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援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坚守与奉献

2020-07-15 06:09杨可
江西画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帕米尔高原援疆江西省

杨可

阿克陶,地处社国最西部边疆,独占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缘绿洲三大地理板块,是江西第“101个县”。

自1997年对日支援克州阿克陶县以来,江西省极秘推进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内涵发展提升工程,民族团结融合工程等“组团式”举措,一个个重大项目四处开花,一座座工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批批产业援疆项目落地生根……援疆干部在西部边陲努力书写一篇壮丽的脱贫攻坚诗篇。

就业刨业,助力脱贫

就业是民生之本,江西把就业创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来抓。

在阿克陶县,“卫星工厂”为贫困户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位于巴仁乡且克村的新疆井冈红服饰有限公司“卫星工厂”车间里,女工正忙碌地工作,据了解,她们以前都靠在家种土豆、玉米维持生活,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工资。从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到“卫星工厂”上班成为贫困户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阿克陶,山地面积达90%以上,面对“种地没土,放牧没草,风吹石头满地跑”的自然条件,江西发挥农业大省的技术优势,向戈壁荒滩要效益,大力发展戈壁农业。

江西安排2000万元援疆资金,撬动社会资金2.2亿元,建成江西阿克陶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全县建设大棚,被新疆自治区定为“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一个个温室大棚犹如在茫茫戈壁上的一块壮观的绿色拼图,创造了戈壁荒漠的绿色奇迹。

据了解,2017年以来,江西省组织阿克陶县群众赴赣、闽、浙、粤等内地省份就业创业达到10425人次。在自治区转移就业专项行动中,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758人,超额完成自治区就业扶贫任务,实现了“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打响了江西就业援疆品牌,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高度肯定。

教育援疆,为梦添彩

自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教育援疆”便成为江西的“造血”工程。

小白杨双语小学的学生来自阿克陶县布伦口乡、克孜勒陶乡、阿克塔拉牧场等6个偏远牧区,都是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以前的学习环境极其简陋。江西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培训的一整套教育项目规划建设路线图,教育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

昔日破旧简陋的学校,如今在江西省的援建下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校园,有效缓解了阿克陶县农牧民孩子入学难的问题。

2018年8月,为响应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江西一次性派出165名教师到阿克陶县6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支教活动,加上之前派出的40名援疆教师,目前共有205名教师活跃在克州的讲台上,成为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支援疆队伍。

在援疆教师的辛勤付出下,克州二中“江西班”、雪松中学“江西实验班”、江西教师工作室,已成为当地教育的响亮品牌。

医疗援疆,妙手仁心

以往的阿克陶县,医疗条件落后,不少患病群众难以得到及时治疗,许多病人不得不辗转到克州甚至更远的地方。看病难、看病远,成为困扰各族群众的一大难题。

2017年2月25日,江西省派出19名援疆医生首次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19名医生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积极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推动阿克陶县人民医院服务水平快速提升。

一次,援疆医生袁芳菲接诊牧区产妇刚刚生下来的重症新生儿,没有吸痰管,就口对口吸痰,直至患儿面色转红。由于阿克陶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心脏病人较多,援疆医生陈仁华协调国内器械供应商,将先进设备转运过来,开展心脏手术65台。

通过帮扶,重点培养了20名当地医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34项;县医院取得了“两升一降”(门诊、住院量上升、转诊量下降)的良好效果,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

江西红土地与帕米尔高原的克州,虽然相隔5000多公里,但血浓于水的援疆情,将两地紧紧相连。江西坚持以民族团结为目标,不断推动赣陶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交往交流。行走在南疆大地,在学校、乡村、定居兴牧点、安居富民小区,日益密切频繁的文化交流、艺术交往、“青少年手拉手”“走民族亲戚”等已成为江西援疆独特的风景。

援疆22年来,江西把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作为重中之重,给受援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阿克陶县的群众说,没有江西的倾情帮助,就没有阿克陶县的今天,援疆增长的不只是城乡的高度和空间,还有群众心底的最深处的幸福。

猜你喜欢
帕米尔高原援疆江西省
援疆的夜晚
帕米尔高原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制约帕米尔高原旅游发展因素浅探
于晓明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帕米尔高原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
喻木华陶瓷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