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盈明 赵广辉 陈谭
“定睛一看,他就是背叛党和人民,变节投敵、罪行累累的叛徒甫志高……说时迟,那时快,华为掏出手枪,快步上前大喝一声:叛徒,哪里跑……”台上表演者惟妙惟肖,台下观看者凝神屏气。
这是流传在长寿农村的曲艺段子《华为除奸》,创作和说唱人名叫余书成,是重庆市长寿区文化馆曲艺队中艺龄最长,年龄最大,故事最多的一位队员。这位年逾80的白发老人,用60多年的演艺生涯,把快乐传递给人们。
说到长寿的民间曲艺,不得不说一下荷叶。
荷叶是四川曲艺中的一个曲目。据传这一民间艺术在明洪武年间由“湖广填四川”时传入合川,然后流入长寿,主要在石堰镇明月山、麒麟山一带流传。2011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荷叶艺术能传承到今天,离不开这个叫余书成的老人。
1939年6月,余书成出生在长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过私塾,当过放牛娃。5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他的一只眼睛。父母看着年幼的他,心生焦虑:这孩子以后怎么过活哟?
也许应了西方的一句话:上帝为他关闭了一扇门,却又为他开启了一扇窗。余书成从小对乐声敏感,并且记忆力超强。
当时,场镇上有个曲艺艺人名叫代競成,在茶馆里唱荷叶,出神入化的表演经常引来看客打涌堂。余书成有机会和父亲赶场时就去听代师傅唱荷叶。听了几次就入了迷,回家就忍不住模仿起来,湾里的人觉得他表演得有模有样的。
14岁那年,余书成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决定去拜师学艺。正月十五那天下午,听完代师傅的说唱之后,余书成鼓起勇气,找到代师傅说:“师父,我想跟你学唱荷叶。”然而,代师傅抬头看了只有一只眼睛的余书成,或许是考虑到出于艺人生计的艰难,又或许是出于演出形象的需要,没有答应,只是摇了摇头走了。
余书成犹如当头挨了一棍似的,闷不作声回到家,悄悄地哭了一阵子。余书成心想:“你不教我,我自己来茶馆偷着学。”在家里,他用两块木板做成提板,在地坝边捡了个漏水的洗脸盆,把底子剪下来当钗子,有模有样地唱起了荷叶。
时间过得也真快,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余书成趁代师傅收拾行李的时候,扑通一声跪在代师傅跟前连磕3个响头,两行泪水挂在脸上,哀求道:“师父,您就收下我吧,我要跟您学唱荷叶……”代师傅沉思片刻,看着余书成的眼睛充满了期盼,便动了恻隐之心,扶起余书成,轻声地说:“我看你在茶馆泡茶都两个月啦,能唱得出两句吗?”余书成抹了抹眼泪,从口袋里拿出自制的荷叶道具,一口气把当时流行的曲艺段子《秀才过沟》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地唱了一遍。代师傅听了之后,猛地举起右手把余书成的臂膀使劲拍了几下,开心地笑了。
3年的学徒生涯,代师傅把荷叶、金钱板、花鼓的打法、唱法以及生、旦、净、末、丑角色的表演技巧,毫无保留一一传授给了余书成。
或许是爱好,或许是缘分,余书成就这样爱上了曲艺。余书成没想到的是,这个缘分伴随了他的一生。
19岁那年,余书成离开了代师傅,回乡务农。当时正是20世纪60年代初,火红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景,让他感觉热血澎湃,就背着被盖卷,挎着行李道具,先后到长寿的大洪河拦河坝、范家桥水库工地和重庆的中梁山煤矿等工地,参加建设工作。
艺术源于生活,曲艺也一样。在工地上,余书成将搜集到的好人好事创作成节目,用荷叶、金钱板和花鼓戏等形式进行表演,得到工人的喜欢。尤其是他创作的荷叶段子《铁肩膀张木森》,讲述了一个矿山劳动者以主人翁精神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的事迹,唱响了中梁山煤矿的每个工地,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鼓动作用。
1979年6月,当时的长寿县文化馆成立了半农半艺的曲艺队,余书成凭借多年演艺积累的经验出谋划策,成为该队创始人之一。在曲艺队里,余书成表现十分出色,不怕吃苦,用背篼背着道具到处演出,发挥了领头羊作用,被誉为“背篓精神”。当时的四川日报(农村版)、重庆日报等刊物都有他和队友的报道。
几十年的表演生涯中,余书成发现,曲艺艺术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作为来自农村的艺人,余书成发现自己的阵地在农村,作品必须贴近农民朋友,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头等大事。演出之余,他沉下心来,用真情创作出了作品100多件,如以红岩故事为题材改编的《华为除奸》,再现了红岩精神;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良心》《王大伯劝赌》《赌徒的后悔》寓教于乐,让人们欢笑之余反思赌博的危害;《将心比心》《话说长寿》《新农村变了样》《粗心媳妇回娘家》等节目段子,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新农村的新生活……这些作品富有时代生活气息,鞭挞假恶丑,歌颂真善美,既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在演出过的农村或学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90年8月,长寿文化馆曲艺队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了小型轻便的曲艺队伍,余书成又成为一员。
