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媚 苏小敏 叶慧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文康复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知晓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 兩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分别为97.22%、100.00%、94.44%、100.00%、94.44%, 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77.78%、75.00%、80.56%、72.2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人文康复关怀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的知晓率, 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人文康复关怀;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效果;生活治疗;知晓率;护理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8.085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重性精神病, 其病因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 临床多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症状各异的综合征, 患者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及内心体验不协调, 脱离现实[1]。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 会有工作记忆、注意、抽象思维及信息整合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伤, 其病程多迁延, 易反复发作, 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活动衰退及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 现阶段, 临床中常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通过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 促进其康复。但是, 对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仍需要长期用药, 自我护理能力较差, 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人文康复关怀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提供提供专业性护理同时, 亦兼顾患者的生活及其他基础护理。因此, 本文选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3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诊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5例;年龄47~85岁, 平均年龄(63.79±7.77)岁;病程1~8个月, 平均病程(3.59±1.51)个月;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13例, 高中以下2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44~89岁, 平均年龄(64.11±8.79)岁;病程1~8个月, 平均病程(3.63±1.55)个月;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14例, 高中以下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临床精神病学》 第7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均给予药物治疗, 且患者处于恢复期;③意识清楚, 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精神病者;②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讲解, 告知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必要性, 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干预, 让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2]。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文康复关怀干预。①体贴、关爱患者。加强患者身体状态评估, 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确保危险物品远离患者, 将其置于专门区域, 做好尖锐物品的防护, 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护士进行交接时, 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 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加强患者细节护理, 为患者送水、喂药等;②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心理指导与评估, 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及聆听服务, 耐心的讲解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及治疗效果, 进一步明确与患者接触、沟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基础护理。加强患者情感及认知水平, 可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如穿衣、洗漱、扫地、制作手工艺等, 加强患者内务管理, 尽可能让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结合医院情况定期开展读数交流干预、运动会, 邀请患者亲戚参加唱歌、舞蹈等文体活动, 帮助丰富患者文化及情感等方面活动;④宣教教育。科室专门人员向患者行疾病宣教, 讲解预防精神分裂症相关方面知识、讲解用药指导及药物干预等, 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支持,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3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知晓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①症状改善。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从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 评分越低, 治疗效果越理想[3];②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医院通用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后3个月疾病知晓(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用药知晓(知晓用药重要性, 能遵医用药)、饮食知晓率(能根据既定的饮食方案饮食)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包括:护理方法、护理内容)进行评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 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 其是由一组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是多因素疾病, 其病因目前并不明确, 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具有多样化, 可涉及患者的感知觉、情感、思维、认知及意志行为等多方面, 同时, 个体之间症状差异较大, 即是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期或阶段也可能表现不同症状[4]。人文康复关怀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其将生物-社会-心理现代医学模式作为护理指导, 将患者本身为健康中心、护理理念, 更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 以达到患者重拾生活行为的目的[5]。本研究中, 护理前, 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 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文康复关怀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知晓率、满意率。同时, 人文康复关怀更加重视患者的不良情绪, 给予患者更多关注和爱心, 能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 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 耐心的降解各项护理工作, 能丰富患者的活动与文化精神。此外, 人文康复关怀的实施更加重视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 充分 发挥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能满足患者所需的护理需求。既往研究表明:人文康复关怀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更加重视患者的精神状况、社会功能, 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 有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减轻病情症状。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人文康复关怀护理干预, 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的知晓率, 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寇晓敏. 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海军医学杂志, 2018, 39(5):76-80.
[2] 朱艳玲, 彭燕萍, 黄彩明. 家庭人文康复关怀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中国当代医药, 2018, 25(2):188-190.
[3] 李幼辉, 王志铭. 高等医学教育专科教材《精神病学》出版.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4):255.
[4] 姜珺, 李志武, 康瑞莹, 等. 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8, 21(4):475-479.
[5] 梁佳, 石捷, 許爱, 等. 定期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5(12):97-100.
[收稿日期: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