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潇宇
摘 要:徐阶是明代内阁首辅,他政治家的身份一直为人称道,在文章、道德、事功上均有卓越成就。徐阶为宣平名宦徐黼次子,庶出,出生于浙江宣平县治鲍村。徐阶幼年多灾多难,在宣平生活了12年。文章以浙江地方县志《宣平县志》为切入点,描述了徐阶少年时期在宣平的读书和成长经历,探讨徐阶少年时期的生活遭遇对其性格的影响,以及徐阶的宣平情结。
关键词:徐阶;少年;宣平
《明史》里这样介绍明代首辅徐阶:“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①明代松江府华亭县即今上海市松江区,后世也因此将徐阶视为松江人。
关于徐阶的童年,《明史》中记载:“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②对此句记载笔者产生了疑问,括苍山地处浙江南部,位于台州府、处州府③境内,离松江府有近千里的路途,松江人徐阶为何无缘无故“五岁从父道括苍”?
笔者在翻阅浙江地方县志《宣平县志》④时,发现400多年前,宣平父老为纪念徐黼、徐阶父子,当地建有“徐公祠”“名宦祠”“报德祠”“瑞麟亭”等建筑,在《宣平县志》卷二(图1)所记载的“报德祠”碑记、“瑞麟亭碑”碑记里,徐阶出生于浙江省宣平县,他在宣平县成长的少年事迹也赫然在列。⑤为此,笔者从民国丙寅版《宣平县志》里记载的“报德祠”碑记、“瑞麟亭”碑记入手,结合《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作徐阶少年事迹考,以求教于方家。
1 徐黼丞宣九年考
宣平于明景泰三年(1452)设县,为明廷镇压浙西南矿工起义⑥后所设立,县治设于鲍村,隶属处州。从明景泰三年(1452)立县,到1958年撤销县制(大部分区域划归武义县,小部分区域划归丽水县),共计506年。要考证徐阶出生地,首先要从徐阶的父亲徐黼丞宣说起。
松江人徐黼曾做宣平县丞9年。民国丙寅版《宣平县志》卷九(图2)载:“徐黼,华亭人,宏⑦治间县丞。廉慎惠爱,卓有政声。矿贼啸聚,时黼视邑,单骑入贼垒,晓示祸福,数千人感泣,散去。子阶,为少傅大学士。祀名宦,有報德祠。”(图3)⑧又有“报德祠”碑文曰:“赠少傅思复徐公,以宏治辛酉自华亭来丞宣平,满九载。”(图4)①
明弘治辛酉年即弘治十四年(1501),徐黼任宣平县丞,在位9年,“廉慎惠爱,卓有政声”,地方志将他列入“名宦传”。
徐黼离开宣平后的几十年,宣平县令萧彦建立“瑞麟亭”纪念徐黼;过了半个多世纪后,宣平县令任良翰在县署大门土地祠的东面建“报德祠”纪念徐黼。“报德祠”碑记说徐黼“以弘治辛酉(1501),自华亭来丞宣平,满九载(1509),移丞江西之宁都,迄今六十年矣。宣父老犹能道其德政如昨日事”。碑记称赞徐黼“宅心仁厚,于民休息”“推心置腹,士民信赖,故言出如金石,化暴为良,不劳余力”。又说他“治狱多阴德”“脱生灵于锋镝之惨”,特别赞颂了徐黼“单骑入贼垒”,使数千欲起事的矿工“咸感拜,泣下,尽还田亩”,为宣平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乱。
据《宣平县志》记载,宣平地区砻坑银矿自明永乐(1403—1424)以来,民采输课,每年矿税达2331两。明宣德年间(1426—1435),砻坑银矿产银量开始下降,浙江布政使黄泽曾上疏朝廷建议停办银场。正统年间,砻坑银场数千名矿工因产银量不大,只能变卖家产交纳矿税,生活无着,遂推陈鉴胡为首,陶德义为辅,最终爆发了震惊明廷的矿工暴动。矿工暴动期间,明廷曾将银矿课税减至每年800两,为原来的1/3。矿工起义失败后,明廷于天顺二年(1458)将银矿课税又增加到2331两,但银矿年产量逐年降低的趋势已不可扭转。成化二年(1466),明廷将银矿课税又减到1131两。后过了十几年,明廷又将银矿课税又增加到2331两。次年,因灾情严重,银矿课税又减少,反反复复中“矿脉渐绝”。到了弘治末年,矿工的生活愈加困难,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宣平大地上酝酿着。
