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鲁淑华
摘 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促进,使我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契机。但东西部地区的信息化硬实力发展差距未明显缩减,而且进一步体现为文化和人才等软实力的差距。东西部之间发展差异不能只看到同类基础指标之间的横向数据,还应该看到由于技术更新迭代的加速而产生的新差距,更应该明晰由人为和技术本身造成的鸿沟,以及当地发展内生力量不足等根本原因。如此,才能在强调国家层面基于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突出人才培养和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涵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教育信息化 弯道超车 内生力量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旨在落实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以期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目前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之一是中国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标志是西部地区的教育现代化,即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提升。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很多人提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要借力信息化,实现教育发展的“弯道超车”。而教育部和财政部等也相继提出并实施了“三通两平台”“精准扶贫”等支持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
一、东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现状
1.信息化硬实力发展差距未明显缩减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公布的2016年数据)计算出,每百名学生平均教学用计算机(台):北京24、上海17、浙江16.5,而甘肃10、新疆8、云南7;生均教学仪器总资产(元):北京7560、上海3400、浙江1920,而云南940、青海760[1]。截至2016年6月,上海、浙江等省市网络教室覆盖率超90%,而甘肃和云南则不及三成,最低的海南省只有近11%。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近100%,而甘肃和西藏只有64%和55%。从基础资源配置上来看,虽然西部地区在逐渐地进步,但差距仍然很大。
从教育经费的投入上来进行比较,在除去基数的情况下,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发现地区间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的“增长率”。例如,“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6倍;到2016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则跃升至6.0倍。与之相似,普通高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异也从2004年的7.8倍上升到2016年的7.9倍”[2]。省际差距并没有缩小,而且较低的省份一般均为中西部地区。基础差异较大,而历年来经费投入差异又没有明显缩小,因此,信息化促使西部地区教育弯道超车的现状令人担忧。
2.信息化发展软实力相对较低
我国东、中、西地区之间存在的教育数字鸿沟,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教育信息化发展软实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无论是校园网接入率、学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和应用,还是数字课程教学资源、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及其培训机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都明显高于或好于西部等地区。
有研究者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观念和动机等方面调查了七个省份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差异[3]。结果显示,上海、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甘肃、宁夏七个省份教师的总体信息技术能力依次递减。一项对宁夏某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到三成是自己制作课件,其他从网上下载或作简单修改,而且大多数仅仅是图片展示,近一成教师会使用flash[4]。网络上的优质课件一般都来自发达地区中小学和教师。而西部地区很多教师尤其是县域以下的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低,将当地文化和特色融入信息化课程的能力不足。
二、省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差异显著的原因
1.基础差异缩小的同时新差异在产生
由于技术更新迭代的加快,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同类基础指标之间的横向比较已经不能够体现总体的发展状况。如果仅从互联网接入率、多媒体教室覆盖率或者生均占有率等基础硬件指标的单项横向比较的话,一定会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小”。针对固定资源的比较已经无法体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差异,因为教育技术及内容的开发与更新速度极快,当西部地区还在保证每所学校有多少台计算机、多少间多媒体网络教室时,东部地区很多学校已经出现了创客教育、智慧课堂,已经把更先进的3D和VR、全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學中。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教学软件使西部地区无法跟进,更缺乏相应的高水平师资,因此差异缩小的乐观现实背后还隐藏着新领域、新技术和新内容等方面与时俱进的“新差异”。
2.技术本身的特征和人为带来的鸿沟
表面上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遇,看似技术的突破可能使这些地区从一开始便拥有先进的技术,技术的飞跃发展可以打破许多地区封闭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同整个世界交流,进而实现所谓的追赶甚至超越。但仔细推敲,这种差距仍然会存在于掌握新工具技术的地区(人)与没有机会掌握这类工具技术的地区(人)之间,存在于能够进入这个圈子和无权或者没机会进入这个“网”的团体之间。这样更造成了信息与技术的隔离,造成了“网”内外之间的新的差异。差异还存在于能够生产创造者与只限于接受而非真正参与创造交换信息与技术的群体之间。况且,拥有技术或者入网的这部分团体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制定一系列看似合法的规则来加固自身的围墙,巩固自身合法利益的地位,使突破这道围墙变得更加困难。有先进技术并不等于有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如果用21世纪的技术装20世纪的陈旧内容,只会稀释教学效果[5]。先进的技术只能放大优质教育,而不可能取代平庸的教育。
3.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内生力量不足
在西部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东部地区更是在快速地发展着自身。因历史基数差距较大,在发展之时不仅存在着技术壁垒,而且会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而影响人才的获得。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优势使他们能够给本地带来更多的人才红利和文化反哺效应,致使他们的教育发展优势更加明显。比如近年来西部某些地区的教师工资待遇并不比东部地区低,但是为什么很多教师还是留不下来?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在西部地区看不到希望,包括专业发展的希望、与东部地区教师相应地位的希望、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希望、美好生活的希望等。这不仅仅是金钱和师德就能解决的,而是西部地区的整个社会环境不能留得住人才。即造成东西部教育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
