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摘要:济南市章丘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全力推动生态提升,服务“山水河湖城”五大片区建设,通过推动“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着力建设绿水青山园林城市;多措并举,因水而兴,水生态提升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奠定良好营商环境的生态基础,为县域走出一条特色治水之路,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两山”理论;“五水共享、四水共治”;营商环境
201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打造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抓好统筹治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推动天上水、地表水、特殊水、外来水、地下水“五水共享”,实现治污水、防洪水、抓节水、保供水“四水共治”,加快构建具有山东特点的治水大格局,在新时期提出了新的治水方略。
章丘2016年底撤市划区,定位为济南市“卫星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章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全力推动生态提升,服务“山水河湖城”五大片区建设,通过推动“五水共享”“四水共治”,走出一条特色的治水之路,为营造一流的生态营商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依水而生,“五水”齐全,章丘水资源独具特色
济南市章丘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处泰沂山北麓,95%面积属小清河流域,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依次是山区、丘陵、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有小清河、绣江河、杏花河、巨野河等河流,垛庄、大站、杜张、杏林等4座中型水库(总库容6423万m3),31座小型水库,405座塘坝,白云湖、芽庄湖2处滞洪区,南水北调调蓄水库—东湖水库1座(总库容5377万m3),引黄平原水库1座(总库容1641万m3)。章丘区水源种类多樣,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39mm,水资源总量5.11亿m3,现状可利用总量为4.51亿m3。其中,可利用地表水1.1亿m3,地下水2.73亿m3,客水资源黄河水0.51亿m3,长江水0.17亿m3。章丘素有“小泉城”之称,以百脉泉泉群为代表的泉水资源闻名中外。有著名泉点25处,百脉泉泉群为济南十大泉群之一。
二、“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着力建设绿水青山园林城市
章丘区通过供水、节水、防灾、水生态修复、泉水保护和水管理改革六大体系的任务,实现“五水共享”、“四水共治”。共完成项目87个。2018—2020 年5月完成投资61.23亿元,涉及52个项目。
(一)实施“五水共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
一是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胡家岸引黄泵站作用,增加引黄指标,建设白云水库。白云水库规模为中型,总库容1641万m3,占地面积4103亩,2018年开工,2020年建成投用。建成后向城区和中北部镇区供水,替代圣井地下水源地和镇村集中供水水厂。二是实施水系连通建设。在已建成胡家岸引黄泵站—白云湖—白云泵站——杜张水库—大站水库——城区补源供水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引水流量,实施“引黄引江入城”复线工程,将黄河水、长江水大流量调入城区,包括白云泵站至杜张水库连通复线工程、杜张水库至大站水库连通复线工程。大站水库至城区公园连通复线工程。实施绣江河—杏花河连通工程,实现水源互调互补。开展南水北调二期工程章丘配套工程,实现输水主管道与大站、垛庄水库连通,增加章丘区水资源量。三是实施城乡供水工程。新建白云水厂,依托新建的白云水库,把引黄客水作为城乡供水水源,覆盖城区和中北部的宁家埠镇、绣惠街道等10个镇街道,设计总供水能力20万m3/d。
(二)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多措并举节约用水
一是狠抓农业节水工程。持续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末级渠系衬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用水效率。二是加强工业节水。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重点领域能效提升计划、“工业绿动力”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全面提升工业节约用水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节水型工业。三是注重城镇节水。持续对城区供水管网分批更新,减小管网漏失量。2020年前完成改造管网16km。四是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源。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新建海绵型公园和绿地4处,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三)抓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防止洪涝灾害发生
一是实施河库防洪工程建设。依托河长制相关规划,实施绣江河-西巴漏河、漯河-东巴漏河、巨野河章丘段全线及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全面达到防洪标准,同时兼顾生态、景观需求。二是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及非工程措施。对各防洪工程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架构集网络、数据库、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监测预警平台。三是提高城市防洪除涝能力。实施黄旗山一号路、唐王山路东延新建雨水管网工程,持续实施城市防洪河道、排水管网、排涝泵站、雨水管线改造、积水点改造等。四是加快黄河滩区迁建。投资1.2亿元,完成滩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房屋迁建,保障了群众防洪安全。
(四)狠抓水生态保护建设,严厉打击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一是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开展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管理和限制纳污警戒线管理,继续做好重点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通报工作以及边界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区等重点功能区的监管工作,完善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二是狠抓水污染防治。通过实施水质净化工程、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城市污水配套建设过程、控制农业面污染等措施,防治水污染。三是抓好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区小东山湿地、白泉湿地,两横五纵景观水系。水系建设打造以经十东路、龙山大道为“两横”,以世纪西路、双山西街、双山大街、绣水大街、石河街为“五纵”环城水系,南部与调水补源的白泉、小东山湿地相接,北部与两泉汇流(东麻湾泉群、西麻湾泉群)、两河贯通(绣江河、玉带河)区域相连,打造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景观水系。
(五)打造泉水特色品牌,绘制优美水乡画卷