县丞徐黼的出现,化解了这场即将发生在宣平县大地上的灾难。刚刚就任宣平县丞的徐黼,不顾个人安危,“单骑入贼垒,晓示祸福,数千人感泣,散去”。
徐黼丞宣9年,辅助县令,治邑有方,政绩卓著,宣平士民将其“祀名宦(祠)”。
2 徐阶宣平十二载事迹考
县令萧彦将“瑞麟亭”移建于县衙“东隅社学前”,《宣平县志》卷二中的“瑞麟亭”条记载:
徐黼二宣时,有妾卒于宣,所育一子,去任,留养于鲍,初名鲍阶,后黼长子故,复携阶归,时年十二,即相公阶也。后大拜,建祠县大门内祀黼,立瑞麟亭。邑令萧彦纪略云:麟之为麟也,不恒有于天下,时以之拟公子者,亦曰:“盛德之生,有所自尔。”华亭徐公之丞宣也,宅心仁厚,与民休息,父母孔迩,殆庶几矣。由是太和蒸熏,嘉祥郁发。笃生少湖公于署。岐嶷不凡,过目成诵。弱冠即发,南畿奏捷,护闱廷试及第,荣跻馆阁。既而督学江浙,作师成均,今位进少宰总铨。衡所谓不恒有于天下者,其在斯乎?愚幸逢其盛,爰勒石以纪之入祀(图5)。②
徐阶号少湖,“瑞麟亭”碑文中所记载的少湖公指的便是徐阶。检阅“瑞麟亭”碑记序文及碑文,结合《明史》的记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徐阶这位政治家少年时期在宣平的12年经历。
徐阶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即徐黼丞宣的第三年,出生地在宣平县治鲍村县署内,字子升,号少湖。对于徐阶而言,他的童年可谓多灾多难,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发生在他的身上。
在徐阶刚满周岁的时候,“堕眢井,出三日而苏”③。即使是成人掉到枯井里,也肯定会摔伤,对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应是九死一生。可是第三天,这个孩子竟然醒过来了,大难不死,人咸异之。徐阶5岁的时候,“从父道括苍,堕高岭,衣挂于树不死”,笔者推断这应该是徐阶随父亲前往处州府的途中发生的事。关于徐阶的这一次遇险地点,《明史》记载为括苍山,而笔者通过调查与访谈等多方面考证,认为徐阶遇险的地点不属于括苍山脉,应属于仙霞岭山脉。
从现代地理学上划分,宣平县西为仙霞岭山脉,东为括苍山脉,而宣平县城到处州府唯一的县道有近50千米的山路,崎岖难行,必须经过石门岭、曳岭、槁岭三条山岭,其中石门岭属仙霞岭山脉,曳岭、槁岭属括苍山山脉。在三条山岭中,曳岭和槁岭虽高入云天,路旁却并无悬崖峭壁,唯有石门岭岭头那一段山路有可观赏风景的悬崖峭壁,悬崖下有树木,符合《明史》中“(徐阶)衣挂于树不死”的记载。由此,笔者推断徐阶遇险的地点应当在仙霞岭山脉的石门岭头,至于为什么《明史》里面写成“道括苍,堕高岭”,这应与古代对山脉分界线划分模糊有关。
在笔者看来,徐阶在哪里遇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两件事情告诉我们,徐阶幼年生活并不温馨,至少徐阶的父亲徐黼是没有完全尽到做父亲的职责,究其原因,一是徐黼忙于政务,二是徐阶生母早逝。从“有妾卒于宣,所育一子”(图6)①中,大可以考究一番。
