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筱艾/文
200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将长三角地区发展从地方层面上升为国家层面。该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占GDP的70%以上,第二产业占比约为25%,第一产业不足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稳步提升。2018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就业人数分别为全国总就业人数的27%、28.1%和44.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学者对长三角产业结构进行了长期理论性及实证性研究。楚明钦(2016)指出,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上海已经形成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江苏和浙江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区域分工格局。
关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学者观点存在差异。吴亚菲(2017)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群26个地级市2004—2013年的空间面板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之间直接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与城市群经济增长正向相关。而蓝发钦等(2019)应用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长三角36个地级市1999—201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对于长期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的结论。陈晓峰(2017)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以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相关数据为例,对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关联、知识溢出、商务成本、中心城市辐射、政府干预、FDI以及市场因素都具有显著影响,要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必须综合考虑行业特质、空间诉求及制度导向,实现城市间的整体统筹协调以及城市内细分行业的差别化指导。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张落成(2014)采用区位熵指标分析2000—2010年间泛长三角三大流域地区制造业优势部门的变化,认为泛长三角内部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已有序地转移至江西和安徽等地。
本文采用区位熵的方法测量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制造业细分类别中是否具有优势,并从动态角度分析该产业优势集聚或转移情况。
本文选取制造业各行业就业人数,各省、市总就业人数,全国制造业各行业就业人数,全国就业人数为测量指标,数据来自2008—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的《统计年鉴》。
本文主要使用区位熵(LQ)的方法分析某地某产业是否具有优势。区位熵是由哈盖特首先提出,主要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状况的指标,用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同时引入变化幅度指标ΔLQ,即ΔLQ=LQ2017-LQ2007,当ΔLQ>5%,认为产业趋于集聚;当ΔLQ<-5%,认为产业出现转移趋势;若-5%<ΔLQ<5%,则认为产业的变化不明显。
本文采取就业人数指标计算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制造业各行业区位熵及2017年与2007年的区位熵差额ΔLQ,并按区位熵变化幅度大小对制造业产业集聚与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农副食品加工业未发生明显变化外,上海各制造业行业均呈现对外转移趋势。江苏和浙江由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金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浙江也逐步将发展重点转向服务业,进而把制造业,尤其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外转移。同时,江苏也开始对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对具有发展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进行产业集聚。安徽作为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承接了江浙沪转移的低端制造业,未出现制造业向外转移趋势。
江浙沪作为全国劳动力最为密集的地区,在纺织业、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具有绝对的优势。2007年上海纺织服装业区位熵达4.53,2017年仅为0.78。浙江、江苏的纺织业、服装业区位熵均居高位,分别从4降至3,从3降至2。安徽纺织服装业区位熵由0.3升至0.83。由此可见,上海作为曾经纺织业最发达的城市,产业结构已经大幅变动,在人力资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经转移至周边省市。浙江、江苏两省也处于产业转型阶段,低端制造业不断往外转移的同时也保持高位产业优势。安徽承接了江浙沪的纺织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的态势,但暂未形成产业优势。
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工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上海、浙江均于2007年对该产业具有优势,于2017年失去该产业优势,且区位熵变化大于0.5,产业呈对外转移趋势。江苏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工业始终保持优势,且优势逐年扩大,集聚趋势明显。安徽无产业优势,但区位熵微弱增大,有发展趋势。
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上海和江苏产业优势极为显著,区位熵始终保持在2以上,浙江在2007年时同样在该产业具有优势。不同的是,上海区位熵不断减小,呈现明显的产业转移态势;江苏区位熵先升后降呈“倒U”型,表明江苏曾承接上海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现有对外转移趋势;浙江对该产业的发展不具有明显变化,但已从具有微弱发展优势转化为不具有产业优势;安徽始终对该产业不具有优势,且区位熵增长缓慢。
长三角内部制造业优势部门总体变化不大,整体在制造业行业依旧具有发展优势。但从省市来看,优势制造业部门变化特点有所区别,根据区位熵增长率的高低将制造业分为集聚趋势产业、相对稳定产业和转移趋势产业,可以明显反映区域制造业优势变化。
长三角内部制造业正在发生转移,分析江浙沪皖历年区位熵变化情况可知,上海制造业行业不断对外转移。起初,浙江、江苏逐步形成集聚的制造业产业与上海转移的产业高度吻合。随着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江苏、浙江也逐步将中低端制造业产业对外转移,同时安徽中低端制造业出现产业优势及产业集聚现象,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已经有序转移。如安徽服装业的快速增长可能与上海和浙江纺织、服装工业的转移有关,上海和浙江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产业向安徽转移。
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应明确本地区的优势产业,结合自身产业结构,发展多层次的制造业产业。上海高新科技资源丰厚,研发基础雄厚,在发展高端服务业的同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投入;浙江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尽管有产业转移趋势但依旧具有优势,应抓住上海的产业转移机遇继续在高端制造业发展;苏州制造业基础雄厚、企业众多,尤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极为明显,且依旧处于产业集聚状态,江苏应加大对优势中高端制造业的投入;安徽在制造业行业几乎不具有产业优势,且长期以来未能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在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战略的引领下,应做好来自江浙沪制造业的承接工作。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战略,加快资源要素的自由流通,注重上海对江苏和浙江等地产业集聚效应的辐射与扩散。上海作为领头城市,极大地影响着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比如,上海作为最早的制造业大城,拥有数以百计的优质制造业品牌,上海有品牌优势,浙江有产业优势,两者之间的优势对接,应该成为浙江接轨上海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协调相关产业间关系,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与集聚,同时各方政府要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大区域内制造业之间良性互动、优化配置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