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丽娟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绿色金融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开展知识的创新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有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投入等多方面均有显著进步,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但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 号)》(以下简称《方案》),“双一流”建设开始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重要议题[1]。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在办学理念和治理能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有所突破[2]。 自此,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的竞争、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3],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毕业生除掌握基本知识、满足时代需求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国际性,并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4]。 这就要求高校科学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形成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以此为前提,以《方案》为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教研〔2018〕5 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率先确立建成一流本科教育目标,加快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成一批一流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点,而本科教育质量是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可以为“双一流”建设立本强基。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因素与文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国高校文科建设相对理工科、医科而言处于“弱势”地位。 2019 年4 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 个部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新文科的出现代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文社科发展的重新交汇和融合,这对改革和创造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以知识主体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跨域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同时,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深入实施产教结合、科教结合,利用新科技成果重构课程体系,塑造知识面广又有知识深度的创新型人才。 在这样的要求下,研究型教学作为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与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模式[5],可以较好地满足“双一流”建设中关于新文科建设方面的需要。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兼顾“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基于以知识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研究实践与互动探讨中发挥其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坚持研究型教学可以在提高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和加强基本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基本研究能力,提高其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6]。 研究型教学并非只局限于研究生教育阶段,本科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相较于中等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索性增加[7]。而目前本科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引领作用有限,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未较好地运用到课堂,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单向灌输”型为主,“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欠佳,“互动性、启发性、探究性”偏于形式化[8]。 研究型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符合我国“双一流”建设中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目标。
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如何培养大学生用合适的理论去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具备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探究能力是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经济学方法论既是一门研究经济学基本哲学的课程,又是一门学习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基于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哲学思路,理解经济学研究规范,给学生提供学习经济学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的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目前国内有关研究型教学的理论成果颇多,但对经济学方法论这门课程的研究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笔者从事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多年,一直以培养学生研究思维与研究素养为目的,将该课程的论题集中在提高学生着手和从事各种经济研究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与考核方式上做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
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学科,是对方法理论的探讨,是对某学科或科学中的原则进行研究。 经济学的方法论就是研究经济学的科学哲学与研究方法,因此经济学方法论课程既有哲学性质,又有研究属性,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影响较大。 另外,该课程由于涉及范围广,切入点多,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可以根据课程安排需要与学生需求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设计。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而又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科学。 一般地,可以将经济学看做社会学科中的物理学,具有基础理论形式化、理论经济数学化、经验经济统计化的特点。 经济学有其独特的哲学基础,而经济学方法论的兴起和发展也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它不但考虑知识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关注真理的自给自足与内在推演[9],而且在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自洽而完备的哲学定论。 学习经济学方法论,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经济学学科发展脉络与其内在的哲学本源,从中探寻什么是经济学中的科学;另一方面,学习经济学哲学基础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在方法论上探讨经济学理论的接受、摒弃和创新方法与原则,将学生培养成会运用理论,会进行理论创新的人[10],学会对理论进行思辨,也学会对人生进行思辨。