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玥颖
很多人觉得数学课脉络清晰,语文课知识点太琐碎,遇到修辞手法,得提点;遇到写作方法,得渗透……即便是现在使用的部编教材,语文要素也非常清晰,但是一不小心,课堂就变成了碎片化的教学,破坏了文本原有的美感,也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疲惫不堪。学生脱离了这篇文本之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无法达到迁移应用的效果。所以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清楚明朗、事半功倍。
以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的习作策略单元为例,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规律可循。
首先,在每一个习作策略单元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构架——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板块、“初试身手”板块、习作例文、“习作”板块。不同的板块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如果按照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发展来看,精读课文是引导孩子们探究写作规律的,习作例文是对写作规律进行认知的,最后的学生习作则是实践写作规律。
在探究写作规律时,要利用好精读课文后边的两道题目。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麻雀》一文在课后安排了这样的题目: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2.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梳理一下这两个问题,我们会发现,第一个问题是对文本思路的探究,是作者的谋篇布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初步感知;而第二个问题则指向了写作技法,也就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走进《麻雀》的文本,联系课后题,我们得出通过写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达成“写清楚”;在写具体的一个小场景时,可以通过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来实现“写清楚”。通过这样的教与学,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同样的,在其他的习作策略单元,也可以找到类似的规律。
两篇精读课文之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就是把前两篇文本中呈现的规律再次进行提炼总结,也就是超越内容、生成规律,梳理课文中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在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交流平台”中,我们看到了前面所说的“联系课后题去学习文本”后提炼出的一些写作方法。这就是前文我所提到的“认知写作规律”。其实习作例文同样也属于认知写作规律的范畴,通过学习习作例文,孩子们能够再次对写作规律进行巩固、吸收,进而内化。而“初试身手”和“习作”则属于对写作规律的实践。在本次的“初试身手”中,安排了口头实践“说清楚”和书面实践“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同时给予了提示:“发挥想象”“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只有把握住了整个单元中每一个板块所承担的任务,掌握了这种规律,才能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对整个单元板块呈现的规律有了认识之后,我们再来看两篇精读课文反映出来的具体的习作规律。文章的行文造句是有章法的。这里的“章法”并非是禁锢学生思维的框架,而是一个具体化的“提纲”。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两篇课文《太阳》和《松鼠》,就让我们发现,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引出需要介绍的事物;第二,抓住事物的几个外部特征;第三,描写事物的几个内容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第四,结尾总评。这个规律不是由我们告诉孩子们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的。或许有老师会有异议,觉得这样一个框架会不会把孩子们的思维圈死了。我想说的是,首先我们去观察一系列的说明文,会发现这个框架基本上都是存在的。另外,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需要老师引导并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才会找到不同的事物进行描写,或者从同一事物的不同外部(内部)特点去观察、去感知、去描述,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思维打开之后,也就有了不同的习作呈现出来。再有一点,我们的教学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很可能有极个别的学生是我们常规教学兼顾不到的。比如一些程度特别好的孩子,他们会更有想法,或许他们更愿意先介绍事物,最后再揭示自己描写的是什么,或者还有更别具一格的行文方式。像这样的孩子,就由着他们去发挥,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即可。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习作指导课的教学规律。这个模式叫做“四单八环”习作教学,共分为四个单元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引导,它包含的两个环节是出示习作和打开思路,这一板块的目的是为习作找方向。第二个板块是探究,它包含的两个环节是出示例文和探究规律,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找出习作中的章法(规律)。第三个板块是创作,它包含的两个环节是口头梳理和书面习作,这一板塊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从细节上去行文。第四个板块是评改,它包含的两个环节是分享成果和循优评改,这一板块的目的是找出自己和优秀习作的差距。
阅读范文,在“文”中识“章”;写作文章,在“章”中生“文”。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文”与“章”自成一体。其实在所有规律中,也不乏有个别情况出现,比如例文的使用,可以放在习作完成之前,也可以放在习作完成之后。放前边当做指导,放后边当做讲评。我们要在教学中善于发现规律、运用规律,但也要学会根据实际教学来处理和把握材料的使用。要明确文本是可以换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力的外化。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着力点、落脚点还是在于“能力”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