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果
不往人多的地方去添堵,我在家侍弄花草。一天下来,栽下几棵杜鹃,插了几株多肉,又给两盆铁线莲换了盆。看新培了土的植株吸饱水安好家,想着它们接下来沐浴春阳舒展枝叶的样子,我不由得微微笑了。
不仅愉悦,这样做也教给我很多,回想起来,这一课,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在好好学习了。
上学前有段时间,父母把我放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是湘南的一个小村,村里的小童当时都有一个“副业”,那就是找“猪菜”——可以喂猪的野菜——以补饲料之不足。爷爷奶奶是干农活儿的好手,红薯、瓜藤这类猪饲料每年都储备得充足,不靠我挖野菜。但是孩子天性需要玩伴,小伙伴们都去为猪觅食了,我还能干什么?于是也去。爷爷寡言,却宠孩子,见我每天提个小筐满地跑,回来装稀稀拉拉几棵草,倒是一双小手全是泥,看不过去了,过了两天,再出门,给了我一件“神器”:一个打磨过的圆木柄,端头牢牢嵌著一个梯形铁片。老人家示范给我看,用铁片的尖角斜插下去,如此这般,一棵草很容易就被挑起来了。这一天,我和我的“神器”收获颇丰,关键是,指甲缝里再也没有难洗的泥了。小伙伴们很是羡慕,这让我十分得意。当然,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是劳动教给我的第一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读大学时的暑假,我常去找一个高中要好的女同学玩。她在一家竹制品厂打工,为竹凉席“试片”。竹凉席由钻了孔的竹片串在一起制成,这个过程是机器自动完成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竹片会出现孔没钻通的次品,上机前得挑出来,这就是“试片”。我去找她玩,就陪着她一起用一根长针去穿竹片,穿不过的就扔一边。记得我有时陪她做一下午,这个计件的活儿倒是不需要动脑,不影响我俩聊天。最初我觉得轻松,但陪过几次之后,我便为她感到悲哀了,如果人一辈子就要在这不断“穿针”中度过,该多无趣啊!这个老出次品的设备难道不能改进吗?当然,我的这个女同学并没有在这里做多久,但是陪她的这段经历倒真让我早早就下定决心:我将来要从事的,一定得是有创造性的劳动,万一是简单重复的劳动,也得争取做出点创造性来。
20世纪80年代,我的中学课表上,还真有劳动这门课。这门课的主要课堂,在学校的果园。我们这个山区县城第一中学的果园面积不小,有桃树、梨树,还有差不多一个小山头的橘子树。果园主要由懂技术的工友管理,翻土、锄草、施肥之类就是我们这些十几岁孩子的事了。学生中间,有很多来自农村的住校生.他们常干农活,对这些劳动颇能胜任。县城里的孩子,则动作笨拙、低效。比如说翻个土吧,锄头高高扬起,落到地上却只浅浅一道印儿,根本挖不深:锄个草吧,没锄掉草根,反而伤到树干。最头疼的是施肥,把一桶一桶的农家肥送上山可不简单,又要力气又要技巧,万一掌握不好平衡,一大桶臭烘烘地打翻了,可不得了。老师还是知人善任的.个子大有力气的男生,安排他们挑肥上山,女生则安排两人合抬一桶。但是活几干得仍然有快有慢,这时候,干活儿利索的同学,一旦自己完成任务就会来接还在半路的同学。什么叫作友爱与互助?在集体的劳动中,当年的我们不用老师教,自然就懂了。我当时在班级年纪最小,得到的帮助更多,留存至今都是温暖和幸福。更美好的记忆是每年秋天全校的盛事:发橘子。一堆堆红红的橘子,一排排摆在大礼堂的长椅上,每人一份。大家都说,回味至今,也再没有比一中的橘子更甜的了。
劳动,带来收获的喜乐,同时,正如我后来学到的,其本身也是一种需要。2020年的这个春天,因为一场疫情,我们宅在家里。有人觉得闷坏了,甚至闷出了无事生非,闷出了“相对生厌”……何妨找点事做呢?下厨、做手工、捌饬家居环境,只要动起来,好心情就来啦、,
(选自《新民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改动)
【导读】
文章较为细腻地描述了“我”参与劳动的几件事,每件事都让“我”有不同的收获。在劳动中,“我”收获了精神愉悦和成长感悟,劳动让“我”获益良多。有人说,劳动是一种需要,也是人的本质活动之一,请你结合本文和自身经历谈谈对劳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