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前,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取得了北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几十年过去了, 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其中一位战斗参与者,却始终坚持军人本色,保持军队传统,尽心尽力从事珍宝岛精神的传承,他——就是潍坊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冯久喜。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1962年冯久喜参军入伍,在师侦察连工作生活了5年,打下了扎实的军事技能基础。1967年11月,侦察连奉命奔赴虎林、饶河地区,执行反干涉任务,并随时做好应对突发冲突的准备。
面对对岸各种挑衅,时任一排排长的冯久喜毫不畏惧,沉着应对。1968年2月19日清晨6点,冯久喜与一排12名战士在连长韦运水的带领下,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在乌苏里江的江面上滑雪巡逻。刚刚滑出一公里时,发现6辆轮式装甲车和1辆履带装甲车从远处开来,企图阻挠我方渔民正常捕鱼作业,其中一辆装甲车加大马力向我巡逻分队冲来,在这生死关头,冯久喜迎面站立岿然不动,对方被冯久喜的气势所吓倒,急刹车时几乎撞到了冯久喜的腹部。
1968年3月中旬,侦察连接受一项重要任务,从党员中选拔10名身强力壮的同志组成潜伏组,到七里沁岛执行特殊任务。在冯久喜的主动要求下,连队确定了由副连长陈绍光和冯久喜带队,潜伏组深夜12点到达了七里沁岛西北内河岸边,在一个渔民临时歇脚的棚子里休整。大家动手用茅草将四面透风的墙壁堵上,点燃了准备好的汽油桶当作炉子取暖。凌晨3点,指挥所传来指令,要求潜伏组在天亮前进入七里沁岛西北地段,在距江边40米处构筑隐蔽部。全副装备的潜伏组成员和两位渔民立即出发了,岛上的雪深 1 米多,大家冒着西北风奮力前行,到达后就地取材,掘开沉积的雪层,很快就把隐蔽部构筑完毕,并将电话接通,保证随时与上级联络。
潜伏组每天两次去江上砸冰捕鱼,都是由陈绍光、冯久喜和一位班长带领。那一年3月的虎饶地区天气反常,风大、雪大、气温偏低,西北风卷起的“大烟泡” 一个接着一个,打在战士的脸上疼痛难忍,有时风雪能把大家推得寸步难行。潜伏人员早晨和晚上在渔民歇脚的棚子里吃点指挥所送来的饭菜,中午在隐蔽部吃几块饼干,晚上10个人躺在用茅草铺的地上,抱着枪休息一下就很满足了。为使大家保持旺盛的斗志,党小组长冯久喜坚持每天召开一次党小组会,组织学习毛主席语录和侦察连的光荣史,用英雄事迹教育鼓舞士气。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潜伏组整整坚守了7天7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1969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按照上级“不打无把握之仗,初战必胜”的要求,连队展开了战前适应性大练兵。连队来到大岱地域,这里到处都是高山森林和半米深的雪地,没有一个村庄,气温都在零 下30多度。临战训练重点是练严寒下的潜伏和练棒击, 每天上午全副武装爬山,从山下到山上往返数次,各班排比着劲,谁也不肯落后;下午和晚上练潜伏,在半米深的雪地上,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大小,扒成一个 长方形的槽子,一趴就是十几个小时,到吃饭的时候, 只能咬几口面包,抓一把雪吃。当听到小喇叭响声, 需迅速拿起木棒向前冲锋,在跑出100米后使劲往大树干上敲打。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冯久喜仍印象深刻:“那时发起冲锋的时候,两只大腿冻得一点知觉都没有, 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向前跑的。”即使大年三十和年初一,战士们也没有停止训练,吃的仍然是馒头、大 米粥和小咸菜。大家以苦为乐,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 军政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1969年3月 2日,珍宝岛战斗打响。冯久喜带领全排战士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集中火力,与战友们一起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守卫了国土的安全。3月15日晚,己经被任命为副连长的冯久喜, 奉命带领一个排登岛打扫战场。当搜到被炸的坦克面前时,战士们在驾驶舱铁皮柜中发现了一本俄文书籍, 封皮上有“62”两个阿拉伯数据。看到书中的各种图示,他认定这本书十有八九就是该坦克的全套技术资料!