曲艺队里,余书成与队友韩德露志同道合,成为至交,并成为长寿曲艺阵地的守望者。
1990年寒冬的一天上午,余书成和韩德露背着服装道具,来到了与长寿相邻的垫江县砚台公社,在一个名叫丫口生产队的地方,这一天的演出让他们终生难忘。
9点开场锣鼓结束后,第一个节目是花鼓戏《小女婿》,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包办婚姻习俗,18岁的姑娘嫁给9岁的娃娃由此引出的心酸故事。余书成第一腔放出“黄筋疙蔸(瘩)根又长,18岁的姑娘嫁给9岁的郎”,韩德露跟上第二腔 “站起没得桌子高,睡倒没得板凳长”。社员们哗地一下笑得嘴都合不拢,简直像倾盆大雨泼在芭蕉叶上哗哗直响。张队长的老婆一边笑得前仰后合,一边从裤包里拿手帕来擦笑喷的泪水……
第二个节目是韩德露的金钱板《良心》,讲的是儿媳妇不孝敬婆婆被女儿说“妈妈二天你老了我也不要你”唤醒了她的良心。院坝里静了下来,除了奶娃不懂事哭喊及舞台上的说唱声外,人们都抿住嘴把眼睛往台上看,连抽烟人也忘了烟杆还在嘴里,任烟往嘴里灌。节目快结束时,社员们齐刷刷地把头转向坐在最后倒数第二排第一个留“梭梭头”的年轻媳妇身上,大家不约而同地看了一遍又一遍。那年轻媳妇很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过了一会竟然端起板凳独自回家去了。
第三个节目又是余书成的荷叶《王大伯劝赌》,这个节目说的是通过王大伯对赌博危害的劝导,挽救了成天好逸恶劳沉迷赌博恶习的某年轻人……
社员们还在兴致盎然地等着下一个节目,没想到90分钟的节目结束了。
演出结束后,一个戴鸭嘴壳帽子的年轻人过来说:“余老师,您好像很了解我们这个地方一样,讲的全是我们队里的事。就说我嘛,我好吃懒做打牌执瞎,是出了名的搞事棒,不恨我的人除了吃奶的娃儿恐怕没得他人了。今天看了余老师您唱的那个《王大伯劝赌》,好像是比到我说的一样,看来不改是不得行啦。我还不想去坐鸡圈(牢房)呢。”
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在丫口生产队群众热心传播下,他俩在这个公社12个大队、90个生产队演出了150场,观众75000余人次,获感谢信87封、锦旗1面,演出长达75天。
这样的情景,在余书成和韩德露的演出生涯中不知出现了多少次,他们记不清了。余书成说:“每场演出后,都有单位送感谢信,群众说感言。这既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又是对我的鞭策。”
从1954年至2005年,余书成和韩德露两人在农村这个阵地守望了51个春夏秋冬。那些数以千计的感谢信、锦旗,见证了他们热爱曲艺事业的情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是对他俩演艺历程的赞誉和褒奖。
艺术需要传承,像荷叶这样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更需要传承。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的消费方式多元化,传统的曲艺表演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余书成依然行走在这块土地上,静静守望着这份难舍的事业,执着传承优秀的曲艺艺术。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余书成就收过一徒弟名叫王正江,比余书成小十几岁,当时师徒俩一起到处演出。后来,他又收过很多徒弟,但大多数都没能坚持下去,中途转行了。
进入新世纪后,余书成猛然发现,自己年过70,当年的徒弟们也都过了50岁,曲艺特别是荷叶的传承成了一个难题。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2005)18号文《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发布,曲艺复兴迎来了美好时光。长寿区文化馆抓时机在保护曲艺上下功夫,在传承上添措施、搭平台,出版了《余书成荷叶》作品专集,在学校开设了荷叶、花鼓艺术课,每周五由余书成、韩德露授课。
抓住这一大好时机,80岁的余书成和77岁的韩德露又步入了传承曲艺的新天地,活跃在这块热土上。他俩心中装的是娃娃,一心想的是传承,不分天寒暑热、刮风下雨,都坚持准时到校授课,放飞他俩传承荷叶、金钱板、花鼓的梦想。
在学习培训期间,文化馆还为学员添置了锣、鼓、提板、钗子等学习工具,协调学习场地,发放传承津贴,解决各种矛盾等,给余书成、韩德露授课和学员学习提供了保障。4年间,余書成培训荷叶学员8期108人,上台演出8次,为曲艺艺术复兴播下了金色的种子。
冬去春来,余书成从事曲艺66载,他与韩德露一起把农民朋友生活中的聚散离合、悲喜忧愁、酸甜苦辣,用荷叶、金钱板、花鼓艺术搬上舞台,流淌成有声有色的历史眷恋。脚板上厚厚的干茧丈量了他俩坚持守望的足迹,满头白发满脸沟纹见证了他俩勤奋传承的情怀。
艰辛付出,收获满满。如今,余书成已成为市级荷叶传承人,韩德露已成区级花鼓传承人,他俩在区、市比赛中荣获过一、二、三、特等奖和老有所为奖,《长寿日报》《重庆日报》相继报道了他们的事迹。
重在坚持,贵在传承,余书成用曲艺和大地对话,与韩德露共同坚守曲艺阵地,用真诚、勤奋和热爱书写了自己的曲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