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学校防治策略研究

2020-07-16 03:39王小为罗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校园欺凌

王小为 罗超

摘   要    流动儿童是城市学校不可忽略的关注对象,面对流动儿童遭受城市校园的欺凌行为,学校有责任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从欺凌防治理念而言,要充分地注重“防与治的结合”、学校特权私有化的杜绝、“流动”化思想的消除等;从学校、班级和个人三个维度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实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审视,全员监督,班级之间的互动,宣泄谈心工作室的成立,以及学生班级管理使命的赋予,流动儿童个体的认知和教育等具体策略,化解欺凌冲突的可能,守护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校园欺凌  学校防治  城市学校

流动儿童也称为“随迁子女”,是指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的儿童,他们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将长期存在[1]。流动儿童代指比较广泛的人群,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少年等,而本文所论证的对象是指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一、流动儿童是城市学校不可忽视的关注对象

根据教育部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读流动儿童(随迁子女)人口达到1952.41万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424.04万人[2]。庞大的数量决定了其已是国家和社会不可不关注的对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应当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做好包括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在内的1亿人左右的人力资本储备和提升,将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消除城市内二元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公平、实现城镇化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流动儿童不仅仅是一种社会问题,更是一种教育问题。校园内各种不平等的遭遇,极其恶劣地影响到儿童身心的发展,造成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中情感支出的心力疲惫。本文基于学校层面,探讨流动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防治策略,以此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守护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流动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学校防治理念

1.校园内去“流动”化

流动儿童本身是区分一般儿童的代名词,但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尤其是遭受他人的欺凌时,常常被以“流动”儿童的身份对待,要么置之不理,要么过分关心,把他们与久居的儿童划清界线。更有甚者,要求全班学生给予他们一种无私的爱,这样,很明显地造成教育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到校园内同伴之间的关系;同样,流动儿童从默默无闻者一下子成为他人的焦点,受到全班同学的关心,自身也会产生抗拒。所以,应该在源头上消灭流动儿童的称呼,承认他们和当地的学生一样,是求知求学、没有特殊性的学习者。

2.注重“防与治并举”

欺凌事件的发生是一种结果,只有产生结果之后才构成一种欺凌,因而,在治理方面更倾向于如何整治双方的行为,从后果推断应该怎么做。但欺凌事件具有隐蔽性,没有发现并不代表没有出现。在媒体上,校园内所报道和发现的欺凌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按照這个思路去解决儿童之间的欺凌,就只能局限于欺凌行为治理的视野,以及被曝光的不正当的教育行为。所以,在治理结果的时候,应分析欺凌双方相处中欺凌事件发生的可能,将防御放在治理的首位,注重在欺凌过程之中隔断欺凌结果的发展。因此,在欺凌双方的教育方面,应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注重对孩子的过程性引导和教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欺凌事件发生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尤其是客观性原因存在,防御工作再怎么严密,也不可能阻止部分欺凌事件的发生。所以,后果的治理也不能丢弃,应该将防御和治理同时进行,共同保证孩子的快乐成长。

3.杜绝学校权力的私有化

学校特权是容易滋长欺凌事件的因子。但是,赋予学生权力是学校建设和管理必备的一种行为,杜绝学生的特权,不是消灭他们行使的职位权力,而是要好好思考如何制约和监督特权,让特权变成一种为他人服务的行为。学校特权的杜绝不仅仅针对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自身。教师是赋予学生特权的人,实际上,他们就是学生权力的源头,倘若教师不对学生加以引导,那这种特权就会变成孩子自身的私有化行为。同时,教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应该认识到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都成为他人借鉴的镜子。所以,在学校里不管是教师群体,还是学生,都应该杜绝权力的私有化。

4.让学生在发展之中解决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欺凌是蓄意的、反复的且发生在欺凌和被欺凌双方权利不对等的状态。”[4]欺凌不是基于一次欺负的行为,而是一种长期的不平等的同伴交往过程。学生受到欺负,是矛盾的开始,也是欺凌行为的导火线。倘若教师从主观意愿上,以制度和行政命令替代他们解决问题,那他们的成长往往会因缺乏良性发展而造成成长的封闭。所以,问题矛盾的解决是基于双方的共同认识,从他们的角度实现两者的和解;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及时疏导双方的心理,帮助他们牵线搭桥,沟通两者的关系。

5.加强流动儿童城市化教育缺陷的补充

流动儿童,尤其是农村流动儿童在校园内表现出的不习惯,甚至抵触,与他们对城市生活产生拒绝有相关性,也与他们的知识背景和情感态度密切相关。流动儿童作为流动之人,要让他们适应新环境,而不是让新环境适应他。所以,在教育流动儿童的过程中,应该帮助他们获得在城市生活中必要的知识,尤其校园生活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育人环境、教育手段、教学方法等,甚至城市学校教学内容的补充。当然,这里并不是鄙视流动儿童以往所受教育,而是在新环境之下能有新的面貌,以适应和融入新的教育教学环境。

三、流动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学校防治对策

欺凌事件是学校多种因素的产物,分为班级之内和班级之外的欺凌。在治理欺凌行为方面,应遵循“防与治”的思路,学校、班级以及个体的学生都应有相应的举措,以此保证班级内外的和谐。

