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关青
焦裕禄
穆青是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记者之一,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朴素生动的语言,极力捕捉社会发展中最具重大意义的题材,尽力展现关乎国家命运、时代进步的重大主题,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前进步伐。这其中,采写焦裕禄“三部曲”(《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常青》)倾注了他大量的精力和感情,影响最为深远。
1958年初到1960年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制定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陷入停滞和倒退。1961年1月,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人们也开始冷静下来,讨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时期,为配合中央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连续开展了“用革命精神改进设计工作”“打破洋框框发挥创造性”等五个专题的讨论,但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是“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在经历“大跃进”的挫折和三年自然灾害,经过冒进、“反冒进”和反“反冒进”,有些省(如安徽)开始搞承包制責任田,大家在探索,而对遇到的困难和不断调整的政策,干部们大都比较茫然。县委工作如何搞,面临的困难如何克服,低落的士气如何提振,都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的讨论从1965年10月12日开始,第一期大题《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占了整个头版,《人民日报》可以说是高度重视。
为了深入宣传三年困难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压不垮、打不倒的革命精神,新华社记者穆青等人本着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直觉,希望在全国寻找一个典型人物。关于这点,穆青在他后来撰写的《穆青自述》一文中描述:“当时,我们国家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又经过‘大跃进浮夸风,真是天灾人祸,有人分析,‘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民不聊生。1961年到1965年,国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已初见成效,但就我所看到的车窗外的景象,仍给人荒凉萧条的感觉……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必须用舆论引导群众战胜困难……我就想寻找这种典型,激励人民,战胜困难。”所以,穆青有一种强烈的想法,想找一个人,一个典型人物,但他是谁?不知道。他在哪儿?不知道。
焦裕禄逝世后,1964年11月20日,《河南日报》记者张应先、鲁保国等人以《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为题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人物通讯,但影响并不大。1965年12月17日,在新华社驻河南记者站记者周原的推荐下,穆青、周原、冯健三人来到当时受灾最为严重的兰考采访。在听了兰考县相关负责同志汇报后,他们一行又看到了焦裕禄补过的袜子、坐过的藤椅等遗物,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当时汇报工作的干部们一说起焦裕禄就痛哭流涕,穆青等人也是流泪不止,特别是有人讲到焦裕禄走进梁进财家那低矮的茅屋,看望病中的老人,当老人问“你是谁?”焦裕禄说“我是你的儿子”时,穆青流泪了,他感到焦裕禄对群众不是一般的感情!他几乎哭出了声。他找到了对焦裕禄的定位:“一个共产党员的县委书记的榜样!”之后,为静心创作,穆青等人连夜返回开封,在开封宾馆由周原执笔开始撰写《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一文。在写作之前,穆青要求:“焦裕禄就是一代共产党员的典型!我们一定要把他的事迹原原本本写出来,让人们看看咱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怎样舍生忘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稿子出来以后,穆青就返回北京对文章进行了润色,七易其稿。
1990年5月,穆青(右二)、冯健(左一)、周原(右一)重访兰考(高长富摄)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由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三人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学习》。同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天上午10点播发了由著名播音员齐越录制的这篇通讯。电波发出后,焦裕禄这个名字迅速传遍全国,一时间,山河动容……几天之内,全国各大局委、省市委、中央各部委,纷纷发出通知,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人民日报》又相继发表了《要有更多这样的好干部》《最可贵的阶级感情》《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等7篇社论,指导各地如何学习领会焦裕禄精神,迅速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高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尤其是部分党员干部腐败问题最为突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针对这一问题,1989年6月24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国各族人民的眼睛盯着我们,看我们能不能拿出惩治腐败的实际行动来。”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在发表的社论《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一文中强调:“千变万化,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不能变,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变。而且,就当前某些领导干部身上的毛病来说,用焦裕禄精神医治可能更灵一些。”
1990年春,面对干部队伍中出现的问题,穆青、冯健、周原想到基层找一个新的典型,下去转了一圈,发现群众仍对焦裕禄有感情,盼望焦裕禄那样的干部。穆青在其《自述》中这样写道:“1990年写的《人民呼唤焦裕禄》,是个政治题目。干群关系紧张,有些地方重新学习焦裕禄,重新树立焦裕禄的形象。我们这三个老头儿又在北京坐不住了,我们又要下去找新的典型。结果下去,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白天看,晚上召开座谈会,群众叫‘说真话会,反映的都是干部的作风问题,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群众都怀念焦裕禄,说现在缺少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于是,他们用“呼唤”二字撰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发表在1990年7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文中,穆青等人针对这一时期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直言不讳地抨击:“有的人随意侵犯群众利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一切向钱看。群众气愤地把这‘三乱比做新的‘三害。有的人挥霍公款大吃大喝,群众指着他们的脊梁骨说:‘把酒杯捏扁了,把筷子吃短了,把椅子坐散了。”当时很多群众都说:“要是焦裕禄还在这事他能不管吗?要是干部都像焦裕禄那样,该多好呀!”
1986年,穆青与焦裕禄栽种的桐树合影(高长富摄)
这一时期,在全国人民呼唤焦裕禄精神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为焦裕禄题词。1990年6月15日,邓小平为纪实文学《焦裕禄》题写书名;1990年6月16日,李鹏到兰考题词:“让焦裕禄精神更加弘扬光大”;1991年2月9日,江泽民考察兰考,并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也有感而发,写下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句,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1992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就贯彻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作出部署。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了90年代加快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任务。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社会上一股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又开始滋生蔓延。
1994年5月,焦裕禄逝世30周年前夕,穆青等三人再返兰考,针对社会上有人说“穷日月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富了,焦裕禄那一套不时兴了”,“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焦裕禄具有的魅力,如今没有吸引力”等问题,又采写了《焦裕禄精神常青》一文,并发表在11日《河南日报》上。文章指出,人们呼唤焦裕禄,是“深情地呼唤党一贯同群众血肉联系的好传统,呼唤党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文章批评,“有些人心里装着一个膨胀的自我,只想自己的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唯独没有人民群众;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有的人喜好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令群众愤慨的是,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之风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滋生、蔓延……”文章强调,“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他们还响亮地提出,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弘扬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焦裕禄精神不会过时。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开始思考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价值和意义。1994年5月13日,胡锦涛在纪念焦裕禄逝世30周年大会上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在今天,认真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呼唤,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他还强调:“应该像焦裕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事事相信和依靠群众;应该像焦裕禄那样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大膽开拓,创造性地工作;应该像焦裕禄那样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应该像焦裕禄那样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他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当作加强党和政权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继续切实抓好,抓出成效,在全党以至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弘扬正气、压倒邪气、催人向上的舆论环境,推动学习焦裕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起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号召全党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的鲜明态度。
斯人已逝,其文长存。穆青以他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生动诠释着“勿忘人民”的三种境界——情系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不仅为我们树立了焦裕禄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还为我们在不同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探明了方向,他的作品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推动了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无愧于“新闻界的焦裕禄”这个光荣称号。(责任编辑 王兵)
作者: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