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新“筹”
——“筹”乐器的形制与习奏

2020-07-15 14:11高飞胜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笛子嘴角音色

高飞胜

在我国河南、安徽等地流传着一种古希乐器——筹。关于筹的演奏情形,仅能在北宋时期佛塔的砖雕和明、清时期的壁画中见到,更早的渊源关系,可能应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演奏时,演奏者要将其放在嘴角的一侧,形成一45°左右的角,像歪着嘴吹奏,所以也被形象地称为“歪嘴筹”。它常用于佛教、道教音乐,偶尔也用于民间唢呐班和戏班中。目前,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封大相国寺梵乐中传承。

筹是一根中空的竹管(1)历史上亦有木筹、锡筹以及骨管筹等,以竹筹为主。参见尼树仁:《中州佛教特有乐器——“筹”的溯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67页;王力:《“筹”乐的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页。,两头透气,吹孔为顶端管口,开有6个按音孔,一管双音,“似笛非笛,似箫非箫”。形制分未开膜孔和开膜孔两类,未开膜孔的音色近似箫,既有箫的醇厚幽雅,又略显明亮,更加光鲜;开膜孔的音色近似竹笛,既有笛的清脆嘹亮,又略显暗淡,更加柔和。筹可以采用两种吹奏方式,一种是上面所讲独具特色的斜吹法,用于高声部及低声部;另一种是类似于号类的直吹式,用于演奏低音声部。根据发音原理的不同,它同时属于边棱音类和唇振类吹奏乐器。

一、筹、篍及骨笛

筹一直在中原地区流传,但在历史文献中却少有提及。究其原因,可能是书写的缘故。最早对筹研究的是王兆乾先生,他提到,筹的名称是根据艺人的说法记下来的,是否是这个“筹”字还待查考(2)王兆乾:《黄梅戏音乐》,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70—71页。。1986年始,河南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遗址中,30余支“骨笛”相继出土,因其演奏方式与现今仍流传在中原地区的乐器筹基本相同,随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在对尹其颖(3)尹其颖:《筹与篍的辨析》,《音乐研究》1984年第3期,第74—75页。、尼树仁(4)尼树仁:《“筹”的辩证与辨析》,《中国音乐》1988年第3期,第85页;《中州佛教特有乐器——“筹”的溯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64—70页。、刘正国(5)刘正国:《笛乎 筹乎 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音乐研究》1996年第3期,第66—76页。、王秉义(6)王秉义:《远古乐器“籥”考释》,《乐府新声》2001年第3—4期;《远古乐器“管”去哪里了》,《乐器》2016年第6—11期。、荣政(7)荣政:《舞阳贾湖骨笛吹奏方法初探兼谈“筹”与舞阳骨笛的比较》,《黄钟》2000年增刊,第141—142页。、章俊(8)章俊:《中原豫—皖两地民间宗教乐器筹的考察与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朱清泉(9)朱清泉:《浅析我国民间乐器“筹”的名实及演变》,《前沿》2012 年第8期,第142页。等学者的研究进行对比梳理后发现,他们讨论的焦点多集中在“骨笛”、篍和筹三者的器名、律制、演奏法等方面:

1.关于筹是否有开膜孔者,大家存在不同意见。尹其颖、尼树仁和朱清泉等人曾提到筹也有未开笛膜孔者;章俊听说大相国寺有过未开膜孔的筹,但表示怀疑;而刘正国、王秉义等人则认为筹都是开了膜孔的乐器,并根据此特点将筹和贾湖骨笛区分开来,也因此否定了贾湖骨笛为“骨筹”说。

图1 河南博物馆馆藏的贾湖“骨笛”照片(笔者拍摄)

2.大部分学者认为筹和贾湖出土的骨笛同为斜吹乐器,只有荣政先生指出骨笛有正竖式和斜竖式两种吹奏法,这两种吹奏方法虽各具特点,但完全可以并存。但他所命名的正竖式吹法是相同于箫的吹奏原理,(10)荣政:《舞阳贾湖骨笛吹奏方法初探》,《黄钟》2000年增刊,第141—142页。此种吹奏方式仍属于边棱音发音原理,不同于号类的唇振式演奏原理。

3.关于筹的器名,王兆乾认为“筹”字还待查考,尼树仁认为“筹”作为乐器的名称曾出现在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中。而尹其颖、刘正国、王秉义等学者均认为“筹”字应是近代民间根据读音借用而来,应该记为“篍”字,虽然大家对其器名持有不同意见,但对“筹”和“篍”为同一件乐器已基本达成共识。

综上研究可见,关于古老乐器“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结论,但也还有未尽的疑惑。例如,是否有未开膜孔的筹存在?筹的演奏是否只有斜吹法?其发音原理是否仅属于边棱音震动发音?筹和贾湖骨笛以及篍的关系到底如何?