徐阶在亲自编修的华亭《徐氏族谱》②中记载(徐黼)婚娶三次,以继室顾夫人最贤,婚娶三次并不包括徐阶生母,可见徐阶母亲不是徐黼的正式妻子。笔者推断徐阶生母应是徐黼在宣平任上时为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向当地贫苦人家买的一个妾。《春秋》曰:“女为人妾,妾不娉也。”妾在古代地位很低,一般人家的姑娘都是不愿意做妾的。妾的亲属根本就不能列入丈夫家的姻亲之内,就连妾所生的子女也必须认正式妻子为嫡母,而生身母亲只能为庶母。在笔者看来,徐黼“娶”徐阶的生母只是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而非为传宗接代,也就是说徐阶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完全是个意外。徐阶母亲的早逝及卑贱的身份,加上徐黼对这个孩子近乎非主动的接受性,决定了徐阶在父亲眼中的地位。
徐黼虽然不怎么管徐阶,但还是帮他请了位私塾先生。虽然妾的身份不算完全意义上的主子,但妾所生的子女是少爷、小姐,妾称自己的子女为少爷、小姐,她的亲生子女只呼其为姨娘。徐黼对他的四个儿子均严格要求,悉心培养,对妾生的徐阶也不例外。徐阶晚年回忆父亲言传身教之事:“昔我大父,以善为乐,暨于先公,以复为学。省身克己,欲趾美未能;辅德代言,念旷职而多怍。”③徐黼曾训诫诸子曰:“读书不能做好人,即如不读。”又曰:“凡做人,话必不可当钱使,事必可通天知。”④徐阶早慧,“瑞麟亭”碑记说他“岐嶷不凡,过目成诵”。与徐阶读书的有关事迹,在宣平民间也有流传。
相传,徐阶6岁时就到宣平县署前城隍庙南侧迎恩门外三元宫塾馆读书,当时从县衙到三元宫须经过城隍庙门口,别无其他通道。春去秋来,徐阶勤学不辍,每日三趟往返于这条路上。
一天深夜,徐黼办案回衙,颇感疲劳,躺在床上,呼呼入睡,一会儿便进入梦乡。恍惚间来到城隍庙,只见城隍庙门大开,城隍案前灯烛通明,香火缭绕,城隍爷离案相迎,徐黼诚惶诚恐。宾主落座后,城隍爷笑吟吟地说道:“太爷,恭喜!恭喜!”徐黼一惊,深感意外,城隍爷又说:“太爷贵子徐阶,原是天界文曲星入凡,来日状元及第,前途无量。文曲星宿每日几次往返门口,本官须起身示敬,时日长,实在烦累,太爷能否另辟他途?”徐黼听着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跪说:“犬子无礼,不敢!不敢!”说罢惊醒,却是南柯一梦。
次日,徐黼即命衙役众人在城隍庙后的城墙脚开出一条小道,此后徐阶上学都走这条小路。①
这篇传说自然并非真实,历史对名人似乎都会有些异于常人的记载,比如朱元璋更愿意说自己出生时火光冲天的场景。抛开这种史书的套路,单凭其内容而言,这篇传说也应是不成立的。这篇传说中的主角徐黼一年后“移丞江西之宁都”(图4)②,却将徐阶“留养于鲍”(图6)③。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是文曲星下凡,徐黼不应该将其过继给他人。这篇传说虽不真实,但它所传递出的信息远高于内容。这篇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证实了少年徐阶读书时的聪慧,传说内容虽不一定真实,但也应有一定的依据,如果徐阶童年时是个成绩平庸甚至不学无术的坏孩子,想必宣平人民也不敢用传说的方式夸赞徐阶。
徐阶7岁时(1509),徐黼奉命“移丞江西之宁都”,临行前将徐阶寄养于宣平县城鲍村内一户鲍姓人家,改姓叫鲍阶,即“所育一子,去任留养于鲍,初名鲍阶”(图6)④。笔者认为鲍家应当是宣平当地的大户,原因有三:第一,徐阶毕竟是县丞徐黼的公子,如果随便地过继给普通人家,在面子上是过不去的,并且徐黼在宣平当了9年的县丞,肯定会和许多大户人家结交;第二,从6岁到12岁,徐阶在宣平刻苦攻读,已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普通人家很难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第三,宣平县治设于鲍村,鲍村因鲍姓大户先入居而得名。当然也有猜测说这户人家是徐阶母亲的亲戚,可据前文推断,徐阶的生母是没有名分的,她不过是徐黼从穷人家买来照顾自己生活起居的侍女,出身肯定不会是大户人家。
