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转型的角度分析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2020-07-17 16:21于玲燕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摘 要:大庆市是一座因油而起的城市,其GDP一直位居黑龙江省前列,但其过分依赖石油的经济架构比较脆弱。当前,经济转型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庆经济向好并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学习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系列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此外,推动大庆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此,笔者对经济转型概念、大庆经济转型优势以及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作了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以经济转型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转型;大庆精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庆有着全国排名第一及世界排名第十的油田基地,是一座因油而兴起的城市,又被形象地称为油城。大庆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连续每年出产5000万吨的原油,这一记录至今尚未被打破,堪称世界奇迹。但石油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依靠石油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持续的开采加重了资源枯竭压力,自2003年开始,大庆生产的原油量逐年减少。此外,大量粗放式的石油开采也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这也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时代发展的要求。西方学者布拉德伯里就资源城市的发展提出了六个生命周期理论,分别是建设阶段、雇佣阶段、过渡阶段、成熟稳定阶段、衰退阶段和废弃阶段。所以,以资源为主导的经济架构是脆弱的。大庆自1990年初开始“二次创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1+5”的产业格局已形成,但依然没有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石油产业规模依然高达85.5%。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调研,给予东北振兴高度的重视。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庆人要抓住历史机遇,着眼于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弘扬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從供给侧需求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从高产量向高质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一、经济转型概述

经济转型是将经济发展中的模式、要素和路径等进行转变,是经济运行状态的切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普遍现象。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准阜新市成为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自此经济转型这一命题被正式提出。从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通报(2017年度)》来看,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经探明的石油资源储备量不到400亿吨,仅够开采18年。作为石油大市,大庆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转型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目前,大庆经济转型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一)时代发展机遇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心不能动摇”。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发表了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一连用了三个新,即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明确的指出新时代下的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不难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予了东北经济发展高度的重视。大庆应紧紧抓住新时代这一发展机遇,争当东北振兴的“排头兵”。

(二)独特的文化精神底蕴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文化精神是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侧重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等的根本性区别,而狭义的文化精神泛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制度、规范以及架构等,诸如风俗、行为规范等。借油而生的大庆所具备的独有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爱国、创业、求实和奉献,铁人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精神。这些独有的文化精神底蕴让一代又一代的大庆人在大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无数奇迹。在新时代下,这些独有的文化精神底蕴必然成为大庆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力。

(三)资金充裕

众所周知,雄厚的资金实力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提。在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然要在人才、环境、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软件等资源上投入源源不断的资金。大庆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发展和累积,具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2018年,大庆市GDP超过2800亿,位列黑龙江省第二,财政收入近800亿。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资金流向,确保文化等产业的发展资金需求。

二、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大庆这几年在文化产业上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称号闻名全国,此外大庆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诸如“诚信大庆”“书香大庆”,这些活动让大庆被评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大庆市在文化产业上投资资金高达80亿元,开发建成了文化创意园、完善了一批文化设施与人文景观。但是,大庆市文化产业目前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规模小而不精

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过去一直以来石油作为其支柱性产业,其他行业的发展都比较晚,也比较慢。其中,文化产业因起步较晚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为落后,大部分文化企业都是小微企业,在研发等投入上不足,导致运营能力、创新力等不足,在经营上比较粗放,过度依赖模仿,没有一个核心的精品文化。诸如王氏刺绣、关东民俗剪纸以及湿地芦苇画等一大批具有大庆特色的文化产业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很多文化产业的存在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相关的文化活动也是公益性质的。

(二)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缺乏

文化产业要发展,光靠资金支持还不够,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东北人才流失呈加剧态势,每年各类人才“南飞”数量超过200万,大多是高学历、高技能的年轻人。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再加上老龄化,各行各业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在文化产业中,具备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以及营销策划能力强等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稀缺,这就严重阻碍了大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意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人们在物质上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但在文化精神领域的支出占比依然很小,这与人们的文化意识不强密切相关。一方面是氛围不够,跟精神文化相关的硬件设施不多,高品位的文化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文化气息不浓厚,继而导致人们的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物质消费上,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也仅为电视、游戏以及手机等上面,对文化消费的意义和重要性不清楚,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上不强。

