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治国
(河南省淇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河南 淇县 456750)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引起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手法耳石复位是耳石症常用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目前临床研究发现,部分耳石症患者经过规范手法复位治疗成功后,仍遗留头晕、头昏、漂浮感及行走不稳感,且神经系统查体无位置性眼震及眩晕发作,将其命名为残余头晕(RD)[2]。RD会导致行走容易跌倒,同时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4]。笔者用化痰祛瘀法治疗耳石症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耳石症经成功手法复位后仍有明显头晕者。60例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30~55岁、平均50.8岁,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30各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选者均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中制定的耳石症诊断标准[1]。②入选者符合《中医内科学》[5]眩晕诊断标准,辨证为痰浊中阻兼血瘀证。③经手法复位后的BPPV患者,眩晕、眼震消失且Dixhallpike试验阴性,病程小于等于2天。④患者知情同意。⑤头颅CT或MRI排除脑梗死、脑出血及颅内占位等疾患。⑥无明显智能障碍,可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肾等疾患。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及治疗期间有妊娠需求。③有不宜入选的其他原因。
对照组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mg,口服,日3次。2周为一疗程。
治疗组用祛痰逐瘀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法半夏12g,白术12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6g,泽泻10g,大枣3枚,甘草6g,桃仁10g,川芎6g,丹参15g,郁金10g。失眠加炒酸枣仁30g,伴焦躁不安加百合10g。每日1剂,水煎取150mL,每次50mL口服,日3次。2周为一疗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疗效评定标准[6]。治愈:头晕、行走不稳感等不适消失,治疗2周后随访1个月未复发。好转:头晕、行走不稳感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后偶有头晕症状出现。无效:头晕、行走不稳感无明显改善。
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治疗组恶心1例。对照组头疼2例,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周围性眩晕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半规管结石引起。目前耳石复位仍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耳石症患者在经过正确的耳石复位后仍有约50%的出现残余头晕,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可能的机制有[7]:①仍有部分耳石未能完全复位,残余耳石的刺激;②可能有其他前庭疾病与BPPV并存。③伴有焦虑情绪等。RD目前常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可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治疗。
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属中医“眩晕”“眩冒”等范畴。眩晕于《内经》中称之为“眩冒”。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丹溪心法·头眩》认为“无痰不作眩”,提出痰可致眩。又载“头旋,治痰为主”,提出治痰的重要性。且当今之人,过食肥甘,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虞抟《医学正传》认为“瘀血能致眩”,指出血瘀是致眩晕的病理因素。痰浊阻塞,气机不畅,影响气血运行,气血不通则瘀滞。故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多痰瘀互阻并见。治疗应以化痰及活血祛瘀为主。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调畅中焦气机,兼可改善恶心症状。脾失健运,水湿停留,生痰上蒙,故发眩晕,白术与茯苓健脾化痰,以治生痰之源。泽泻利水渗湿,《日华子本草》载其“主头眩”。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泽泻有治头旋,聪耳明目之功”。《金匮要略》载“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天麻息风止晕,为治疗风痰要药,现代研究天麻中所含天麻素具有镇静、安眠作用。桃仁、川芎、丹参,行气、活血。郁金活血、行气解郁,现代研究其有镇静作用,可缓解RD患者的焦虑。大枣及甘草顾护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逐瘀之功。
祛痰逐瘀治疗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