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振彦
李子鸣先生拳照。
李子鸣先生拳照。
李子鸣先生拳照。
李子鸣先生拳照。
李子鸣先生给弟子张俊民“说手
八卦掌,始称「转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个优秀拳种。八卦掌以转圈为基本功法,以掌法为技击手段,习练时走蹚泥步、摆扣步,讲究「步步不离脚变化,站住即为落地花」。
八卦掌,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目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历史文物图片展”在 北京市西城区八卦掌武术文化博物馆长期展出,免费参观。博物馆所在地北京西城西黄城根北街丙10号挂有两块牌子:“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武术协会”“北京市武协八卦掌研究会辅导站”,别看门脸不起眼,走进去,室内却大有乾坤,这里有展览,有传承,让前来参观的游客能直观而深刻地了解八卦掌。
博物馆厅堂的地面上,一幅醒目的八卦图或许对初次来的游客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因为人们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八卦图,但很少有人真正知其含义,或能深刻解读其完整内涵。在博物馆的训练场地同样有着大幅的八卦图,八卦图所包含的易理是八卦掌拳理的根基和习练的法则。
八卦图是由我国古代的河图与洛书衍生而来的。古代伏羲画八卦,象征八种事物与自然现象,象征世界变化与循环,揭示了宇宙间的普遍规律,世间万物皆可分类归置八卦之中。后经周文王演析,又有了后天八卦图,顺序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对应着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依据周文王后天八卦来演练成的拳即八卦掌。
在八卦掌习练的时候主要是走圈儿,也要按照八卦图的八个方位走转,即四正四隅。八卦掌是刚柔并济、内外兼修、阴阳转换的一个集养生健身和技击防身为一体的拳种,演练起来非常优美灵活,可以用四种动物的形态来形容:“行似游龙,视如猿守,坐如虎踞,转若鹰旋”。
八卦掌武术文化博物馆馆长、八卦掌第四世传承人李秀人,为传承八卦掌尽心竭力,说起八卦掌技艺与传承以及文化历史更是如数家珍。
八卦掌二世名师梁振蒲先生。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师。
八卦掌三世名師李子鸣先生。
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先师,生于1797年,卒于1882年,享年85岁。董先师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自幼嗜武,嗜武和爱武不一样,嗜武表示达到了痴迷状态,少年时董海川武勇乡里,弱冠后技艺更精。后来离家南游,足迹至吴越、巴蜀、江皖,遍访天下名家,最后受道家修炼术启示,结合武术攻防招式首创八卦掌。有记载说:“当时游其门者,常数百人,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士贾与达官等及千人”。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董海川来京,在肃亲王府做护院首领。咸丰年间在京首传八卦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离开王府,游居弟子家,直至仙逝。
董海川先师去世后,于1883年,由大弟子尹福先生率众师兄弟为他立碑,碑上有弟子56人,小门生11人。董先师对中国传统武术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宗立派,在北京创建并首传了八卦掌,因此,北京成为了八卦掌的发祥地。
教学
八卦掌形成发展的时间大致在1866年到1894年间,第二世门人起了巨大的作用。主要有几大名家,其一,尹福(1840年—1909年),河北省冀县人,是尹式八卦掌代表人物。尹福精于弹腿和罗汉拳,带艺拜董海川为师,尹式八卦掌风格特点是:掌形四指并拢,扣拇指,直腕沉肘,称“牛舌掌”,其敏捷如打闪纫针,以巧破千斤,冷、脆、快;其二,程式八卦掌代表人物程廷华(1848年—1900年),河北深县程家村人,人称“眼镜程”。程式八卦掌掌型是龙爪掌,特点是屈腿蹚泥,横开直入,舒展大方,风格大开大合,千回百折,螺旋劲层出不穷;其三,人称“估衣梁”的梁振蒲(1863年—1932年),河北省冀县人,梁式八卦掌的特点是古朴大方,简洁刚劲,重视实战技术和应用,融踢、打、摔、拿为一体;其四,樊式八卦掌代表人物樊志涌(1840年—1922年),用拳以无极起式,练习中以自身为中央,假设四面八方都有对手,随机变位,占据有利位置,奔打四面八方,各个击破。第二世门人还有三人:史计栋(1835年—1908年),人称“史六”,他的腿法特别好,迅速善变,董先师称他为“贼腿”,董海川先师无后,收史计栋的夫人为干女儿,晚年在史家养老;另外,“翠花刘”刘凤春(1853年—1922年),把转掌练得炉火纯青;还有号称“大枪刘”的刘德宽(1826年—1911年),为方便军中培训,将八卦掌进行了整编,编创了一套八卦掌直趟64式,成为八卦掌的经典套路。