三、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如果说倾斜政策是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加速器”的话,那么教育系統内部的协调和社会各系统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共同努力,以及人才软实力的提升才是持续发展的根基与土壤。
1.保底措施: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
因为西部地区基础差,要想在信息化的潮流中参与其中并迎头赶上,需要国家层面基于政策、制度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与倾斜。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出于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如基础性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以及给予人道主义的“全面改薄”和“精准扶贫”等措施。从当地的发展层面看,亟需有这类措施以提供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可能。因为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依赖程度太大,如果不进行资源协调,那么即便当地政府再重视,没有强大的经济和人力资本的支撑,也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国家在做出相关调控时不要只考虑制度层面的,比如限制、不允许东部地区“挖人”,还要有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例如西部地区教师薪资待遇的适度提高,势必会留住一些人才。
2.发展根本:培养自身的信息化人才
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度和经济等方面的支持与倾斜只是打底。如果仅靠扶持,始终是杯水车薪、应时之需,亦非长久之计,无法真正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一方面,这种调控会因某种团体利益而受到限制,政府机构在此只是充当了一个“中间人”的调和角色。无私奉献在当今是需要条件的或者说是有限度的,即使是执政者唯权,但其不是奉献者团体自身,不是利益被瓜分者,所以这种扶持一定会受到其背后贡献力量的主体所限制。另一方面,这种自上而下的扶持,其本质原本就是给予性的,并不是内发和内生的发展,仅靠扶持会产生依赖,逐渐失去自身持久发展的动力。
因此在借助外力的同时,要提升自身的“自造血”能力,即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而且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组织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效果,教师是否具有高水平教育技术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指标之一[6]。西部地区需要其他地区协助以培养人才,更需要自身有计划、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要的人才。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送出去培养的人才很多不愿意回来的现象。
在培养未来信息化教师和后备人才、调整人才管用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现有庞大的教师群体,要挖掘在职教师的潜力,加大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力度等。让教师们有能力融合信息技术开发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优质课程,有能力开展优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化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目标。
3.可持续保障: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涵养
决定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教与学的能力和习惯的不只是教学设备和学校环境,更在于其生活和生存的社会环境。一个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最大的、最终的制约因素取决于自身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信息化发展弯道超车需要当地的内生力量,要想长久地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西部地区自身应该通过努力和探索来改变、提升和发展自己,自下而上开发自身的能量往往更长久、更有效。
西部地区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对教育的重视和努力程度,更要从发展自身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整体层面出发。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才能哺育出良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是当地政府进行调控和扶持教育的基础。如此,才能给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和氛围,才不至于对外部力量形成“依赖”。只给予“金山”,没有“青山”,只能短暂地吸引人的目光,西部地区要建设好自己的“绿水青山”,建设好为教育寄养的大的社会环境,教育才能持续地反哺社会。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如果仅仅让教育单方面哺育社会,而社会不给教育以良好的反馈,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便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需要与社会各个系统“互动”“共生”的事业,摆脱孤军奋战的念头,携起手来才能共建美好未来。
当然,为打破技术壁垒、打通网内与网外、缩减发展鸿沟,让优质资源或者新的教育技术在区域之间流通、共享,以及区域帮扶等机制和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措施可以是制度规定,也可以是出于地区之间的自主合作,自主建立共建、帮扶的长期发展关系。教育信息化只是为促进教育公平、缩小中西部教育差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要突破信息化促进教育发展的“堡垒”就面临着教育自身复杂性和传统性的制约,技术普及性与适用性的限制等重重困境[7],而要想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教育发展和缩小区域差异的一种有效途径,更需要各方面协调互助与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7-08-18)[2018-04-20].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
560/jytjsj_2016/2016_gd/index_2.html.
[2] 陈纯槿.教育经费上涨之后,省际差距有没有缩小[N].光明日报,2018-02-10(06).
[3] 耿静.我国教育数字鸿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4] 陈永堂.西部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提升策略[D].银川:宁夏大学,2015.
[5] 陶西平.教师信息素养是关键[N].中国教师报,2016-03-09(15).
[6] 李毅,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量化模型建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6(06).
[7] 宋岭.教育作为信息化最后“堡垒”的形成与突破[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作者:孙敏(1978-),女,山东单县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鲁淑华(1986-),女,重庆丰都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