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谭鹂
强强前段时间因为晚上睡觉没有盖好被子感冒发烧,心急如焚的妈妈带着强强来到医院,医生给强强检查后开了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并叮嘱强强妈妈一定要让孩子按时吃药。回到家后,无精打采的强强躺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妈妈把医生开的药准备好让强强吃药,可强强却一直不肯吃,失去耐心的妈妈直接把强强正在看的动画片关掉,并威胁他如果不吃药,以后再也不许他看动画片。强强顿时号啕大哭,并大声冲妈妈吼道“我就是不吃药”,气急败坏的妈妈又冲上去打了几下强强的屁股,强强哭得更凶了。强强的哭声惊动了爷爷奶奶,知道事情原委后,爷爷奶奶轮番上阵劝说强强吃药,但强强此时根本就听不进去,爷爷奶奶又是心疼又是着急。
这时强强的爸爸出来了,爸爸首先把强强抱在怀里,不停地安抚强强的情绪,等强强情绪平静下来后,爸爸問强强为什么不吃药,原来强强觉得药很苦,自己不想吃。爸爸告诉强强,生病了为什么需要吃药,吃完药多喝水就没有那么苦了,并拿来了强强最喜欢的奥特曼玩具,告诉强强,你看奥特曼是不是很勇敢,他怕不怕吃药,强强摇了摇头。爸爸还告诉强强,如果把药吃了,他将奖励给强强一个新的奥特曼,并且当天还能多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过了一段时间后,强强慢慢接受了吃药。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生病本就让人心疼焦虑,孩子生病后需要吃药时抗拒吃药就更让人头疼抓狂了,强强爸爸的一些做法却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对待孩子抗拒吃药,不仅要与孩子“斗勇”,还要学会“斗智”,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们的感受,采取逼迫和威胁的方式往往可能会适得其反。
良药苦口 大多数药的味道通常都比较苦,气味也比较难闻,孩子自然不喜欢这样的味道。
生理和心理状态不好 孩子生病时候的情绪与平时相比不太稳定,家长对孩子的病情表现得过于紧张,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一想到吃药就与生病联系起来,进而害怕吃药。
家长逼迫恐吓
不少孩子都是在父母的逼迫恐吓下无奈接受吃药,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对吃药会逐渐产生抗拒的心理。
哄骗孩子 部分家长在劝说孩子吃药时,哄骗孩子药的味道一点也不苦,而且很好喝,当孩子吃药时发现自己被骗后,他们对于家长的劝说就失去了信任,家长再想让孩子吃药自然会被孩子抗拒。
不良反应 部分药物吃完后会使孩子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让他们感到不舒服,进而对药物产生恐惧感,不愿吃药。
家长应正视孩子生病时抗拒吃药的表现,采取好的方法“对症下药”。
绘本阅读
想要让孩子不那么抗拒,不妨让绘本与孩子对话,跟孩子说说生病、吃药、医院的那些事,让孩子不再恐惧和抵触吃药,让他在成长路上更加从容。比如《贝尔熊生病了》《阿莫的生病日》《玛蒂娜生病了》《打针吃药我不怕》《如果不吃药》《哈利去医院》《汤姆住院》等主题绘本。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感冒是怎么回事;生病了该怎么办等,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模仿,他们会模仿人物、动物的语言和动作,通过绘本童书来引导,也许会事半功倍。另外,这些绘本与其说是降低孩子对生病、吃药、打针、去医院等的恐惧,不如说是告诉家长如何理解孩子面对生病、吃药、打针、去医院等的恐惧心情,只有基于儿童视角,在理解孩子情绪情感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榜样引导
当家长生病需要吃药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告诉孩子:生病了身体会不舒服,需要药物的帮助让身体里的力量小超人(力量小超人是绘本故事里的角色)来打败疾病和细菌病毒。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也会生病,也需要吃药。孩子心中有自己崇拜的人物,也可以将这些人物所具备的勇敢品质讲述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勇敢,能够积极面对吃药这件事。
坦诚相待
对于孩子生病后需要吃药这件事,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孩子减少对吃药的抵触心理,上文提到家长哄骗孩子吃药是导致孩子后续不愿吃药的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生病后需要吃药时,孩子担心药的味道比较苦,家长可以抱着坦诚的态度告诉孩子这个药可能会有一点点苦,但是没有关系,在吃完药后咱们多喝白开水,苦苦的味道很快就消失了,让孩子增强对家长的信任感。
鼓励奖励
孩子都喜欢被赞扬和奖励,吃药本身来说对孩子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孩子抗拒吃药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在吃药时能够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也就是设置一些奖励措施,家长对孩子在生病吃药时所做的努力给予赞扬或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也会让孩子更愿意接受吃药这件事情,比如吃完药奖励孩子一个小礼物等,因为这个奖励对孩子来说是个强化物,能够促使孩子在生病时乖乖吃药。
自主选择
孩子生病时,由于病情带来的不适,孩子的内心其实很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家长在让孩子吃药前,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不是在强迫自己,而是在关心自己,比如让孩子来选择吃药的杯子、在家里的什么地方吃药、吃完药想做什么等,这些可以让孩子的心情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