(四)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甚至是落后,会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在文化产业的管理与服务机制上,没有相应的健全的配套政策,导致重复管理、审批周期长。大庆的文化产业本身起步就比较晚,再加上政府没有健全的扶持机制,在管理上又错综复杂,那么必然会导致大庆文化产业停滞不前。虽然,大庆市已经将重点发展文化产业提上了日程,但制定的规划与政策没有一个健全的监督与管理机制的保障,是无法真正落地实施的,最终导致计划夭折。

三、大庆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以经济转型为切入点

经济转型是大庆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是优化脆弱的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大庆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具体策略如下。

(一)打造龙头文化产业示范样板

由政府牵头,将小而杂的公司进行重新洗牌并再次组合,打造重点的龙头文化产业示范样板,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做大做强整个文化产业。首先,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审批难等一系列问题,重点鼓励“大庆元素”文化的发展,如王氏刺绣等。其次,建立大型的文化产业园,营造浓厚的文化研发、运营等氛围。再次,鼓励创新,开展课题研究以及文化创意竞赛等来引导文化企业进行创新,继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让带有大庆符号的文化产业走向世界舞台。

(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加强大庆市人才队伍的建设根本在于三点,首先要抑制人才的流失,东北人才流失在于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因此,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人才留在大庆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次,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建设,鼓励文化产业上相关人才通过培训、在职学习以及参观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身能力和知识储备。最后,制定“诱人”的人才引进标准,引进一批文化产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来大庆,参与大庆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提高文化精神意识

一个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市场。同样,文化产业的发展,光靠公益是走不长远的,必须要有一个持续且强劲的文化消费市场作支撑。因此,加大人们文化消费意识势在必行。首先,要加大硬件上的投入,增加文化硬件设施,加大文化平台的建设。比如建立一些刺绣剪纸中心、健身会所以及娱乐消费中心等。其次,要在文化软件上加大投入,开展大型的文化精神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度,让他们在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欣赏能力。只有在硬件和软件上一起下功夫,人们的文化精神意识才能提高,文化消费活力才会得到激发。

(四)优化机制

大庆市要按照“放管服”的基本要求来大力改革现有的臃肿机制,通过放管结合,既没有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行业的质量,又能够通过简政放权实现事项审批的速度提升,还能够进行科学的监管。而优化服务,则是为了更好的为文化产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比如压缩审批流程,制定“最多跑一次”的审批办事清单。此外,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扶持机制,有关部门要结合文化产业目前现有的不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同时,要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鼓励全民参与监督,让这些政策与规划公开化和透明化,并且能夠真正落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大庆的经济架构是脆弱,经济转型是唯一出路,而推动大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的发展则是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庆市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累积的财富较为充裕,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底蕴,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学习有关总书记关于东北要全面和全方位的振兴的指示精神,狠抓时代机遇,从打造龙头文化产业示范样板、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文化精神意识以及优化机制四个方面来入手,推动大庆文化产业向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大庆经济转型的对策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09,157(06):13-18.

[2]吴抒洋.大庆经济转型的对策及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498.

[3]覃剑.资源枯竭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6,26(08):97-100.

[4]张朕.关于大庆经济转型问题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16,194(01):66-67.

[5]霍小光.习近平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全面振兴决心不能动摇[N].新华网,2016(03).

[6]安蓓,徐扬,汪伟.实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新华网,2018(09).

[7]曲燕东方.大庆精神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06).

[8]刘单单,李永春,于群.新常态下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6,195(02):78-80.

作者简介:于玲燕(1977-),女,汉族,黑龙江省集贤县人,大学。研究方向: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