五六年明显上升。
2.张述存等是高产出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是高产出机构,国际经济合作等是高支持期刊。高产出学术力量和高支持期刊主要集中于北京市等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各研究力量间合作关系网络尚未形成。
3.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高频关键词折射了主要研究热点,具体涉及“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战略选择与实施、民营企业依托合作区“走出去”后在东道国的投资模式选择、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的困境破解和路径选择等内容。
4.研究热点体现出延续性和突变性双重特征,分别以境外经贸合作区、走出去、企业及企业管理和近年新出现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投资风险等关键词为代表,这与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和经济运行特征有所转变的现实基本一致,说明合作区的研究紧密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有序开展。
1.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拓展。目前关于合作区的文献中,定性现象阐述及比较研究较多,理论支撑较少。合作区的本质是企业对外集群式投资平台,明晰马克思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等理论对合作区的解释框架等,可以拓展合作区研究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合作区内部治理、行业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和华侨华人经济力量在合作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等微观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探讨合作区自身和它们有效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2.已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运用。合作区是中国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其运行过程中对东道国文化、习俗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和法律等正式制度的适应等问题急需关注,未来研究应注重经济学与文化、法律、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理论探索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研究手段上应注重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计量分析等相结合,尊重各个和各类合作区个体差异并寻求总体规律,以期准确反映合作区的发展规律和面临问题,较精准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3.梳理提炼日本和韩国发展境外园区的经验。合作区现有文献中国际经验借鉴主要聚焦于新加坡推行“区域化2000”战略的实践探索[9],也有学者提到日本、韩国等的相关经验[15],但并未展开深入分析,国内经验借鉴一般是针对已被商务部确认的国家级合作区。鉴于同属亚洲区位、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较大、地域相近且文化类似、政治环境比较稳定、收入水平接近或高于中国、非矿产资源型经济体等因素,学习日本和韩国发展境外园区的经验对中国较具借鉴价值。
4.量化评价合作区的发展质量。不同于中国在国内建立的经济特区和东道国在当地建立的各类园区,合作区的发展面临更多融资约束、政策协调和文化融合等难题,如何精准量化评价合作区的发展质量是未来需要关注的一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