一是泉水先观后用,建设泉水循环系统。建设地表水系大、中、小三个水循环系统。建成了以百脉泉、绣江河、三干渠、西干渠、眼明泉为架构形成城市舟行小循环,以三干渠、朱各务水库、杜张水库、大站水库、百脉泉为架构形成中循环,以引黄调水补源和白云湖、杜张水库、大站水库、城南渗漏带、百脉泉、绣江河为架构形成大循环,保证泉水的有效利用。二是加大外水调用,增加促渗补源。积极实施回灌补源以弥补城镇化及不可削减的地下水开采对泉域造成的影响。三是限制泉域自备井开采,纳入集中供水范围。将泉域内企业和村庄自备井关闭,置换为公共供水,最大限度地保护泉域地下水。四是划定百脉泉泉域四条保泉生态控制线,强化生态管控。加强对百脉泉强渗漏带保护区的保护。实施向胡山林场回灌补源工程,增加泉域上游入渗量和下游直接补给景观水量。五是保护泉水出露区,维持原生态环境。在百脉泉泉群的泉水出露区保护范围内,严格执行关于在明水泉域内严禁新建矿井和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的有关规定。六是加强泉水自动观测,建设自动化监控系统。对泉域内泉水出流、泉域补源回灌、泉域地下水取排水、地下水水位以及雨情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统一调度。
三、多措并举,因水而兴,水生态提升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引黄引江重大突破,水网体系基本贯通
近年来实施各水源水系连通工程,逐步形成了各重点工程河库相连、互通互济的水网框架,实现了地表水、地下水、长江水、黄河水水资源联合调度、统筹利用。
(二)资源配置趋向科学,水源置换全力推进
按照优先使用地表水、客水,压采地下水的全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要求,优先置换工业用地下水,2016年化工工业园关井,置换为南水北调长江水。2017年月宫水厂向明水经济开发区用水户供水,替代圣井水厂地下水,章丘电厂关闭自备井,由杜张水库供给地表水和黄河水,形成了工业园区企业用水由地下水为主向地表水、客水、中水为主的良性水资源配置
(三)生态环境改善向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领先
全区确立了“泉涌、河畅、水清、城靓、村美”的水生态目标,逐渐形成以绣源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云湖省级水利风景区、“两横五纵”城市水系、绣江河下游生态河道为代表的水系,湖泊、湿地组成的水生态系统。城区建成百脉泉、荷花、眼明泉、桃花山等4座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及小游园30余处,正在加紧建设小东山、白泉湿地,城区绿地系统架构基本形成。泉水在正常年份保持喷涌,全区有3处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规模12万m3/d。通过入河排污口等水环境整治,全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
(四)河库安全全面提升,防洪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防洪治理,章丘区已形成两纵两横、分滞结合的防洪工程网络。现4座中型水库均已达到50-100年一遇设计、100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26座小型水库已达到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已治理的绣江河、杏花河30公里河段达到2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绣源河(绣江河城区段)达到50年一遇设计防洪标准;城区排水标准大部分已达到5年一遇;北部排涝体系大部分已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
(五)城乡供水全力整合,农村饮水安全稳步提升
全区有城区公共水厂2处,为圣井水厂、贺套水厂,其中贺套水厂2017年5月关停备用。有农村集中供水厂19处,其他为小型取水设施。全区城乡供水总供水能力20万m3/d,饮水安全普及率98%。供水保证率95%。城乡供水管网遍布全区,章丘区主城输配水管网总长度达305km,经过多年持续改造,现状管网漏失率16%。
(六)行业用水惠及民众,节水意识明显提升
全区有大型引黄灌区1处、重点中型灌区2处,小型灌区3处,中北部地区有灌溉机井2万余眼,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62左右,全区农田灌溉已经基本形成以灌区、机井互补、灌排一体的田间灌排体系,实现了民生水利惠及百万群众的目标。
(七)行业管理规划提升,水务改革稳步发展
2017年来,全区设区、镇、村级河长700余名,对全区17条骨干河道和小型河道按规定进行管理,形成河道管护常态化机制。2018年以来,河湖长制由“名”到“实”,河湖清违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奠定良好营商环境的生态基础
(一)因地制宜是实现“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的前提
治水工作紛繁复杂,工程系统庞大,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必须做到整体推进、步调一致。当前我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在资源环境、区位特点、历史传承、人文积淀、现实基础和经济实力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五水共享、四水共治”工作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治水之路,彰显出当地用水治水特色。
(二)改革创新是抓好“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的关键
要统筹做好“五水共享、四水共治”,改革创新是关键。通过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方法等,达到正确处理好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关系、不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协调、精确、弹性的制度的目标,形成一个科学、合理、良性的运行机制。要善于抓住创新切入点,实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五水共享、四水共治”工作。科技治水是创新的关键。既要把科技融入治水工作之中,努力强化技术和人才支撑;又要充分运用治水工作倒逼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科技工作思路,加快技术难题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以更好地推进“五水共享、四水共治”工作。
(三)长效管理是确保“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的基础
推进“五水共享、四水共治”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重视集中整治和突击行动,又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治水工作坚持建、管并重,着力构建起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形成用水、治水工作加快推进和可持续运行的组织分工机制、督察问责机制、考核奖惩机制、部门联动机制与要素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使用水、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四)标本兼治是确保“五水共享、四水共治”的根本
治水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发展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治水工作必须要从源头抓起,以治水为突破口,追根溯源、兴利除弊、釜底抽薪、标本兼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切实转变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真正消除各种唯GDP至上和为求得经济一时增长而不惜一切代价的观念与做法。要以壮士断腕的气魄、胆识和勇气,出重拳、下猛药、治沉疴、去顽疾,从而使得“五水共享、四水共治”工作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