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静,孙丽丽,倪同伟,孙雯敏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每年新发病例数约27.3 万[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关注视角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转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与经历、文化及社会地位的人,或由于某些原因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2]。近年,同伴教育在医学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3]、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4]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同伴教育模式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也有较多应用,但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采用Meta 分析的方法探讨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开展同伴教育提供循证依据。
1.1 文献检索策略以计算机检索为主、人工检索为辅的方式,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采取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英文检索词包括“peer support/peer educator/peer leader/peer mentor/peer coach/peer influentor/patient navigator/trained patients/peer counselling/peer group/trained patients/trained peers”“breast cancer/cancer,breast/breast tumor/tumor,breast/mammary cancer/breast neoplasm/neoplasm,breast/breast carcinomas/carcinoma, breast”“quality of life/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life style”;中文检索词有“同伴教育/同伴支持/同伴咨询/同伴指导/同辈支持”“乳腺癌/乳腺肿瘤”“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检索的英文数 据 库 包 括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Ovid; 中 文 数 据 库 包 括 中 国 知 网(CNKI)、万方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 年1 月。在检索过程中,必要时对检索到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扩大检索范围,避免文献遗漏。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关于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语种限制为英语和中文。②研究对象:年满18 周岁,确诊为乳腺癌,无沟通交流障碍。排除意识不清、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③干预措施:干预组采用小组会议、电话交流、病房探视、微信平台教育等同伴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同伴教育的干预者需与患者具有相似的疾病经历,并经招募及规范化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康复护理要点、与患者的沟通技巧等。④结局指标:主要为生活质量。
1.2.2 排除标准①会议文章;②重复发表的文章;③未提供充分数据的文章。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由2 名经培训的研究者按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先通过阅读文章题目及摘要进行初筛,如符合要求则进一步阅读全文、提取文献信息。信息提取内容主要包括:文章作者、发表年份、研究类型、研究对象、抽样与分组方法、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时间、结局指标等。初步检索获得文献462 篇,其中英文文献441 篇、中文文献21 篇;经EndNote 去除重复文献、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后,获得英文文献66 篇、中文文献8 篇;通过查找全文,阅读剩余文献全文,剔除不合格文献66 篇后,最终共纳入文献8 篇。其中,英文5 篇、中文3 篇,共涉及患者1 025 例,干预组526 例,对照组499 例。具体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1.4 文献质量评价2 名研究者根据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分别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分配方法、分配方案隐藏、盲法、结果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和其他偏倚来源。根据偏倚风险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评价,将文献质量分为A、B、C 三级,A 级:低度偏倚,满足上述质量标准;B 级:中度偏倚,部分满足上述质量标准;C 级:完全不满足上述质量标准,剔除。如评价过程中存在意见分歧,则由第3 名研究者协调解决。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Meta 分析。生活质量、希望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平均数(MD)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通过χ2检验判断各研究间是否存在异质性,若P>0.1,I2<50%提示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P<0.1,I2≥50%提示异质性较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若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测评工具等有较大差异时,采用描述性分析。
2.1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纳入的8 篇研究均采用随机分组。对所有纳入文献按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质量等级A 级2 篇,B 级6 篇,详见表1。其中有2 项研究[11-12]对分配方案进行了隐藏,有1 项研究[7]未明确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基线均具可比性。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情况详见表2。
2.2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纳入的8 项研究中,4 项[6-9]研究采用了生活质量评价问卷(Quality of Questionnaire-C30,QLO-C30), 因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02,I2=0.8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教育较常规干预措施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并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MD=11.58,95%CI(5.19~17.98),P<0.01],见图2。另3项研究[10-12]采用了乳腺癌癌症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各研究结果间不存在异质性(P=0.99,I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同伴教育较常规干预措施虽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合并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D=2.71,95%CI(-0.52~5.93),P=0.10],见图3。
表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表2 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情况
图2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QLO-C30)的影响
图3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FACT-B)的影响
3.1 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经过规范化、系统化培训的同伴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且通过同伴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同伴教育者因与患者有着相似的患病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与患者产生共情,其分享的心路历程与患者相似,较易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与同伴教育者的交流,可对其产生较强的心理影响。有研究表明,同伴间的信息支持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14]。且考虑人种差别、文化差异等原因,国内外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干预的方法形式多样。国外研究者多采用邮件、电话、互联网等开放式方法进行干预,国内研究者多采用病房探视、小组活动、健康讲座等直观方法进行干预。在同伴教育实施前通过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及沟通技巧,并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3.2 乳腺癌患者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及效果的评价本次纳入的8 项研究中,质量等级为A 级的有2 篇,B 级6 篇,总体质量中等,所有纳入研究的基线均具有可比性。同伴教育的形式包括电话、微信、邮件、病房探视、健康教育讲座、小组会谈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施前对同伴教育者进行疾病及康复专业知识、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期间与患者建立友好信任关系,通过倾听主诉、普及相关知识、情感共鸣等开展同伴教育。相关报道结果均显示,通过不同频次的同伴教育干预,有效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此次Meta 分析纳入的8 篇文献质量评价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且对于同伴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整体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研究分析,其作用有待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