笔者作为开封人,一直对家乡这一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从2013年起,每年寒、暑假多在开封大相国寺作田野调查,同乐僧们一起生活、排练。为了获得真实的“局内人”体验,培养自己的“双重音乐感”,更好地了解乐器筹,笔者也向乐僧学会了筹的演奏。还对筹的形制、演奏方式和发音原理等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有一些新的发现。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既区别于考古类的学术规范,也不同于音乐史的乐器研究,主要是在人类学参与式观察体验和音乐人类学的“双重乐感”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以笔者自己的参与体验感受和观察发现为切入点,以期对筹这一特殊乐器的研究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二、筹之“新作”

现有研究对筹形制特征讨论的焦点之一在于是否有未开膜孔筹的存在。其中,刘正国、王秉义等人认为筹皆为开了膜孔的乐器,且根据这一形制特点将筹和贾湖骨笛区分开来。说有容易说无难,这已成为考古界和学术界的通识,假说可以预设,但不能轻易地否定一个观点,特别是对待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本人未见过的实物,不能代表不存在。正如王子初先生所言:“地下发掘已见而曰‘有’,自无难处;地下发掘未见而曰‘无’,则绝不可下此断语——谁知道它什么时候突然就从地上冒出来了呢!”(11)王子初:《说有容易说无难——对舞阳出土骨笛的再认识》,《音乐研究》2014年第2期,第22页。历史上很多说法都不是空穴来风,更何况有多位学者已提到有未开膜孔的筹存在。据笔者实地调查了解,确实有未开膜孔的筹存在。

1.无膜孔筹乐器的最新制作

2019年2月22日,笔者到大相国寺做田野调查,在乐僧宿舍见到乐僧源悟正在演奏一支未开膜孔的筹(见图2)。据源悟介绍,他来到大相国寺后曾多次听师父隆江法师(12)释隆江,俗名孙洪德,1926年出生,河南民权县白云寺村人,曾于1940年后在开封大相国寺学习筹乐,1957年3月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用筹演奏梵乐《抱妆台》获二等奖,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2000年被请回寺院传承梵乐和乐器筹。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起,筹有开膜孔者,也有未开膜孔者,开了膜孔的筹像笛子音,未开膜孔的筹更像箫音,这也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似笛非笛、似箫非箫”之故。师父之前也曾做过未开膜孔的筹,但从进入大相国寺后,源悟从未见过他亲自制作过未开膜孔的筹,现在大相国寺乐僧们所用的筹都是用现成的笛子截制而成,因为笛子本身带有膜孔,所以都保留了膜孔。为了追寻师父的意愿,探索筹的形制,源悟便尝试着复古未开膜孔的筹,我们见到的这根筹就是2018年他和朋友一起制作而成。采访中,他介绍了制作筹的经过:

原料苦竹是从苏州的一个乐器厂购买而来,长度是厂家按照做笛子的要求截好的。因为寺里没有工具,我要到郑州朋友那借台钻、车床等工具。我们按照现在所用带膜孔筹的尺寸来开音孔,用台钻开音孔时,很容易将筹身打裂,所以要非常小心,边试吹边调整音孔的大小,因为材料原因,仅做成这一支。为了美观,我还专门在筹的下端多留出一段,保持其比例协调,这根筹音色还不错,只是内径稍微粗了一些,演奏时有些费气,如果内径为17.5毫米最合适。(13)访谈对象:源悟,俗名李祥攀,1986年出生,开封通许县人,2002年开始进入大相国寺梵乐团工作至今,拜隆江法师为师学习筹和锡管,2016年被评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相国寺梵乐代表性传承人;访谈时间:2019年2月22日上午;访谈地点:大相国寺乐僧宿舍;访谈人:高飞胜、冯庆明。

图2 大相国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源悟在演奏其制作的未开膜孔的筹(笔者拍摄)

他还提到,竹子有时会出现两端孔内径不同的情况,此时要用内径较大的一端作吹口,更有利于气息的流动,更容易演奏。介绍完,他分别用此筹和一支开膜孔的筹演奏同一首曲子进行比较。对比发现,两者音色存在很大差别,未开膜孔的筹音色更像箫音,比开了膜孔的筹所奏音色更加柔和、暗淡。笔者也对两支筹进行试奏,能明显地感觉到此筹比开了膜孔的筹更容易演奏。该筹是他真正意义上制作的第一支筹,而他之前的筹皆是用现成的笛子截制而成。该筹制作出来后,很快得到了其他乐僧和观众们的认可,不管从形制还是从音色等方面,都更符合他们的审美要求。

