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钰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知识包含了很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育者,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给学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传承文化的意识。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开放性的,教师要从开放的角度进行知识与文化方面的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先是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之后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以期能为其他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传承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07-02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与民族的灵魂,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活动正处于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结合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情况融入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实施教育与指导,保证能维护学生的健康,如此学生也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还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1]。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势
1.1丰富人文教育内容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民族重要的精神粮食。由此可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发挥传统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提高学生伦理道德与精神生活,丰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内容,贯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终身教育与语文素养的基本教学要求。
1.2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小学生刚开始进入到社会中,其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都不成熟,是思想成熟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其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可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古往今来很多先进人物事迹都出现在教材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灵魂的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培养人们良好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这与我国倡导的仁爱思想相一致。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环境。小学生年龄小,对世界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2.2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又是其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也是其个人修养与文化内涵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学习语文学科是感性认识与积累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学生学习各个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我国传统的文化来看,其沉淀十分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刻理解与体会文化的内涵,同时还要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2-3]。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育人理念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其告诉我们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同时还要重视提升学生的修养以及增强思想素质。对小学生来说,目前其对世界与生活的认識还处于初级阶段,在集体活动中更容易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与道德。除此之外,小学阶段也是学生探索并实现自我价值的阶段,还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如此也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3.1深入挖掘教材,强化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属于重要的标志之一,学习汉字也能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深刻体会其博大精深,高效学习与吸收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为了强化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学习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汉字文化内容,强化其传承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属于重要的瑰宝,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且每个汉字都代表了一个故事,甚至还包含了一首诗。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带领学生了解与挖掘汉字文化背后的知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要在汉字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从而对汉字的学习产生强烈的热情。比如说以学习“鱼”这个汉字为例,笔者给学生展示了“鱼”这个汉字的甲骨文,让其猜猜这个字是什么,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与问题学习汉字,强化其对汉字内涵与背景的了解。
3.2模拟真实情景,有效应用传统文化
学习语文学科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感悟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传承的力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模拟真实的情境,如此也能活用传统文化。以教学《小儿垂钓》这篇文章为例,在学习这首古诗时需要科学引导学生,让其能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小男孩垂钓的场景,如此也能达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机会试着模拟这首诗中小儿垂钓的情节,让学生一边模拟古诗中的人物一边念古诗,以这种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故事的意境。此外,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从这个垂钓小男孩的身上学习哪些品质?”如此学生也能于思考中发散自身的思维,让其更好的认识“专心致志”以及“聚精会神”的重要性,发挥其文化传承的作用。
3.3优化教学模式,传承传统文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试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更改教学模式,这主要是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世界的认识不足,学生也很难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宝贵之处,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科学讲解与指导,以平实且富含趣味性的语言吸引孩子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之美[4]。教师在优化教学模式时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与探究欲望。此外,在给学生介绍传统文化时要重视带动学生,为其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活动中,为其高效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以教学《孔子拜师》这篇文章为例,笔者给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思想家孔子,通过给学生讲述孔子的基本资料与生平引入这篇文章,之后又给学生讲解了与孔子有关的有趣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课堂节奏,为学生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还以文章为基础创设了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之后给学生一定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拜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3.4结合生活实际,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文化的产生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们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并在时间的演变下才会创造出源远流长的文化。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是相当有限的,且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处于片面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给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的模板,给学生一定的参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5]。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生活实际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试着应用传统文化,如此也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有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又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展示更高的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与十二生肖有关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播放了与十二生肖有关的知识、视频等,结合同学们喜欢的十二生肖的卡通图片给学生介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联系传统文化,如此学生也能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生肖并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如此也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3.5详细解读古诗文,寓教于乐
对语文学科教学而言,古诗词教学是最为有效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古诗词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怀与情感,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与工具,无数古代诗人都说是通过古诗词寄托自己的希望与情感。由此可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解读古诗词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6]。其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帮助其形成更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其积累文化,提高其审美能力与道德品质。我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也重视建立道德伦理。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给学生解读古诗词的背景与情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积累文化修养。比如以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为例,笔者给同学们描述了一个十分具体的场景:在一个白雪皑皑的江上,有一位垂钓的老人步履蹒跚地从江边缓慢走来,他神情自若。他历经磨难,但他却从未自暴自弃,勇敢地面对生活。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教师要积极改进与创新,潜移默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在此方式下也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洗礼。
参考文献:
[1]馬娟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9(6):84.
[2]姚彩凤.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9(28):41.
[3]孔亚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9(6).
[4]高中英.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136.
[5]王艳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J].神州教育,2016(33):47.
[6]叶亚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9(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