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慧
[摘 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向供应链竞争转变。企业供应链运作的过程中将会面临诸多风险。文章针对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
1 引 言
财务供应链融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银行机构将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与其配套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综合授信体系设计的金融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的财务供应链融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对供应链上某一个单独的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也有很多只对某种单一的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献。这些研究往往缺少从宏观角度出发的整体分析,导致分析结果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2 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方法
2.1 主观评分法
主观评分法其实就是利用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专家的经验和掌握的知识对风险等级进行评分,给整个供应链上存在的每一个风险都赋予一个相对应的权重,表现为数值与风险成正比例关系,然后将每一个风险的权重相加,结果与风险评价基准比较,从而得到整个财务供应链的风险评估结果。但是利用主观评分法进行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完全依赖于专家的真实水平与其喜好,评价准则并不客观,因此主观评分法的不确定性较大,容易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对一项事物进行评价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普遍具有模糊性,例如很多指标只能用“很好”、“不错”等模糊的形容词来进行评价,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影响因素模糊性带来的量化问题。利用模糊数学原理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结果上具有质和量的双重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劣势。例如权重系数的设定缺乏精确性及科学性,存在主观偏向,往往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有可能直接导致风险评估结果丧失意义。
2.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
这种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方法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综合层次分析法等建立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供应链上的模糊因素与灰色因素,因此得到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是这种风险评估方法也不能离开专家评价的主观因素,因此并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4 粗糙集评估法
顾名思义,粗糙集评估法是基于粗糙集理论开展的。粗糙集理论是由波兰数学家Z.Pawlak提出来的,其将模糊的不确定性概念进行了理论刻画,能够达到对模糊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样本数据,除去多余的指标,更加客观地完成指标权重的设定。
2.5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降低问题的复杂性,将分解后的部分按照关系分组,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的结构。这种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这类多目标的系统设计方案中。层次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助于数学化、系统化、模型化决策思维的过程,使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得到增强;其次,判断矩阵的方法采取的是两两比较法,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大大提升;最后,定性指标的处理方法為定量结合定性,风险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得到了有效保障。纵然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势,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劣势,其中最为严重的缺点就是不能对整个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水平进行合理化评价。
2.6 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法
人工神经网络极为复杂,主要是由各神经元进行广泛连接而组成的,能够对人类神经网络进行模拟。人工神经网络评估法应用于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中的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自组织性,能够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处理效果接近于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分为很多种,包括神经网络及多层感知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对样本进行学习能够得到输入与期望输出值相符合的最终结果。
3 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的构建
3.1 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的结构框架设计
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其实就是针对财务供应链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用来对财务供应链所处经营形态的危机进行预警。如果财务供应链无法维持稳定的运作,那么预警机制就会出现相应的警示,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便于更快速的找到风险应对措施。一个完善的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信息处理部分、决策处理部分以及警报部分。
3.1.1 信息处理部分
信息处理部分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信息收集与信息加工。其中,信息收集这个工序就是对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的风险源进行信息的收集,同时收集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中的征兆反应信息。而信息加工就是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以及分类,便于对信息数据进行识别与利用,最大程度地筛查出信息中存在的虚假信息与干扰信息。通过信息收集与信息加工后,信息处理工作才算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能够被转化为一些直观的数据,为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基础,也为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中的决策部分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
3.1.2 决策部分
决策部分是在对财务供应链危机指示体系得以完善的基础上开展的,对财务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危机预警进行级别划分,设置预警级别的临界点,使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能够根据危机指标体系中各个风险级别的临界水平判断财务供应链上出现的危机是否达到危机预警临界点,也就是说是否能够触发危机预警系统,同时判断财务供应链上出现的危机属于哪种级别。不同的危机预警级别发出的警报声音应当有所区别。
3.1.3 警报部分
警报部分开展的基础就是信息处理部分与决策部分,根据这两个部分得到的结果,反应给财务供应链预警机制,向财务供应链预警管理者发出警报,并将危机预警传递给财务供应链上涉及到的实际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危机内容,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避免企业的经营过程受到更深层次的威胁,进而保证财务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3.2 财务供应链预警运作机制
财务供应链预警运作机制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对供应链上可能存在的危机因素信息进行收集,随后利用数据分析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分析、处理,选择合适的危机识别方法,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包括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达到选择出已经存在于财务供应链运作中的危机目的,同时预测未来财务供应链可能呈现的危机发展趋势。根据识别与分析得出的结果,可以合理的对财务供应链运作过程进行危机预警,同时能够实现对危机的规避与处理。
通过建立财务供应链预警系统能够完成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机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为财务供应链进行发展趋势的预测奠定基础。但是想要对财务供应链运营中存在的危机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供应链危机预警运作机制。财务供应链危机预警运作机制的关键点在于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危机进行财务供应链应对方案的制定。通过在第一时间出动有效的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可以对财务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动态调整,进而达到控制财务供应链损失的可能性。
实际上,财务供应链风险的发生是需要一些基本要素的,正因如此,在进行财務供应链风险预警方案的制订时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从基本要素方面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具体的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风险源头进行控制,另一个是对风险节点进行控制。由于财务供应链的风险源头较为复杂,其中最为常见的风险源头就是人为因素,包括技术及经营管理。因此,进行财务供应链风险源头的控制又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分别是技术风险控制、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以及人为风险控制。进行风险节点的控制主要是因为一般发生在财务供应链上的风险都是从某个节点出发的,发生后再通过相应的路径将风险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上。因此在进行风险预警控制时可以通过控制风险节点的方式达到控制风险发生的目的。
基于此,财务供应链预警运作机制主要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能够通过进行危机因素分析完成多个备选方案的构建,第二就是能够根据财务供应链预警运作机制中预警系统提出的警示找到财务供应链风险的发生源头,把握关键节点,进而预防风险的发生与扩大。财务供应链风险控制的主要策略就是利用财务供应链预警运作机制和财务供应链危机处理机制共同实现对财务供应链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4 结 语
综上所述,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的构建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提升收益的重要因素。因为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当前市场竞争的主流,新时期的市场竞争就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影响因素,评估风险与规避风险是企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的建立让供应链风险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幅度降低,让处于财务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能在经营过程中尽快发现风险、规避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范丽红,施国洪,童健.财务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179-181.
[2]陈春珠.供应链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27).
[3]沈平.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智富时代,2019(1):100.
[4]刘娅岚.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分析及风险控制探讨[J].当代会计,201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