2.无膜孔筹乐器的口述史料

为了确定是否有未开膜孔的筹存在,笔者还专门对大相国寺梵乐团的艺术指导刘震老师、大相国寺原乐僧王宗奎先生进行访谈。之所以选择两位为访谈对象,是因为他们作为开封人,跟筹这一古老乐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筹的发展历史和形制特点非常熟悉。

刘震,1948年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我国第一部近代《音乐辞典》的编著者、河南大华艺术学校的创立者刘诚甫。刘震从小跟随父母学习音乐,上学时便经常出入大相国寺,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文工团,1972年转业到河南大学教授二胡,1980年调入开封市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当时的文化馆便在大相国寺内,他一家人住在办公室隔壁,大相国寺就是他的家。调至文化馆后,他便开始收集整理佛教音乐,1984年河南省第五届民间音乐舞蹈调演中,开封市代表队表演的器乐合奏曲《大相国寺轶乐》,就是他根据收集到的佛教音乐素材创作、编配而成,乐曲中使用的筹则是由他制作而成,该筹则未开膜孔。2012年,担任相国寺梵乐团艺术指导,负责音乐创作和排练,对大相国寺梵乐的挖掘、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针对筹的形制等问题,他回忆到:

我小时候,开封市的艺人们吹的筹都是不开膜孔的。当时有大焦、二焦兄弟二人吹唢呐名气很大,大焦还善于吹筹。1984年参加会演时用的那支筹就是俺根据大焦所描述的方法制作的。当时,俺买了很多竹竿,把铁条用火烧红后捅音孔,那支筹是没有笛膜的,声音要比箫亮一些、宽广一些,因为它的吹孔大。

他还对筹的音色要求进行了评价:

筹要介于笛子与箫之间,声音要含蓄而优美,主要是含蓄,因为要在殿内演奏,所以要符合宗教音乐的特点。而现在开了笛孔后的筹就更像笛子了,而且像得很,那个声音就是一根劣等笛子的声音。

当问及大相国寺之前所用的筹是什么形制时,他回忆到:

隆江法师刚回来相国寺时,带过来的筹也是不带膜孔的。后来因为制作不方便,寺里为了省事,大家就开始用笛子截了。从吹口那截断以后,打磨的光滑一些,当做吹孔,那个膜孔没有消掉,贴上笛膜就可以继续用了,这样声音更明亮一点。所以现在源悟经常用的筹就是带笛膜的了。2012年,我刚到大相国寺梵乐团时,听到那个筹的声音,就觉得这个声音不对。

有些东西失传也是有道理的,筹的生命力不强,因为吹的时候很费气,非常难吹响,演奏有困难,吹着吹着就没有人吹了。我1984年做那个筹时,就开始学,但一直都没有吹响。进了相国寺后,我跟源悟学习了一下,终于可以把它吹响了,那个气口可不容易掌握。(14)访谈对象:刘震,访谈时间:2019年3月23日,访谈方式:电话。

从刘震的言语中,笔者能明显地感受到他对存在未开膜孔的筹这一事实非常肯定,而且他认为筹原本就应该是未开膜孔的。开了膜孔后,音色便变成了“劣等笛子”的声音。

针对筹有无膜孔这个问题,笔者还请教了大相国寺佛乐传承人王宗葵先生,他曾为开封大相国寺曹洞支系第29代僧人、专职乐僧,法名释佛禅,法号明静,1930年出生于开封,1942—1948年在大相国寺出家,礼释安伦、释安修为师,跟随安伦学习吹奏筹和锡管,跟随安修学习弹奏三弦。1948年离开大相国寺还俗参加革命,1952年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三弦演奏员,曾与黄秉山共同书写《已经失传的乐器——筹》一文,(15)参见王宗葵:《大相国寺音乐师传乐谱孤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5—17页。退休后同家人一直居住在北京。

经中央音乐学院谈龙建教授介绍,笔者与王宗葵的孙子王玉(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三弦演奏员)建立了联系。2019年3月,通过微信的方式拜托王玉向王宗葵确认当年他在大相国寺时使用筹的情况,回复内容为:

我在相国寺的时候确定见过不带笛膜的筹,也有带笛膜的筹,哪个先、哪个后我也不太清楚,但都是斜着吹的,都能演奏,后来复制的那几支都是带了笛膜的了。(16)访谈人:王宗葵、王玉,访谈时间:2019年4月1日,访谈方式:微信。

