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 要〕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蒙古族入侵中原,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交融,鞍马画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在唐宋后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在《宣和画谱》中,鞍马画属于畜兽科,明清后则被归进了花鸟杂项类。可以说元朝鞍马画是中国传统鞍马画历史中最后一个高峰。本文主要从古代画马艺术的发展史入手,分析元朝名家的鞍马画作品,试探讨其造型的艺术风格,管窥绘画发展的内在因素的变迁。
〔关键词〕元朝鞍马画;造型;艺术风格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一方面,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把人分为四等,南人地位低下,“九儒十丐”的划分更让儒生失去了读书者的尊严。此外,元朝廷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统治的百年期间,前八十年未开科举,导致长期主宰中华文化的士大夫文化式微,儒生入仕无门。另一方面,元朝统治者对思想方面的控制相对后期的明清较为宽松,众多文人在无缘入仕的情况下,沉潜书画,解忧消愁,抒发自己的思想和才情。
一、中国古代画马艺术的发展史
纵观历史长河,马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艺术作品中,远在三千年前的青铜时代,岩画中就出现了远古先民骑马狩猎的场景,郦道元《水经注》中描述:“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战国时期,骑兵因布阵作战机动性强,取代了春秋时期的以战车为主的作战形式,马作为重要的军队物资,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青铜马工艺品,韩非子亦发出“画犬马最难”的感慨。秦皇陵骑兵俑,造型朴素写实,整齐排列,声势浩大。西汉前期受匈奴侵略压迫,文景时期,朝廷大力推行马政,武帝嗜好宝马,派李广远征大宛,赢得良马三千,并作《天马歌》。汉代是以马为主题作品的高峰期,“马踏匈奴”“马踏飞燕”《车马出行图》画像石、《车骑过桥图》画像砖均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作品。晋代已经将马独立分为一科,顾恺之有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顾恺之善画马,其人物长卷作品《洛神赋》中马的形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南北朝时,对马的作品已有品评,《古画品录》评毛惠远“至于定质块然,未尽其善,神鬼及马,泥滞于体,颇有拙也”。北齐杨子华是有声誉的画马名家,在《北齐校书图》中可以看到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宛然如真”。隋朝画马已形成社会风气,《广川画跋》有记载:“展子虔做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则有腾骧起跃势, 若不可掩复也。”到了唐朝,唐太宗为了纪念在开唐战争中骑乘作战的六匹战马,命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以浮雕方式刻画六匹骏马置于陵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昭陵六骏”,正是统治阶级对骏马的酷爱与唐帝国的强大,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诸如曹霸、韩幹、韦偃等画马名家,鞍马画成为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题材,杜甫做《丹青引》赞曹霸画马技艺高超“先帝御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又做《画马赞》:“韩干画马,笔端有神,骅骝老大,腰廀清新。”即唐之后,北宋《宣和画谱》记载:“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由此可见,除了关注牛马本身的造型审美,还赋予了其更深的社会内涵,李公麟将鞍马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赵孟頫赞其白描《五马图》:“五马何翩翩,潇洒秋风前,君王不好武,刍粟饱丰年。朝人间阖门,暮秣十二闲。”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鞍马人物画的最佳范本,堪称“宋画第一”。至元朝,众多画家想要摒弃南宋画风的萎靡迤逦气息,倡导“复古”实践,对其而言,两晋是古,唐是古,北宋亦是古,下文主要从鞍马画的造型和设色两方面浅析其艺术风格的变化。
二、元朝名家鞍马画的造型艺术
后世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元朝鞍马画、狩猎画的兴盛与蒙古贵族原先游骑为主的生活方式相关,元朝画家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喜好,故作大批量的鞍马画作品。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尽然,从社会发展和美术史本身的发展脉络来看,冷兵器时代,马是重要的军事物资,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外,元朝的文人画家大抵分两类,一类是赵孟頫这种居庙堂之高者,天子近臣,圣眷浓厚;一类是钱选、郑思肖这类处江湖之远者,隐居山林,终身不仕。就后者而言,没有任何必要迎合统治阶级的趣味。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湖州人,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宋朝倾覆后,将其多年经学著述作全部焚烧,“励志耻做黄金奴,老作画师头雪白”“隐于绘事以终身”。钱选是个绘画多面手,人物、山水、花鸟、鞍马均擅长。他曾临李公麟《凤头骢图》,技艺高超,精妙绝伦,吴师道在《吴礼部集》中云“钱郎摹得凤头骢,相见群中更殊特。”其鞍马作品数量颇多,史料记载有《洗马图》《青马图》《相马图》《独马图》,可惜的是这些作品并没有留存下来,现在研究其马画,主要是从《贵妃上马图》来看,图中白衣素装的唐玄宗已经骑上了他喜爱的大宛进贡的宝马“照夜白”,雍容華贵的杨贵妃在侍女协助下往“玉花骢”身上爬。“照夜白”头正身侧,流畅劲挺的线条勾勒马的身体结构,并未对马的鬃尾毛发深入刻画,以此突出其眼部神态。“玉花骢”斜侧身出现在画面中,臀腿处有线勾方圆形状花纹两簇,大小疏密相间得当,鬃毛从头顶到臀骨连成一线,尾部毛发浓密,兼有墨色变化,体现出用笔的提按顿挫,马的头部往后转,似与看画人发生眼神的交流。这幅画描绘的是盛唐李隆基携杨贵妃出游前的场景,南宋遗民钱选画此作,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这个讽刺不仅从杨贵妃因太丰腴,笨拙上马的姿态看出,亦从两匹马的灵动又无奈的眼神中突显。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朝宗室,闲居吴兴,后被元朝廷招安,元仁宗朝进翰林学士承旨,“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其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山水、人马、花竹木石无一不精,开元初画坛风气。因身份地位关系,赵孟頫流传作品颇多,鞍马画有《调良图》《古木散马图》《人骑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