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质在于形成能够被应用于社会的有效推论。 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在研究边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也面临着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的问题。 由于社会科学结论的不确定性、现实社会状况的复杂性,使得以经济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都面临着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在研究设计上也异于自然科学[11]。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研究中蕴含的基本逻辑,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研究的研究边界和基本范式,学会如何在经济学领域开展研究,包括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开展经济学研究并进行规范的描述及逻辑推演。 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科学的研究设计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着手和从事各种经济研究。
经济学方法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作为研究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乃至反思所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具有覆盖面广、学科关联性与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课程覆盖面广且关联性较强,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灵活安排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同时根据需要灵活地改革课程,可塑性较强。 而其研究内容与教学目标也与研究型教学十分契合,适合作为研究型教学的载体。
经济学方法论课程以培养学生研究思维与研究素养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根据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将课程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融入研究型教学设计,形成如图1 所示的基础知识讲授、前沿理论探究、现实案例分析与课堂开放讨论四部分。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研究型教学在其中的具体实践。
图1 课程结构示意图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重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传授,重知识讲授而轻能力培养[12]。 这样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依赖与盲从,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扼杀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研究型教学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重于对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训练。 为了做到这一点,在日常基础知识的讲授中,笔者将部分经济学的科学问题有机结合进去,同时通过计入平时成绩的方式刺激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并鼓励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这一专题,在课程开始就引入了历史上对这二者的争论,提出“这两派学者为何争论”这一问题,并以该问题为线索串联整个专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课,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了解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即无法分析哪些现有的经济学问题。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基本知识”专题中,则让学生根据各种经济研究分类自行提出研究课题,加强学生对经济学研究方法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启发学生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选定”。 通过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大体方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在将科学问题穿插在课程教学中时应当注意:(1)准确把握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应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问题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与兴趣,尽量选取贴近现实、与学生交互性较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除了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讲解外,笔者还会选取部分经济学研究前沿的热点问题、使用较为广泛的研究方法、先进的研究工具以及目前经济学研究学术圈的研究生态,让学生对目前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动态以及经济学的研究环境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 比如在课堂讲授中引入循证经济学这一研究前沿,让学生了解基于证据的经济学的研究范式[13],在课程中期插入目前较为火热的经济学微观数据库的介绍,教会学生如何检索与有效利用这一新兴的研究工具,让学生利用微观数据库分析经济问题并撰写课程论文,为之后的“学术会议”式的讨论互动做准备。 通过学习最新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学生可以了解目前较为权威的经济学期刊有哪些,目前的经济学研究生态究竟如何。 向学生介绍目前经济学研究的规范与投稿、申请课题等学术活动的流程,展示经济学研究与学术规范并教会学生如何向学术期刊投稿。 在较为顶级的期刊中选取具有时效性与权威性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和写文献综述的方式可以了解目前的经济学研究热点、主流的研究方法和顶尖经济学家的研究思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过程,了解经济学生态的演化现状,也明白目前最顶尖的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经济学视野得到提高和开阔,有利于养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
在以往经济学的研究与学习中,往往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研究过于理论化,将非经济因素剔除得太过完美,将经济学的一切转换成物理的、可计算的,最终将理论与实际完全脱离。 另一种则是只学习抽象的理论,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最终不免沉陷于复杂的难以理解的抽象公式与理论中,无法真正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一门学习经济哲学的课程,其理论更是抽象复杂,为避免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最终成为“不接地气”的研究者,必须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目前笔者在课程设计中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试验就是结合实际案例,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用实际问题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原有的11 个专题理论知识学习之外,专门安排一节案例专题,结合目前比较热门的问题与现象,以作业与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例如在2017—2018 学年,以大数据与城市发展为题设计专题。 只对相关背景知识做大致介绍,并向学生提供相关数据,让学生自由选择切入方向与分析方法,自行设计研究方案,并在课堂上讨论,评估其可行性与有效性。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效果。 当然,在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防止学生陷入低效率的讨论,并对学生在设计中犯下的错误及时纠正。