小结:筹乐器在大相国寺长期存在有膜孔和无膜孔两种形制,由于现在筹的制作多用有膜孔的竹笛为“原材料”,故有膜孔筹的现存较多。

三、筹之“习奏”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筹和骨笛的演奏方式基本达成共识:二者的演奏方式相同,均为斜吹。只有荣政等人认为骨笛有正竖式和斜竖式两种吹奏法可以并存。那么,除了大家所提的两种吹奏法外是否还有其他吹奏法?下面笔者将根据自身习筹的体验来证明:除了用斜吹法演奏外,筹还可用唇震原理的其它吹法来演奏。

1.个人习筹体验(17)此部分为笔者根据七年来的田野调查笔记综合而成,主要访谈对象为现开封大相国寺梵乐团乐僧源悟。

近年来,笔者在开封大相国寺做田野调查期间,跟随梵乐团乐僧源悟学会了筹的演奏。刚学习时,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整个人吹得头晕眼花、口干舌燥、上气接不了下气,而且越着急,越是发不出声。源悟解释到:

你要先确定筹的位置和角度,放在左、右两边嘴角都行,角度为45°左右,大一些、小一些都中,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定,怎样吹着得劲(舒服)怎样放。你练的时间太短,时间长了,嘴上的肌肉就会形成习惯,口型会慢慢固定下来后,就不好更改了。演奏时要把嘴角噘起来,像吹口哨时的口型,调整气息,慢慢地找感觉,一定不要着急,越急越吹不响。这个筹很难掌握,之前从北京来了个笛子专家,在这学了一个星期,都没有吹响。

笔者便按源悟所讲要领,双手持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18)此持法与源悟的持法不同,被称成“反把”。而笔者的持筹法同隆江法师的持法一致。这也说明持法是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而定,不会影响到演奏水平。将吹孔贴于嘴角外侧,筹向身体左前45°方向斜出,左嘴角留出一风口,拉紧腮帮肌肉,调整呼吸,均匀吐气,筹突然发出“呜呜”之声,但存在一些杂音,而且上下飘忽不定,时断时续。

图3 笔者(右)同源悟一起练习吹筹(源龙拍摄)

源悟提示,要继续往前噘嘴,把右嘴角绷紧,缓和地呼气。笔者便调整口型,重新来过。终于,一道平缓的筹声缓缓流出。“对了,对了,就是这种声音,坚持住。”源悟高兴地说。听到他的肯定,笔者嘴角稍微一动,那种声音便随即消失。后来,乐僧源龙送给笔者一支筹,练习便多了起来,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终于能稳定地把筹的声音吹奏出来,可以说基本掌握了筹的这种斜吹法。

2.筹乐演奏技巧的新开发

掌握了斜吹法后,笔者发现源悟吹奏《报妆台》时,时而将筹放在右边嘴角吹奏,时而又将筹放在左边嘴角吹奏,一左一右,相互替换。吹奏高音时,筹在右边;吹奏低音时,筹在左边,而且两边发出的音色存在很大不同,犹如两件乐器。演奏高音时,筹的音色相对明亮,接近笛子的音色;而演奏低音时,筹的音色相对低沉,接近箫的音色,音量也较大。一件乐器竟然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声音,“似笛非笛、似箫非箫”。难道左右两边的演奏方式和发音原理有所不同?难道同一件乐器会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为了证实这一想法,笔者便找到源悟确认。他对我讲,吹奏高音时,会将筹放在右边嘴角,开始用气时,嘴里发“嘘嘘”的声音;而吹奏低音的时候,则会放在左边嘴角,开始用气时,嘴里发出“吐吐”的声音,而且整个嘴唇会震动。这一下让笔者豁然开朗,他所讲吹奏低音的方法应该就是吹奏小号时的方法,其发音原理是利用嘴唇震动而发音。

因笔者曾学过小号演奏,便用吹奏小号的方法进行试奏。笔者将筹放在嘴唇上,但不像源悟将筹放在嘴角的左边,而是按照自己演奏小号时的习惯放在嘴唇中央,两边嘴角同时向两侧拉,中间留出小风口,先将舌头顶住风口,上下牙轻轻靠着舌头,然后用气,发完“吐”字后迅速将舌头收缩至上下颚之间并放松,嘴唇便开始震动,接着带动整个筹体也一起震动。此时,按着六个音孔的手指都能明显地感受到筹管内部气流的冲击。几乎同步,一个接近完美的乐音也随之发了出来,非常浑厚、低沉,类似箫的音色,跟源悟吹奏低音的音色非常接近。