无论如何,徐黼还是尽了一些责任的,他给徐阶找了相对好的归宿。而徐阶毕竟是庶出,被“抛弃”也不能埋怨谁,虽然徐阶那时可能不明白这些东西。五年后,徐阶迎来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黼长子故,复携阶归,时年十二”(图6)⑤。因为徐黼长子徐隆的早逝,庶出的徐阶得以回到父亲身边,也就告别了宣平。
从6岁到12岁,徐阶在宣平刻苦攻讀,已饱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被父领回华亭后,更是勤奋苦读。“太和蒸熏,嘉祥郁发”,科举场上春风得意,“瑞麟亭”碑记说他“弱冠即发,南畿奏捷,护闱廷试及第”。嘉靖二年(1523),刚过20岁的徐阶,殿试第三,探花及第。
徐阶的童年生活是布满阴影的,母亲的“卒”,父亲的“离”,自己几次差点“死”去,此外还有寄人篱下的情感挫折,这些磨难充斥着他的生活。徐阶日后在朝堂里处世相对“隐忍”,善于察言观色,甚至“圆滑狡诈”,应当与他童年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
3 少年遭遇对徐阶性格的影响
《明史》高度推崇徐阶:“立朝有相度,保全善类。嘉、隆之政多所匡救。间有委蛇,亦不失大节。”“论者翕然推阶为名相。”⑥
《明史》里对徐阶的评价是高度肯定的,但在笔者看来,徐阶除去史书记载的光环外,在为人处事方面有相对圆滑的一面,这种性格的造成与他少年时期在宣平的遭遇是无法分开的。
前文已经提到,徐阶的少年时期充满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之后又“留养于鲍”,被过继给他人。过继子所受的待遇自然没亲生子那般优越,徐阶自小缺乏疼爱与关怀,必然要学会察言观色,不能轻易得罪他人。且不论徐阶后斗严嵩独掌朝廷大权时那种圆滑的处事方式,就徐阶对当时为他们父子立碑知县的态度,也可见他的性格。
前文中提到过歌颂徐阶父子的“瑞麟亭”碑,碑文是当时宣平知县萧彦所作,从碑文“后大拜,建祠县大门内”中,可以看出萧彦作这篇碑文的目的,萧彦歌颂的不仅仅是徐黼,而更应是那个已经“大拜”了的内阁大学士。据《明实录》记载:“选南京太常寺博士王希元……萧彦……为给事中。”①这位叫萧彦的县令,到了万历三年(1575),即在撰“瑞麟亭”碑文的20多年后,还只是一个给事中,而且还是南京的,这属于正常的提升,可见徐阶并不因萧彦为其父子立祠、立亭、立碑而违规提拔。同样,对于另一位曾为徐阶生父徐黼立碑的知县任良翰,徐阶也没有违规提拔(图7)②。对于徐阶为何不提拔这两位极力歌颂他们父子的知县,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徐阶作为内阁大学士日理万机,可能根本不知道立碑的事情;另一方面,徐阶作为内阁大学士,位于风口浪尖上,违规提拔他们对自己毫无益处,甚至可能成为言官以及政治对手对付自己的筹码。对于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言,徐阶需要的不是那些需要徐阶的人,而是徐阶自己真正需要的人,可见徐阶性格圆滑。如果没有少年时期在宣平的遭遇,徐阶应该无法像之后那样成功。
4 徐阶宣平情结考
虽说宣平时期的遭遇给徐阶留下了一定的少年阴影,但对徐阶而言,宣平毕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无论当年有多不济,人都不可能彻底了断与故土的情分,徐阶亦是如此。徐阶在出仕之后,与宣平往来依旧密切,至今宣平一带还流传着一件趣事。③