回来后,他直奔军区前线指挥部,将这套资料亲手交到了前线总指挥肖全夫手中。肖全夫将军高兴地一边让身边的参谋赶快找来俄语翻译,一边夸奖冯久喜干得漂亮。后来经过翻译人员译成中文,确认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62坦克的全套技术资料,这辆写着 545号的T-62坦克, 至今还摆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内。获取坦克资料对我国红外夜视仪、双向稳定器、大功率柴油机等设备的研制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不久,在中国装甲部队的行列中,有了我国自行研制的69式主战坦克。经过近两年反干涉斗争和北疆自卫反击战的洗礼,冯久喜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指挥员,他也兑现了心中的誓言:“祖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丢。”
把珍宝岛精神传承下去
冯久喜从担任侦察连长起,就立志要当好珍宝岛精神的传承人。1969年11月,边境地区仍处于对峙状态,他奉命带领连队再次奔赴黑龙江绥芬河地区,执行快速反潜一级战备任务。
连队当时驻扎在山沟里,喝的是冰雪水,住的是帐篷,战士们每天一边抢修战备公路,一边进行战备训练。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全连战士风雪不误, 每天全副武装负重70余斤出早操,一跑就是10多里, 战士们衬衣全都湿透了,小伙变成了白胡子老人。到达集合点还没喘口气,冯久喜又下令抢占山头,白天的施工、训练照样进行。用他的话说:“战备训练不仅练的是体力、技术、战术,最重要的是对作风的磨炼, 对意志的锤炼。”
1970年3月的一天凌晨时分,冯久喜带领全连战士在绥阳县三道河地域抢占山头,而后各班、排成战斗队形隐蔽。大家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身披白床单卧在雪地上,潜伏观察公路上通过的各种汽车的类别、型号、数量,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列队讲评时他问大家:“今天是什么日子?”队列里一片肃静。“这位同志说对了,今天是3月2日,去年的今天,我们连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有4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天的演习就是用实际行动纪念战斗胜利一周年,缅怀学习英雄,发扬珍宝岛精神。”冯久喜就是用这种方式,不断推动着连队军事训练和战备工作。
1972年初,冯久喜组织全连开展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掀起了大练兵的热潮。三个月后,他带领全连在军教导大队向全军干部集训队的各级干部进行了军事汇报表演,受到军首长和参训学员的高度评价。同年,还圆满完成了军区情报部在侦察连进行的教学试点任务。在冯久喜的带领下,侦察连无论执行施工任务还是其它临时工作,都把传承发扬珍宝岛精神贯穿于连队行政管理和作风建设的全过程。
后来冯久喜调到上级部门工作,但始终心系连队建设,经常深入连队研究指导工作,特别是把传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几年来,每逢3月2日,他都亲自到连队举行以授枪仪式为载体的各项纪念活动,讲连史、讲传统、讲英雄事迹、讲珍宝岛精神, 激励官兵学英雄事迹,走英雄成长之路,做好珍宝岛精神的传承人。
1985年全师奉命奔赴老山前线轮战,他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侦察连给战士们壮行,勉励战士们在战斗中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寶岛精神,再为连队荣誉史谱写新的篇章。战士们没有辜负老连长的嘱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有14人荣立个人一等功, 侦察连成为和平时期全军少有的“双大功连”。
1999年初,师里已把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纪念活动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但由于部队整编,二月份又接到调防命令,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这个纪念活动能否照常进行?时任潍坊军分区副司令员的冯久喜得知此事后,马上与师首长协商并主动承担了筹备工作的任务,最终“纪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30周年大会”如期举行,并邀请了上级首长和为侦察连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参加。老同志们讲述了连队在抗美援朝、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老山防御作战中英勇善战的故事,连队官兵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光荣传统教育。革命精神的传承成为侦察连军事训练的动力, 使连队始终走在师(旅)基层建设的前列,不断创造着新的业绩。
珍宝岛是冯久喜战斗过的地方,多少年来他一直念念不忘,昔日战斗的场面经常在脑海中浮现,有时候他的心飞到了虎(林)饶(河)边防线,仿佛看到了巍巍的完达山和滚滚的乌苏里江水。1999年7月的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走在重登珍宝岛的路上,过了一号桥,很远就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岛上迎风飘扬,他的心情特别激动。回到五林洞营区与边防部队官兵面对面座谈,他从英雄烈士为捍卫祖国尊严流血牺牲的壮举,讲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珍宝岛精神,再讲到战役胜利形成新的国际战略格局的伟大意义……两个多小时的深情讲述,使边防官兵们深受感动和震撼。
