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那一抹书香

2020-07-17 16:18涵之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0年7期
关键词:书签读物笔记

涵之

读书明心,学以致远。阅读已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纸墨间见沧海桑田、品人生百味,时而为思想的光芒激动,时而为素美的诗词流连。恰是这一抹书香,伴随我们全家成长。

有广度的“趣读”。我小时候,读物有限,几本小人书可以倒背如流,后来就去翻大人的书柜。那时父亲买了很多中医类书籍,我最喜歡看中草药图谱,如获至宝般拿到野外比对各种植物,觉得甚是有趣。

“有趣”是个好东西,我因此认识了很多中草药,了解其习性,也对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充满好奇。至今想起少年时“神农尝百草”的劲头,依然觉得充满乐趣。

现在,我的双胞胎儿女也差不多是我那时的年纪。他们生长在令人羡慕的新时代,丰富多彩的各式图书,还有多媒体海量信息,让他们可以在知识海洋中尽情遨游。除了传统书刊和电子读物的静态阅读,我认为融入自然和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广义的阅读,无处不在的观察与思考正是活色生香的动态阅读。

我鼓励他们保持好奇心,遇见陌生事物勇于探索,通过主动阅读探究事物本质,感受发现的乐趣。

有效度的“善读”。面对大量读物,如何有效阅读是关键。阅读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要从“爱读书”到“会读书”。我曾专门购阅“如何读书”的书籍,指导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也可做些适当训练,比如概述主题思想,梳理关键观点,画思维导图,做阅读笔记等。

孩子的老师有时会布置写阅读笔记,抄写好词好句,写心得感悟等作业。我觉得这种训练很好,但两个孩子并不乐意,总是当作任务完成。我与他们交流后明白,毕竟小学三年级写字速度较慢,认真写一篇完整的阅读笔记费时不少,且容易打乱阅读节奏。

于是,我调整简化笔记流程,对好词好句圈划即可,不认识的字词用彩笔勾出,集中查阅字典,有感悟或是疑问则随时旁注。这种方法,将阅读和笔记同步融合。

无思考不阅读,在孩子开始阅读时,我就反复引导和强化这个观念。对于书中的思想可以扩展,也可以质疑,鼓励孩子试着以自己的语言讲述观点,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有厚度的“漫读”。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格局和眼界心胸。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是滴水穿石的积淀,不急功近利,而贵在坚持。切不可将阅读与学习任务捆绑,这将破坏阅读兴趣,使阅读变得功利,使享受变成负担。

我从不强制他们必须读什么书,但会提出一些阅读建议。有时他们也会向我提出“妈妈,我不喜欢这本书”或是“我看不懂”,这时我总会尊重他们的选择。漫读,读出闲庭信步的自由自在,读出云卷云舒的宠辱不惊,读出花开花落的美好浪漫,是为阅读之境界。

有温度的“悦读”。为了让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伴阅读,我和先生对客厅进行特别改造,专门订制了书架与长条书桌,将水晶灯换成更加明亮的吸顶灯。晚上,小音箱播放音乐,一家人围坐桌前各自读书,俨然一个迷你书吧。此外,在飘窗、阳台和卧室也都打造了小小的读书角,每个人在家中都可以随处坐下来读书。

我们时常在晚饭后进行阅读,看到有趣的故事或是美妙的句子,便会与大家分享。阅读,既要阅,也要读。有时,我们会轮流诵读精彩段落;有时,我们会玩成语接龙或是飞花令;有时,我们会角色扮演书中的场景。这些亲子阅读互动的过程总是充满欢声笑语。

我鼓励孩子们参加阅读活动和自由创作。他们上幼儿园时,参加“夏青杯”朗诵大赛,儿子还进入了复赛;小学一年级时,参加“金书签”阅读比赛,历时8个月层层选拔,最终女儿获得第四届“金书签”全国总评选小低组特等奖,儿子获得省级小低组三等奖;女儿从二年级时开始尝试学写小诗,儿子则在演讲方面持续锻炼;我们一同创作成长绘本,还申请开通了属于自己的阅读微信公众号……这些经历让他们在自我阅读挑战中磨练成长,增强自信。

偏爱那一抹书香,成长路上,我们一起观世界,见未来。

编辑 东篱

猜你喜欢
书签读物笔记
透明书签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十一月书签
贰月书签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