徐阶的父亲徐黼在宣平做县丞时,曾经判了一次冤案,将樊岭脚村一位祝姓男子当作杀人犯错杀了,徐黼对此事一直感到内疚。正德九年(1514),“黼长子故,复携阶归”(图6)④,徐黼回宣平接徐阶,回松江时路过樊岭脚村,当地村人烧稻秆,像送瘟神一般送徐黼离开宣平。徐黼内心十分愧疚,希望徐阶日后对宣平人有所回馈,为自己赎罪。后来徐阶督学浙江,到处州府开科取士,决定将来自宣平的祝姓考生全都录取,以此来减轻父亲的愧疚感。樊岭脚村人知道是徐阶主管取士时,回想起曾经的“烧稻秆送瘟神”场景,都不敢去应考,而宣平县另一个祝姓大村的考生们前去应考,则全都被录取。
这件事情的真伪尚无法考证,但如同笔者前文所说,传说必定是要有一定事实依据的,作为浙江督学的徐阶,他与故土宣平必定会产生联系。
时至今日,武义县柳城镇⑤的《郑氏家谱》⑥还能找到徐阶写的文章,即《正修括宣双门鄭氏祠堂记》,落款是“嘉靖十一年岁在壬辰十一月之吉赐进士及第先翰林院编修提督学校松江徐阶撰文”。在原宣平县曳岭脚村《蔡氏家谱》①中,也可以看见徐阶撰写的文章。
徐阶先祖及其夫人沈氏都葬于今上海松江地区,而徐阶自己则葬在浙江湖州府长兴县,笔者认为徐阶少年时期的宣平情结起了一定的作用。
徐阶晚年曾作诗《湖州买卖地成走笔报水山并诸朋旧二首》②:
其一
已成买骨深山计,岂向浮生畏有涯。
杖策日应临竹屋,赋诗时复坐江沙。
谊高司马千金诺(兵侍北川陆公许为予寻葬山竟得之),情重仙翁两鬓华(此地劳地仙黄桂峰往来者再阅月)。
贫病将何称颂谢,遍题书札报通家。
其二
长兴东北维新里,翠竹苍松六尺丘。
峰列乙辛相对耸(山坐亦向辛),水环丁癸不分流(水起丁出丑)。
居吴自叹谋几左(吴中水浅土薄故其俗浇漓甚),还浙谁知语竟酬(闻山水云月心禅师尝谓予浙生终还浙)。
好志华亭徐仲子,厌离乡土葬湖州。
诗中括号里的语句乃徐阶自注,这两首诗写出了徐阶晚年寻找墓地的过程。
从诗中可知,山水云月心禅师曾对徐阶说过“浙生终还浙”,“浙生”即指徐阶生于浙江宣平县,徐阶的“还浙谁知语竟酬”,使人联想起徐阶晚年被高拱、海瑞没收田地家产及在松江名声败坏的遭遇,也许在当时失去太多的徐阶,他心灵唯一能寄托的不是他的“乡土”松江,而是生他养他的浙江大地。在一无所有的时候,早年快乐或痛苦的记忆最能勾起人们的精神寄托,这才有了徐阶“厌离乡土葬湖州”。
徐阶葬在湖州,离松江很近,同时也葬在了生他养他的浙江大地,可谓是最好的选择了。
5 小结
出生并且成长在浙江省宣平县的松江华亭人徐阶,在他少年时期经历了异于常人般的磨难和挫折,造就了他特有的性格,之后他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一代“名相”,最终,徐阶选择安葬在浙江,而不是其先祖故地华亭,也是受其宣平情结的影响。浙江宣平乃徐阶之“根”,徐阶最终归葬浙江可谓“落叶归根”。
参考文献
[1]何横.宣平县志[M].民国丙寅版,1926.
[2]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佚名.抄本明实录[M].北京:线装书局,2005.
[4]徐阶.徐氏族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5]徐阶.世经堂续集[M].明万历间徐肇惠刻本.
[6]吴金宣,陶鸿飞.武义县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丛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
[7]赵克生.明代文官的省亲与展墓[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