1983年李子鸣先生在天坛
李子鸣先生早年的八卦掌手稿。
八卦掌第三世门人金增启,字省三。金省三博文好记,又有文化。他将董海川先师及其二三世门人传授八卦掌时口语化的口诀总结出来,归纳成了八卦掌练习歌诀《三十六歌》,用法上整理出了《四十八法》,这两部歌诀涵盖了八卦掌的动作规则,技术要领,技击经验。功理功法内容非常丰富,且十分全面。此前八卦掌从初创起的口诀功法仅为口传心授,顶多是手抄本,且绝对不外传。金省三将口诀给了第三世门人郭古民,他俩是至交。郭古民(1887年-1968年),20岁拜梁振蒲为师学练八卦掌,技艺精纯,善使“挑掌”,俗称“张手雷”,他还善于博采众长,形成全面、系统、完善的八卦掌实践和理论体系。郭古民将自悟的八卦掌用文字记载了下来,艺成后在京设教,并被北京师范大学聘为武术教师,遗著有《郭氏锦囊》《八卦掌术集成》等,为梁式八卦掌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武术家吴彬先生为李秀人题词。
李子鸣先生作画。
另一位为八卦掌作出重要贡献是第三世门人李子鸣(1902年—1993年)。李子鸣从幼年开始,跟其叔叔李晋卿习武,又跟乡间司姓师傅学迷踪拳、形意拳,于1921年拜梁振蒲先生学艺,几十年习武不辍,功深艺绝。上世纪80年代初,李子鸣先生率先打破禁锢,将《三十六歌》《四十八法》在《中华武术》《武魂》杂志上公开发表,并加以注释。不仅如此,还有两件大事已铭记在八卦掌的史册中,其一,为董海川先师迁坟,原坟址在东直门外小牛坊村,现在已盖起了居民楼。1979年到1981年,李子鸣先生牵头抢救性移址,号召海内外八卦掌传人共计443人一起将董海川先师的坟冢迁至万安公墓,竖起了传统武术八卦掌的祖宗牌位,对历史文物进行了保护,使八卦掌的后人们有了瞻仰之地。如今,董海川墓已成为了海淀区国家保护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国内外很多人去瞻仰;其二,是率先倡议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单拳种研究会——北京武协八卦掌研究会,把历史上传统武术支系传承、门内传承的松散状况加以改变,形成了有组织的传承,使习练者、传承者能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弘扬、提高和发展。
李子鸣先生在新加坡讲学。
当今的第四世门人李秀人,在传承八卦掌武术文化方面戮力前行。2014年她与家人创立北京子鸣武术文化传播中心,宣传推广八卦掌武术文化博物馆,以传承中华国粹、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致力于传统武术文化八卦掌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播和发展。身兼北京市武协八卦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的李秀人,整理主编出版了《北京八卦掌》《八卦掌汇宗》《八卦掌》《李子鸣书画集》等多册八卦掌的书籍,举办“李子鸣先生武术成果及书画展”,策划主办了“武艺天下”海峡两岸武术文化交流并编辑画册等诸多活动。接待来自美国、韩国、印度、日本等国及国内多省市的团体组织的参观,受到了业内高度的关注和好评。《八卦掌汇宗》自2015年出版,至今已经印刷了5次。李秀人创建了“国术讲堂”,邀请武术名家及传人义务讲学,设立了训练馆,开设八卦掌、形意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课程,并亲自授课。2017-2019年三次协助衡水市武协在李子鸣先生家乡衡水举办“李子鸣杯”衡湖论剑演武大会,力推武术事业的发展。
李秀人演示十三字诀功。
《三十六歌》是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即掌法、步法、身法和使用方法的概括。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含意,它把八卦掌的原理阐述得比较透彻,是锻炼八卦掌的精奥秘旨。锻炼者必须仔细领会,熟读背诵,才能从中领悟身法的配合、步法的动转、手法的运用、气息的吐纳。如能运用自如,日久定能获益多多,且能练出真功夫来。
如歌中有“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搿膝抓地牢。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空胸也叫涵胸,既保持胸部空的姿势,气才能沉于丹田,否则导致胸满气急,感到乏力,气就不能纳入丹田了。拔顶也叫顶劲或悬顶,就是使头颈挺直,由于头部端正,躯干自然也就正直了。只有保持这种头正项直的姿势,动转才能灵活。搿膝即合膝,使双膝相距很近但不要相碰。扭步抓地是强调八卦掌对于腿法和步法的要求特别严格,走圈时要稳而快速,屈膝下蹲,双膝相靠,使双腿成剪子状,称为“剪子股”。双脚迈开要平稳,扣步、摆步要分清,转动时不要以脚掌或脚跟为主,必須整个脚底离地后再扣步或摆步。走转时双脚要平起平落,不能向前亮掌(指前脚掌)或揭底(底指脚后跟),脚面绷平着地后,五趾立即抓地。这种走法像“趟泥”,在水中行走一样。另外,沉肩坠肘即松肩垂肘,这种姿态能使劲力通过肘部到达手指。
