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研究

2020-07-14 17:28刘呈曹明杨朱庭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大数据

刘呈 曹明杨 朱庭轩

[摘    要]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今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营和成长的需要。大数据应用已经在各个领域普及,并且大数据对于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在大数据环境下展开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大数据的运用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和分析系统,重视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大数据;内部审计;审计质量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经营与成长的需求,因此便产生了基于大数据的内部审计,为企业内部审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中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我国内部审计现状与发展进行探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正面影响

2.1   内部审计环境

大数据的出现使公司的结构面临新的调整,使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结构中的层次[1]。大数据使得内部审计更加准确和科学。由于数据的系统性特征,内部审计师更有可能发掘出差错和问题,判断信息是否具有可用价值,從而扩大内部审计的存在价值。

2.2   内部审计目标

在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下内部审计的目标有了跨越式的革新,使其朝着更加繁杂和多变的方向发展,内部审计越来越全面。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帮助人们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并且更有效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施展内部审计认证和咨询的效用,促使公司整体高速发展[2]。

2.3   内部审计内容和方法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给内部审计的方法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传统内部审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于内部审计的需求。同时,内部审计处理的数据急剧增加,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整合所有数据,充分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3]。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全样本分析从不可能成为了可能。它可以更加全面地监督内部审计,不仅克服了传统审计抽样的弊端,而且节约了人力,使内部审计更加有效、成本更低,促进了审计作业的效能转变[4]。

2.4   内部审计人员

大数据背景下审计的革新将对内部审计从业者提出更严格的规范,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促使审计从业者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关注“全面、高效”的内部审计质量。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对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师应是集成了审计学、财务学、数学、管理学、统计学和计算科学的综合型人才。对于数量巨大的数据和繁杂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应该能够有效地分析和预测,能够判定和解释数据的真实性并挖掘数据中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3      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负面影响

3.1   大数据内部审计法律和准则

作为新兴的事物,大数据在内部审计领域的应用还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和规范。如果要有序地开展大数据审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制建设过于缓慢,不利于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作业的开展。当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准则作为支撑,导致无法有效保证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的质量。

3.2   大数据审计平台

目前,大多数组织的信息子系统是独立的,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共享还没有完全实现,严重阻碍了大数据审计平台的建设,使得大数据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大数据也对现有审计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大数据审计平台的重建迫在眉睫。将各个模型元素连接成一个集合,使信息传输、分析、共享等流程在整个系统中得以顺利完成,能够获得更直接更全面的信息资源[5]。虽然大数据审计平台的开发运营费用是可以衡量的,但是输出利润通常仅凭推断,所以可能会受到业务成本的负面影响。

3.3   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信息的管理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漏洞而导致的数据损坏或数据泄露的风险。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信息安全危机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大数据密集存储过程中缺乏安全保护,审计数据受到攻击,数据被盗或损坏。其次,内部审计从业者违反规定通过互联网传送审计信息,或通过非专业设备处理敏感信息导致信息泄露。

3.4   内部审计人员修养

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变更对审计从业者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与现在的不同,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内部审计从业者的知识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适应审计新环境。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内部审计的质量从本地的和精确的水平提高到全球的和高效的水平。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从业者应继续进修来适应大数据环境。

4      大数据环境下对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

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是一个一直摸索和改进的历程。对于大数据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需要适当地加以改进,从而全面发挥大数据的正面作用,并使内部审计更适合大数据的开发。

4.1   在大数据环境下加强内部审计法规建设

中国大数据内部审计发展较迟,为了适应大数据内部审计的发展,国家应当制定审计工作的长远战略,加速大数据审计律例的完善。同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还应结合国际大数据内部审计的标准,借鉴国际先进概念,并考虑在执行标准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联合区域特征与行业差异拟定出契合中国国情的审计律例。在建立标准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与大数据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比如数据库的建立必然要用到网络,涉及到网络就会涉及到如何保护信息安全的问题,只有保证好企业数据的安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4.2   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

大数据环境下,企事业部门在开展内部审计作业的同时应积极构建内部审计信息系统,这不但能够强化内部审计作业的效能,还有利于减少内部审计风险的可能性。以前的企业数据库大多把处理器作为核心,并且结构不够健全[6]。建立大型的内部审计数据库可以进行以数据库为核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于云计算和远程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3   积极建设符合大数据环境要求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

大数据开发和推广的速度非常快,导致在这种情况下,精通大数据技术的审计人才短缺,大多数公司缺少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内部审计队伍。首先,企业应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和能力对口的人才团队。其次,企业应创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制和考核体制,健全评分细则和规则,奖惩分明,并鼓励内部审计师持续提高其专业素养。最后,还要在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增强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并且增强其在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的防范意识。

4.4   大数据环境下对审计人员的建议

4.4.1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从业者要增强思想觉悟与政法觉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职业观,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牢记于心。面对被审计部门或人员的宴请或者行贿,应予以拒绝,适当时机可以向审计部门负责人说明情况。

4.4.2   树立长期学习的观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审计从业者应不断学习。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软件、硬件以及大数据审计应用被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审计人员应认清局势,审时度势,多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知识储备。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相联系,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应用到审计领域。此外,对于新方法要敢于尝试,不能局限于固有的审计模式与方式法则。

4.4.3   要主动创新审计的技术和方法

创新审计实践是对传统审计方式、方法、理念的调整与改变,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去。要把握好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充分获取审计证据,利用高效的处理技术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通过更高水准的效率、质量,最大程度实现对审计成本的控制。

5      總    结

总而言之,大数据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既是机遇,又面临诸多困难。在科学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的运用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内部审计机制的攻坚转型。因此,企业应充分把握大数据带来的东风,积极应对新挑战,将大数据与内部审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特点,提高审计效率。同时,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确保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全面发挥。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充分理解大数据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并着重提高自身的大数据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满足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婷媛,郑适.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8(52):24,32.

[2]窦晓飞.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2):59-60.

[3]徐倩莹.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8(11):109-110.

[4]曲艳.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转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7):95-96.

[5]邹阳.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228.

[6]李书彦.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5):209-211.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大数据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