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红色种子的革命摇篮

2020-07-14 05:38林伟初许佳曼
源流 2020年3期
关键词:王村揭阳中共党员

林伟初 许佳曼

潭王村是揭阳知名的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曾是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和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现存有多处革命遗址,红色教育资源丰富,蓝康红军小学就是其中之一。近日,笔者闻名来到潭王村,寻找红色足迹,感悟老区精神。

创办蓝康中心学校  播植革命火种

蓝康红军小学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前身是蓝康中心学校,成立于1939年,是一所由中共党组织和潭王爱国乡绅创办的救亡爱国学校。校址在潭王村的谦受公祠。

“当时,国民政府规定每个行政乡要办一所中心小学,每个保办一所国民小学,中共党员王液借此机会积极参加募办,取得乡长王隆珠及其子期苑的支持,进而说服村里的一些士绅,让出谦受公祠作为校址。”该村公益慈善会会长王首兼告诉笔者。

办学伊始,根据中共揭阳县工委书记林美南的指示,王液趁创办蓝康中心学校之机,引荐了郑筠、方思远、谢芳郁、陈彬等一批有教学经验的共产党员到校任职任教,并建立了中共蓝康中心学校党支部,使学校实际工作置于中共揭阳县工委领导之下。随后还在潭王村建立了中共党支部,使得当时潭王村的中共党员发展到30多名。“那时,县的领导人方朗、庄明瑞、陈焕新、蔡瑜、林西园、巫志远、杨英伟等同志也曾到我们村指导工作,并通过在校就读的邻村学生骨干,把革命火种传播到坤洋、松山王、蓝头等村。”王首兼说。

蓝康中心学校由中共党员任校长并执教,学生来自本乡和邻乡共11个村,开设小学一至六年级各科课程。学校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宣传抗日救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灌输爱国和革命的进步思想,并在进步学生中发展共产党员,使学校成为革命的摇篮。同时,学校还为中共党员创造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团结教育具有爱国思想的乡绅和群众为抗日救亡出力,使学校成为揭阳闻名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该校先后培养了几百名学生,大部分人成为潮汕游击队的杰出战士以及共产党的优秀干部。

2017年5月,蓝康中心学校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揭阳潭王蓝康红军小学”称号,纳入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名录。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革命精神

在共产党员的影响和带动下,潭王村先后有120多人参加革命队伍,涌现了大智大勇的王大目、八面威風的民兵连、抗敌支前的妇委会、青年团、儿童团,神出鬼没的武工队、冒死运输物资供游击队的后勤“副官处”等。许多同志和革命群众坚持为新亨镇五房根据地提供大量的兵源、物资、情报,在揭阳革命史上书写了光辉一页。

“革命年代,我们村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共党员干部,后期大多成为中共潮揭丰边革命根据地的骨干力量。”蓝康红军小学副校长王淡波自豪地对笔者说。据了解,潭王村先后有王拔、王娟、王彻、王思、王镝、王若银、王声等7位老同志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纪念章。

目前,潭王村正在打造以蓝康中心学校旧址为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潭王村党委副书记王汉林介绍,现在潭王还存在副官处、夜校识字班等11处保留完整的旧址,接下来还要建设潭王革命历史纪念馆。

猜你喜欢
王村揭阳中共党员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揭阳开放大学
王村夜雨
王村:五千万打造“精神王国”
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揭晓
揭阳引韩供水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揭阳·黄岐山
基于计算机建模技术的秦岭周边农家乐村环境空间研究——以上王村为例
中共党员最早从事的一次军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