冯久喜每年都精心策划和牵头组织纪念活动,让珍宝岛精神源远流长。2016年9月组织在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并进行传承主题研讨会;2017年7月在鸡西组织参观二战胜利纪念园,重登珍宝岛、祭扫烈士墓, 召开两代参战战友群英会;2018年7月在锦州组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召开原 138 师侦察分队参战老兵座谈会;2019年2月在老部队参观旅史陈列馆、连队荣誉室,参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50周年的纪念活动……身边的战友都深有感触:“他是我们的主心骨,有他带头心里有底气,前进有方向。”
英雄的家人也是我的亲人
冯久喜崇敬英雄。多年来,他曾多次接受媒体记者采访,也陪同《解放军报社》《解放军画报社》《凤凰卫视》记者和《白山黑水三人行》作者到访过珍宝岛,在介绍珍宝岛战斗经过的同时,不忘宣传陈绍光、杜永春等英雄事迹。
冯久喜崇敬英雄不仅只停留在口头上,对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他一直牵挂在心。这些同志中有的体弱多病,有的患上脑血栓病坐轮椅,还有的重病不起,他都登门或到医院看望,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一等功臣于洪东病重住院期间,他赶到北京医院探望,于洪东去世后,他专程来到大连吊唁,协助子女处理后事。多年来他先后为烈士亲属和患病的战友捐款数万元。
战斗英雄杜永春近几年记忆力减退,出现阵发性老年痴呆症状。冯久喜不仅平时与他女儿电话联系, 还时常登门看望他,创造条件让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2014年6月陪着他参加了某边防团建团40周年纪念活动,2017年7月邀请他参加侦察连的老兵重访珍宝岛活动,2019年2月又带着他和参战老兵一起在老部队参加纪念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胜利50周年活动。活动中冯久喜细心安排杜永春的生活起居,不仅增强了他生活的信心,对身体恢复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冯久喜始终把英雄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早在1995年春天,他与战斗英雄周登国就一起专程前往四川宜宾市一步滩村看望过一等功臣、陈绍光烈士的母亲袁帮莲,她曾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出席大会的时候,时任国家领导人和代表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陈妈妈”。几年前老人去世,今年3月份, 冯久喜和其他几位战友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陈妈妈墓前祭拜,但因雨后路滑没能成行。他面对陈妈妈墓地方向肃立三鞠躬,在场的人深受感动。当天他又去看望了陈绍光的妻子黄德群和他的亲属们。陈家三代7人参军,两人献身沙场,其他几位在部队也多次立功受奖,为保卫祖国作出重要贡献,当地都称陈家是一步滩的“忠烈之家”。
对烈士于庆阳的母亲,冯久喜也是时刻关心。每逢去大连探亲访友,他都专程去看望于妈妈。2017年9月沈阳军旅研究会为于妈妈过百岁大寿,他第一时间赶到庆阳村,像亲儿子一样跟她说悄悄话,为她点烟, 并送上了拐杖和寿礼5000元。他的这一祝寿方式, 让于妈妈百岁生日增添了乐趣,也感动了现场所有的人……
冯久喜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他时刻不忘在珍宝岛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从 1999年开始,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他先后去了10多次,第一次是带着他的弟弟和儿子;第二次是与金太龙、马登科、吕景芳3人同行;第三次是和8名参战的战友;第四次又去17人,同时带去了原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题写的“军旗红天下、英烈壮山河”和原总后勤部副政委许胜中将题写的“北疆铸功绩、宝岛垂英名”两幅悼念条幅;2017年建军九十周年前夕他又组织侦察连部分战友及家属94人重上珍宝岛,祭扫英灵……
2008年初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进行扩建,冯久喜经多方奔走联系,最终请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了“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九个大字,镌刻在陵园进口处。与此同时他还带头为烈士陵园捐款上万元, 为纪念馆赠送了战利品、各种照片资料等。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的影响越来越大,每年前来瞻仰凭吊烈士的各界群众达到10万人,先后被国家和省政府命名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去年他积极帮助《难忘的岁月》一书作者,原侦察连第11任连长李占元充实文章内容,为图书再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目前他正在协助原侦察连第15任连长李世全完成百集、20余万字的《英雄的侦察兵》故事连载编写,其间不顾年迈陪着采访,不厌其烦地讲述,提供各种资料和图片。
冯久喜从普通士兵成长为战斗英雄、军队师职干部,念念不忘那片曾经战斗过的一方土地。在他的心中,让珍宝岛精神代代相传、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是他毕生永远不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