又如,“ 掌形虎口要撑圆,中指无名指裂缝开。先戳后打使腕骨,松膀长腰跟步钻。”这句歌诀讲掌型和掌的使用方法。虎口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为虎口,锻炼时会用立掌、俯掌、仰掌或劈掌,立掌要将两手虎口撑圆,大拇指微扣,中、食二指伸直,无名指和小指内裹以使掌心内含,中指的中冲穴和无名指的关冲穴不能闭紧,要有缝隙,否则就阻碍了气的贯通。在交手时先向对方直戳,然后再用腕根向下打击。同时,前脚直插入对方的裆内,后脚在跟步,而沉肩松腰在两手用劲下,使全身之力都贯注在掌上。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李子鸣先生亲传八卦掌技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锻炼身体、养生保健的方式很多,但基本离不开行走。“走为百练之祖,百练不如一走。”八卦掌以走转为运动为核心,同时在走转的时候要扭腰胯,面向圆心。扭腰扭胯会使我们的内脏受到刺激,每走一步,对身体内脏都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按摩,特别是对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非常有益,这是最简单而又直接的运动。不断地走转练习,就是对身体的持续锻炼,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健身养生的作用很大。走转也叫走圈儿,八卦掌的基本功就是走圈儿,有了坚实正确走圈儿的基础,再学套路和器械就不难学了,所以学习要循序渐进。
也有的人说,八卦掌有什么意思?那么枯燥,老围着树转圈儿都转晕了。其实如果转两圈就转晕了,正是因为不经常习练。如果经过长期坚持练习,会使你达到很好的平衡效果,调整血压、内分泌、呼吸系统,所以在跟别人技击的时候,晕的一定是对手,而不是你自己,这表明你的身体平衡正常或者良好。
另外,练功的时间,每天不要太早,有人凌晨三四点起床练功,这种精神和毅力可嘉,可那个时段阴气非常重,对人体健康并不好,特别是在北方寒冷季节,时间段选不好反而会损伤身体。最好是遵循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练功也一样,正如李子鸣先生所说“早向东南,晚向西北”,坚持朝阳,永远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去练功。
武威长存
子午鸳鸯钺。
风火轮。
八卦剑。
八卦掌不仅是掌法,也有许多独门器械和表演套路。
子午鸡爪阴阳锐:是八卦掌祖师董海川的贴身密器,传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八卦掌门中的独家兵器,精巧玲珑,奇特别致,为世间罕见。董海川的得意徒孙韩六和郭古民、李子鸣等及后来的传承人继承了下来,子午鸡爪阴阳锐的练法是双手各握一支,在八卦掌的练法行转走圆的特点当中体现步法、身法、手法,以锐带身、身随锐转。
子午鸳鸯钺:是八卦掌中的短器械,创于1928年。它也是八卦掌门中的独特兵器。此器双钺互抱,形似阴阳鱼,又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练时开合交织,不即不离,酷似鴛鸯,故名“子午鸳鸯钺”亦名“日月乾坤”“鹿角刀”。此器除手柄外,前后左右都是刃。它步走八方,运动中求变化,善于以短取长,演练时双手各持一把。
八卦剑:又称游身八卦连环剑,剑长一般为三尺八寸,剑身三尺柄八寸,比一般用剑略重,剑身、剑柄较长,有时可双手持剑练习,练习此剑需要有一定的八卦掌基础,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以心运剑,剑随身行,步随剑动,人剑合一。身法、步法、心法同练掌一样,是八卦掌门派最主要的器械之一。
鹿角镢也是八卦掌的一种独门兵器,形如鹿角,过去是用狍子角做。另外,八卦掌独门兵器还有风火轮、判官笔等,但在八卦掌器械中最著名并具特色的还是八卦刀,在八卦掌武术文化博物馆里展示出八卦掌的器械,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武术文化,这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八卦掌武术技艺传习所,吸引着众多八卦掌的爱好者,每逢周末,不分年龄的学习者,在专业的八卦掌教练一招一式的现场教学中学习八卦掌,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传承人李秀人百忙之中常常还亲自授课。
八卦掌融技击与养生为一体,坚持习练,尚武为善,修身健体,已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一项武术健身运动。2020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全球,袭击了湖北武汉,乃至全国。在居家隔离期间,李秀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的号召和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的指示,在网上义务讲授公开课,演练《健身三字诀功》,同时她还创作了《中华武术三字经》填补了这方面的武术文化空白,编创了《八卦掌基础功法普及练习八式》,为八卦掌的普及与提高、惠及百姓,为战疫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