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分析

2020-07-16 11:09翟性娥王学航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通窍颞叶汤加

翟性娥,王学航

(河南省宁陵县人民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商丘 476700)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是由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脑组织坏死或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起病突然、病情凶险、致残率较高等特征,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1]。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观察其对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2例,均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参照组女20例,男21例,年龄53~72岁,平均(62.79±2.44)岁;病程1.2~11.9天,平均(6.83±2.47)天;发病部位为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19例,颞叶区12例,双侧颞叶10例。联合组女18例,男23例,年龄55~70岁,平均(63.02±1.99)岁;病程1.0~12.0天,平均(7.01±2.13)天;发病部位为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17例,颞叶区13例,双侧颞叶11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断标准,并伴有言语不清、理解困难等临床表现;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诊断标准,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偏身麻木、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聩为主症。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②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他汀类药物等过敏史;②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③近3个月内存在严重卒中或头颅外伤史;④凝血机制紊乱或明显出血倾向;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颅内肿瘤等严重疾病;⑥继发性或原发性认知障碍或精神行为异常。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抗血小板、神经营养支持、减轻颅内压等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抗血小板用阿司匹林(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60304)100mg,日1次,口服;神经营养支持用神经节苷脂(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300)8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50mL,静脉滴注,日1次;若存在高颅内压指征,则给予降低颅内压药物甘露醇(鹿邑弘道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1696)适量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日2次,根据颅内压变化情况调整剂量,并决定停用时间。采取吸氧等对症处理措施。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常州亚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53280)20mg,日1次,连续治疗2周。

联合组加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药用丹参12g,黄芪30g,麝香0.15g,老葱15g,红花9g,赤芍12g,当归15g,黄酒150g,生姜9g,大枣15g,桃仁12g,川芎15g。下肢无力加桑寄生,口眼歪斜加僵蚕、全蝎,言语不畅加石菖蒲、郁金,小便失禁加桑螵蛸,头痛加白芷、钩藤。水煎取汁200mL,分两次服用,日1剂(昏迷者予以鼻饲)。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指标

以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JK-9,日本岛津公司)检测治疗前、治疗2周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治疗2周后的疗效。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及以上,NIHSS评分降低46%~100%,且病残程度1~3级。好转:NIHSS评分18%~45%,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95%。无效:NIHSS评分减少小于18%。

5 治疗结果

联合组显著减轻1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参照组显著减轻13例,好转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联合组95.12%、参照组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405,P<0.05)。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t P联合组 41 23.76±3.38 11.28±2.09 20.109 <0.001参照组 41 24.19±3.70 17.60±2.27 9.721 <0.001 t 0.549 13.115 P 0.584 <0.00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 Fib(g/L) 血浆黏度(mPa·s)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联合组 41 6.69±1.60 3.11±0.90 1.90±0.39 0.71±0.19参照组 41 6.65±1.59 4.45±1.12 1.89±0.41 1.40±0.28 t 0.114 5.972 0.113 13.057 P 0.910 <0.001 0.910 <0.001

6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通常伴有半身不遂、神志障碍等症状,目前治疗主要原则在于减轻血液黏稠度,修复损伤神经系统[4]。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拮抗剂,具有抗炎、防氧化、抗凝等作用,能竞争性抑制还原酶,缓解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脑灌注量,促进神经功能改善[5]。

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为外感风邪、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致使气血紊乱、脉络阻滞。治疗基本原则为活血通窍、化瘀益气。通窍活血汤加味方中赤药、川芎、丹参、红花、桃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生姜、黄酒、麝香、老葱开窍醒脑、活血脉、化瘀血,黄芪、当归养血益气、调经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通络开窍、活血祛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通窍活血汤加味中所含川芎、当归、丹参酮ⅡA、红花等成分,能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减轻血液黏稠度,降低神经细胞炎症反应,调节血液循环,抑制神经细胞及内皮细胞凋亡,增强中枢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同时其还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丙二醛含量,减轻脑血管通透性,抑制脑缺血再灌注,降低脑梗死面积,修复受损神经功能[6]。

综上所述,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能增强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通窍颞叶汤加
泻火化瘀通窍法对感音性耳聋大鼠HMGB1/RAGE信号通路的影响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快乐感丧失是痴呆征兆
疏风通窍汤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黏膜恢复的影响分析
通窍活血汤灌胃对小鼠颅脑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汤加禁止女生打橄榄球玩拳击
记性不好?可能是久坐伤脑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