通过之前三部分的教学,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以及初步的应用,并对经济学的学科前沿与学术生态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还未能将这二者综合起来,对课程的总体内容进行整体的应用与展示。 因此,课程在最后设计了模拟学术会议的课程讨论。 在形式上严格按照学术会议形式,安排大会主持人、场务以及会议流程,让学生感受学术会议的氛围。 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微观数据库为素材,以各类统计软件为工具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将该论文作为会议投稿论文。 论文的主要要求有:(1)与课程内容契合,运用课程中介绍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2)文章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内容真实有效且为学生独立完成;(3)严格按照论文投稿要求进行撰写,具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从中选取较为优秀的论文在会议上做论文汇报,每人汇报时长为10 分钟,提问时间为5 分钟,使学生能够表达完整,讨论充分,并在会议最后评选出最佳会议论文。
通过“学术会议”式的课程讨论,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锻炼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实践中彻底懂得如何着手与从事经济研究,达到课程原有设计目标。
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研究型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最终教学效果。 科学的考核方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推进研究型教学的有效实施。 传统教学在对学生的考核上,过于重视分数等量化手段,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学生在校学习的动态过程无法得到及时反馈[14]。 研究型教学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考试为主、分数为重”的考核方式,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设计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以经济学方法论课程为例,除了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是否能规范地开展经济研究。 因此,在最终成绩评判中除了参考期末考试成绩外,还取决于学生的日常课程表现以及“会议论文”的修改情况。
课堂表现主要考查学生的日常课程参与情况及针对课程问题的思考。 将学生在课程问题的提问与回答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参考,这部分成绩占总评的30%。 而论文的二次修改则考查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学术规范性,考虑到本科生对于学术论文写作不熟练,因此将二次修改的结果作为最终评分依据,这部分占总评的30%。期末考试成绩则仅占总评的40%。
通过多元化的考核评定,将学生考核评定过程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防止出现“平时松,期末紧”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综合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也反映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术规范能力,并最终综合反馈出学生是否学会如何着手和从事各种经济研究。
表1 课程成绩评定标准
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改革后的课程在学生群体中评价较高。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形式新颖,内容具有吸引力,课堂沉浸感与交互感强。 以下是学生对各部分的具体反馈以及课程最终效果。
第一,对于“基础知识讲授”部分,学生认为用科学问题对学习内容进行串联、引导,极大地提高了听课体验。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及探索,学生不仅对课程知识有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但也有学生反映部分问题较难或较抽象,需要消耗大量课余时间,希望优化问题设计。
第二,对于“理论前沿探究”部分,学生认为对理论前沿的介绍让他们了解了目前最顶尖的经济学家都在研究什么问题,明白了应该如何解决经济问题,开阔了经济学视野。 同时,这也使部分学生燃起了未来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兴趣,对其职业规划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另外,撰写文献综述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学术论文撰写水平。
第三,对于“现实案例分析”部分,学生普遍认为案例分析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有较大帮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析现实案例使他们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并进行简单应用。 但也有部分学生希望现实案例的选取能更贴近日常生活,或提高案例自由度,允许学生自行选择素材进行分析。
第四,对于“课堂开放讨论”部分,根据笔者执教该课程近几年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这一部分是学生认可度最高、参与度最广的部分。 学生认为这一部分既锻炼了其专业论文写作能力,同时还让他们在本科阶段就了解了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感受了学术会议的氛围,对学生之后的求学生涯有极大的帮助。
以上为课程各部分的学生反映情况及短期效果。 从长期来看,该课程的内容对学生在参加高校研究生推免“夏令营”、学术论文发表、求职求学等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与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学生对于研究型教学融入经济学本科课程持认可与支持态度。
研究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思维与研究素养。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与学习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应当利用自身的科研经验,结合课程知识,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研究型教学方案,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随时调整。 根据笔者在研究型教学中的探索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由于研究型教学需要多元化的课程方案及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因此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上对教师与学生都有较高要求。 对教师来说,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以及在教学中融入科研元素需要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较高的科研素养,并对课堂有较强的掌握能力。 对学生来说,则要求他们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素养的同时,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第二,由于课程中存在大量科研要素与讨论内容,因此相较于大班课堂,研究型教学更适合小班教学。 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班级规模应当控制在20 人左右,这样才能保证师生之间有较为充分的沟通讨论, 教师能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随时关注每位学生的动态,而且也能保证学生之间讨论的效率与参与度,最终使学习效果保持在较高水准。
第三,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的接受水平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 低年级学生由于还未接受过多的专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讲解。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部分专业知识且面临升学就业等压力,更需要思维能力的锻炼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中更应注重素质的培养。 因此研究型教学更适合较高年级的学生。
第四,在课程实施中应当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本科阶段加入研究型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科学素养,但本科生重点还是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切不可本末倒置。此外,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未来的兴趣与目标也各不相同,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