1.重新审视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当时环境的规约,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涌现出了新的现象和问题,不能用老办法、老制度去规约新时代学校发展和处理当代学校教育问题。要重新审视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消除当前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增加关于流动儿童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要求,在制度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2.倡导全员欺凌行为监督

制度的制定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平台,规约着校园内的和谐关系与学校良性发展,同时也约束着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但是制度是理想的状态,要从理想变成现实,需要人自觉地实施,需要在学校的大环境下,让每一个个体都成为纪律约束的一份子,有权去监督每一位师生的行为,尤其是欺负或欺凌行为的发生。

3.建立宣泄谈心工作室

建立宣泄谈心办公室,主要是对学生心理的监控和疏导,以及对欺凌者的心理纠正,为欺凌双方架构起一座友谊之桥。宣泄谈心工作室直属于学校层面,与德育处(教导处)和班主任建立联系,协调和共同处理学生欺凌事件中双方的问题。其次,流动儿童受到他人的欺负,可以通过字条投递、个别谈心、他人控诉等,疏导其不平衡的心理,帮助并鼓励他们通过合理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其次,当难以沟通时,由学校出面给予欺凌者心理辅导和心理纠正,尤其是注重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之中,要注意欺凌者的报复心态和心理归因的扭曲,把握分寸,设身处地地让欺凌者换位思考。

4.倡导班级之间的互动活动

加强班级之间的互动和流动,将不同年级或同年级的学生置于一个更广泛的学校集体之中,在互幫互助之中实现对他人的认识和关爱。首先,在学校层面开设多种班级之间合作的教育活动,包括课堂的学习活动和课外的班级联谊活动等。其次,设立多元化的兴趣活动小组,组织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共同开发兴趣和促进兴趣发展。再者,鼓励和引导不同年龄的非正式群体的发展。非正式群体是基于个体某种目的而自由组合形成的群体,不同年龄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分享经验。最后,打破班级的门户壁垒,允许班级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帮扶,以学校发展为目的,促进共同成长。

5.赋予学生班级管理使命

在班级管理方面,权力具有单一性,但权力的行使者具有多元性,让每位学生都肩负起班级的管理权,可把“特权”变成一种“普权”,人人都能管理班级。由此,展现学生各自的闪亮点,发挥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一方面实行轮流管理班级;另一方面尽量提供更多的班级管理职位,包括临时的管理身份,让学生都变成班级的主人,也通过这种主人的态度去行使班级赋予的权力,通过权力的均衡化来减少某些个体学生的权力私有化,同时集体权力的凝聚性也减少了班级内学生个体素质对欺凌行为的影响。

6.加强与流动儿童家庭合作

家校合作一直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话题。面对流动儿童的问题,不能失去家庭环境的育人价值。“因为很多孩子沦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人口流动中丧失了家庭的教化等功能。”“恢复和提高家庭在教育、亲情沟通、生存保障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以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5]由于流动儿童家庭处于一种“流动”的生活状况,存在育人观念的差异和认识的不足,所以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生活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家庭进行必要了解,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强调家长的必要参与和配合,加强育人方面的知识教育,协助学校完成对学生的监督。

7.提前了解流动儿童的需求

需求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然。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对学校、教师、同伴、教学等方面有自身的需求,久而久之便构成了他们的一种愿望。往往这种愿望与现实相差甚远,所以,提前了解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可以知晓他们的心理发展取向,另一方面他们能够在愿望差距之中及时调整心态,知晓城市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在与其沟通的过程之中帮助他们消除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同时,发现他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找出他们的闪亮点,规划教育方案等。

8.进行适当的教育性“补课”

“进入到一个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能面临学校文化、学校课程、日常生活的转变等,必将面临着众多的适应问题。”[6]这就要求对流动儿童进行必要的个别化认识性教育。虽然国家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在考试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极少,但在课外知识、个体素养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所以,在给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之中,应该重点对他们进行摸底与训练,一方面,进行教育性的补课,让他们熟知一些必要的课外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课前预习性补课,帮助他们在新课的学习中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避免在知识方面形成欺凌。

总而言之,流动儿童遭受校园欺凌的治理应该注重“防与治”的结合,重新审视学校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实情的教育行为规范,倡导全员监督,加强班级之间的互动,成立宣泄谈心工作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基于班级的视野,赋予学生班级管理使命,以权力制衡消除班级的特权;同时加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合作,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性“补课”,以此适应和融入新的学校教育环境,化解欺凌冲突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张娜.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D].南京:南京大学,20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DB/OL].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8/.

[3] 佘宇,冯文猛.大城同学:特大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

[4] 祝玉红,杨晶晶.流动儿童校园欺凌伤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A打工子弟学校为例[J].社会建设,2019(02).

[5] 高平安,郭钊.人口流动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问题分析[J].教育导刊,2019(08).

[6] 尚伟伟.美国流动儿童学校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2017(06).

[作者:王小为(1985-),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罗超(1982-),男,湖南益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   白文军】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校园欺凌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