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列
Q 我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我感觉他耐挫力比较差。我想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锻炼一下,接受一下挫折教育。这个方式可行吗?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A 孩子耐挫力差,于是就让他去接受更多的挫折以锻煉耐挫力,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并且认为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为什么没有人去问一问孩子的想法,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呢?
我以为,孩子的耐挫力差,恰恰是因为他受到的挫折太多了!
孩子四年级,正是从低年级转向中高年级的时候,学习任务增加,当他遇到困难时,父母是如何帮他的?在日常辅导功课时,有没有一些无意识的、以为无伤大雅的话脱口而出?
父母的一些无心之举,可能带给孩子很大影响。
比如,“这道题这么简单,你怎么还会错?”“我都讲三遍了,还听不懂,你脑袋是榆木疙瘩吗?”“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端杯水都会洒。”“看你系鞋带这么慢,急死我了,不如我来帮你,分分种就搞定……”
你觉得,这类话包括一些行为,会帮助到孩子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耐挫力是一种什么力?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打击,仍然可以微笑面对、百折不挠,这是耐挫力。
可是,你知道吗?拥有这样一种力量,不是来源于你在他成长过程中,一次次打击他,一次次让他体验挫败感,给他所谓的挫折教育。而是给他充足的爱和安全感,在爱和安全感中,才能生发百折不挠的力量,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
不恰当的挫折教育,只会带给孩子习得性无助。
听过马戏团大象的故事吧?小时候,大象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着,怎么也挣不脱。慢慢地它习惯了,即使长大了,早已经拥有了挣脱那根细绳的力量,但即使没有绳子,它也不会逃跑,牢牢地被无形的绳子拴在了马戏团。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经用狗作了一个经典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箱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狗想跑,可是笼门关着,躲不掉电击,只好被动忍受。经过多次实验,到最后,即使实验人员把笼门打开,狗也不跑了,而且不等真正的电击出现,它就会自动地先躺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
实验证明,因为过往的痛苦经验,在本来可以选择逃离痛苦的时刻,人或者动物都会被动地等待和忍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和安全感,就相当于给予孩子的保护壳。在这个保护壳里,孩子充分地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成熟了,自然就会破壳而出。就如同孵化一只小鸡,小鸡孵成了,自然就会破壳而出。人为地制造困难,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就如同从外部敲碎这个蛋壳。你想想,这会帮助小鸡出壳吗?会对孩子有好处吗?鸡蛋由内打破,才是生命啊。
与其给孩子所谓的“挫折教育”,不如给他创造机会,让他一次次体会“我做到了”的喜悦,从而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通过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
一道题听三遍还是听不懂,放一放,换一道题听一遍就懂了。哇,好棒,这道题做出来了。带着这种力量感,再去尝试一下刚才那道题,说不定就可以了。
水杯拿不稳,把水洒了,教给他端水杯的方法。嘿,这次拿稳了,水没洒出来,真棒。
鞋带系得慢,上次用了五分钟,这次用了三分钟,有进步。关键是做成了,这点非常重要。
而且,即使真的有做不了的时候,学会向人求助,也是一项值得骄傲的能力。
给孩子一个爱的容器,让孩子在这个容器里慢慢成长,当他的各项力量渐渐养成的时候,他的耐挫力自然就生发了。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