笔者担心自己主观判断失误,便询问源悟这个声音是否和他演奏的低音音色相同。他回答说:“是的,就是这样的音”。笔者又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吹奏其他的音,结果发现,这种吹法比斜吹的方法更加灵活,同样一个指法,由于嘴唇的松紧度不同,气息强弱的不同,可以吹出1—3个音高。但由于筹是一个直筒,要比号类乐器号嘴的气口粗很多,所耗费的气息更多,因此演奏难度也会大大高于号类的演奏,这也应该是筹乐中不擅于长音的主要原因。

笔者还发现他是将筹放在左嘴角斜吹,而自己则是将筹放在嘴的正中间直吹,但发出的声音基本相同。我又将筹放到右嘴角边上,用唇震的方法进行斜吹,发出的声音也基本相同,接着放在右嘴角边上、左边三分之一处、右边三分之一处……结果发出来的声音几乎都是相同的。由此可得出结论:用唇振原理的吹奏法演奏筹,不但可以斜吹,还可以直吹,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吹,而且发音效果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说这种吹奏方法不太受持筹方向所限。

从筹的演奏来说,初入门比较难,尤其对气息的要求比较高;但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之后,这件古老的乐器会给我们带来不尽的惊喜,可以开发出新的演奏技巧,大大增强其表现力。

结语

通过前述田野调查与亲身实践,笔者对筹及其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1.筹有开膜孔者、亦有未开膜孔者

从制作和口述史两方面可以确定:筹不但有开膜孔者,亦有未开膜孔者。未开膜孔的筹上世纪依然在开封艺人中流传。后来,受制作工艺的限制和竹笛的普及,艺人们为了省事,便逐渐放弃了制作竹筹,而是直接将购来的笛子截制而成,用笛子截制时,便保留了膜孔,也即是“笛子砍了头,就是筹”的由来。大相国寺梵乐的传承人源悟,根据师父的传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研,复制出一根未开膜孔的筹,并用于梵乐团日常的排练和表演中,使该古老乐器起死回生,让更多的人能够聆听到这种独具特色——“似笛非笛、似箫非箫”的声音。此器一经使用,立刻得到了当地学者和乐僧们的认可,他们一致认为此筹才应该是传统的筹,真正意义上的筹;而用笛子改造而成、复制而来、保留了笛子膜孔的筹已失去其应有的特色,跟笛子的声音相差无几,音色简直就是一根劣质笛子所发的声音。

综上,尹其颖、尼树仁和朱清泉等学者提到的“筹也有不开笛膜孔者”这一说法不只是猜测,章俊听到的开封大相国寺有一根未开膜孔的筹也不是空穴来风。而刘正国、王秉义等学者认为“筹是均开有膜孔的斜吹乐器”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那么,他们根据筹是均开有膜孔这一形制特点将筹和贾湖出土的骨笛区分开来,反对二者非一物的推论自然也是不攻而破、站不住脚的。

2.“筹”集边棱音和唇振两种发音原理为一体,可斜吹、亦可直吹,任何角度皆可吹奏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乐器筹并不像大家认识的那么简单,它不仅可用边棱音原理的斜吹方式来演奏,用唇振音原理的吹号类方法进行斜吹、直吹皆可,而且音高也刚好是斜吹发演奏的有益补充和拓展。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我们能明显地看到用唇振类原理的吹号类方法来演奏筹是乐僧们一直传承、不可或缺的演奏方式之一,奏出的音色更具特色并被他们认同,这也正好符合艺人们对筹的归纳:“似笛非笛、似箫非箫”。所以笔者不同意大多数学者们一致认为的“筹是斜吹乐器”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讲,将筹只归入斜吹乐器中是不够完整、不够准确的,有以偏概全之嫌。筹从发音原理上来讲,它应该既属于边棱气鸣乐器,又属于唇振气鸣乐器;从吹奏方法来讲,它既可以用斜吹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类似于吹奏号类的直吹方法进行;其结构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对它的挖掘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筹这一乐器看似形制简单,实则蕴藏了丰厚的内涵,它“似笛非笛、似箫非箫”,开笛膜与不开笛膜两种形制并存,两种音色同在,唇振和边棱音两种原理并用,两种演奏方式音域互补。虽然带有自身的缺陷,但流转至今,为追溯我国吹管乐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提供现实参考,其演奏方式也为我们研究以贾湖骨笛为代表的吹管乐器另辟了一种蹊径。

猜你喜欢
笛子嘴角音色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白嘴角马的背篓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算命求财
笛子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