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对曹植《洛神赋》的描绘。从无形的文学到有形的视觉图像,画家如何表现诗中曲折的故事情节,特别是痛苦、追悔这类隐晦的情感?字画转换,画家必定是对诗词内容进行了取舍和延展。图文转换的成功,恰恰在于绘画没有对文本照搬硬套,而以追求原文的“气韵”为要。
文学和绘画都是艺术长河里的一条分支,二者紧密相连,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融合。中国古代故事画《洛神赋图》,便是很好的例证。赏析《洛神赋图》必须先细阅《洛神赋》,才能解释画家为何用了某个造型某种构图,并由此说明图文关系之密切。
关键词:绘画;文学;洛神赋;洛神赋图;曹植;顾恺之
引言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历史上一个追求思想创作自由、张扬个性的年代,也是中国美术史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期。曹植的《洛神赋》描绘了凄婉爱情故事,而顾恺之诗画结合,将诗词改编成融会贯通的长卷形制,以连续性构图表达哀伤氛围。当观者欣赏画卷,情节以此展开,诗画相得益彰,缠绵情意也就顺势流露。
曹植的《洛神赋》以第一人称描述黄初四年从京师东返,途经洛水,遇洛水女神,两者互相倾慕后分离的哀伤恋情。全卷可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出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人物安排疏密得当,在不同时空中自然的交替、重叠、变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则展现着一种空间美。通过远近山林、清溪垂柳来串联几幕,画面空间感巧妙转换为时间的流走。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一双秋水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云髻,被风吹起的衣带,给了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初见之后,又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不奈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终日思之,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翩若惊鸿”——画面开首即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女神相遇的场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蛾,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画卷从右端开始,第一段描绘了黄昏曹植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在平静水面上,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洛神衣带飘逸、凌波而来。柳岸边,曹植身体微微前倾,伸出双手挡住目光呆滞的一众随从,而曹植则灼灼地注视着前方水面上的洛神。顾恺之巧妙通过这瞬间动作,不仅形象表现出曹植见到洛神的惊喜,也将曹植被洛神的绝世之美、轻盈宛转的体态所深深吸引的内心活动表现的极为生动。
曹植解玉佩相赠表达了对洛神的深切爱慕,洛神指潜渊为期,曹植又怕受骗,心情矛盾。于是便斂容定神,守之以礼,二人情意缠绵。洛神与诸神仙嬉戏,风神收风,河神抚平水波,水神鸣鼓,洛神在空中、山间、水中若隐若现,舒袖歌舞。通过女神与众神仙的欢乐、嬉戏的热闹场景,为洛神与曹植即将分离做了铺垫,衬托出女神无奈和矛盾的内心状态。
而后描绘了人神殊途,不得不含恨别离的情景,这是故事情节的高潮,表现了洛神离去后,曹植对她的深切追忆。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追赶云车,希望能再次见到洛神。但无奈人神相隔,早己寻不到踪影。思念与悲伤不能自己,以至于彻夜难眠,在洛水边等待到天明。顾恺之大力描绘洛神离去时的阵容,场面宏大激扬,热闹非凡。六龙驾驶着云车,洛神乘着云车向远方启程,鲸从水底涌起围绕着车。六龙、文鱼及鲸的描绘细致,动态奔放。在岸边,曹植在众随从的扶持下,目送着洛神渐渐远去,眼神中倾诉着无尽的苦痛。洛神也不停的回头望着岸上的曹植,皆是伤感。直到随从们驱车上路,曹植仍然不断回头张望,可终究难觅佳人。最后不得不怀着不舍和无奈的心情,踏上返回封地的归途。随着二者距离越来越远,背景环境的宏大热闹,无法相守的悲伤气氛也被渲染地愈加浓烈。曹植的无限怅惘呈现在画卷上,使观者被这份真挚所感染。
赏析《洛神赋图》还会发现在故事的每部分,画面中几乎都有对水的写照,但水势、水态却用线条表现的千变万化,绝无雷同。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又荡漾回旋,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激动、惆怅、流连等情绪和动作连成一体,巧妙烘托着整体气氛。尤其在洛神离去的部分,船驶过之处浪涛翻滚,河水突然变得汹涌澎湃,观者好似也能听到咆哮的水声并感受到主人公的不舍情和焦虑心,可谓神来之笔。
画这幅名作的顾恺之,工诗赋,善书法,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画风独特。其笔下的人物清瘦俊秀,被称为秀骨清像。线条极为流畅,颇有“春蚕吐丝”之感,表现在《洛神赋图》中则是:线条的表现力内在含蓄,蕴藉人物的精神内涵。线条轮廓勾勒产生的空白以青绿填色,色彩平铺淡雅,只在斜坡岸边施以泥金颜料。在鼓声中,仙女洛神身着宽大华丽的衣服,裙带飘逸,一步一摇,凌波而来。画面的流动感跃然纸上,连绵不绝。此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画勾线用笔细劲而有张力,笔力如弓连绵而遒劲,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周围的衬景,比如山水、车船、鱼龙虽然都栩栩如生,但都比人物小很多,完全不成比例,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也是体现了早期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雏形。再说山水也并没有我们现在常看到的那些肌理纹路,所以“无皴擦”也是那个时期的绘画特征。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还是对于环境的描绘,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洛神赋图》的技法也未脱离前朝的影响,通过物体的穿插来表现空间,呈现出明显的装饰感,为画面增添趣味。山石树木,结构凝练,基本上以不带景深的扁平化构图为主。一些树木、山石的表现上,作者以凹凸晕染的方法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这在当时是一种新的绘画技法,也是对空间构图形式的一种探索,这与西域人的文化交流的发展分不开,进而产生了艺术融合相互影响。拿树木来举例子,不单一,富有变化,表现出几种样式:柳树疏密相间,分组为伍、或聚散于空间转换、或穿插于人物前后与其它景物形成松紧自然的衔接。蒲扇树则从图卷右边起从头到尾都有,近坡远岸遥相顾盼,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审时度势,错落有致,节奏分明,也运用了图案化的造型,空间意识完全跳脱出一般自然理性法则的制约。这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树丛造型,使画面充满了浪漫神秘的色彩。此外,图中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也是极具神韵,构图非常用心,在山峦之间各成独立的视觉形象,但是又相互呼应,相互关联,神情的顾盼流连没有半点违和感。这归功于顾恺之对人物神态的精准把握,对文章所描述人物精神内涵的细致体会。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东晋末年是一个皇室败弱、士族争霸,动荡不安的乱世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那个时期带有浓厚美学意味的“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大大促进了社会上的个性解放潮流。一些文人雅士、包括朝野都崇尚“清谈”,对于名教持藐视态度。他们在创作绘画的时候,会赋予自己本身的一种世界观、审美观以及价值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名家们不会被世俗观念所限制住。比如顾恺之,所谓“魏晋风度”,不拘于传统礼法,也不拘于形迹,艺术理论的著作和探讨在这一时期也就随即展开。
同时,顾恺之也是一位相当杰出的理论家。他最典型的绘画理论要当属上段提到过的“传神论”了。他主张通过线描着重表现当时的历史背景、生活内容、人物的神情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形象塑造,通过想象来把握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他从理论上明确提出以“传神”的形式进行绘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正是“传神写照”的关键所在,从眼睛去观察人的精神,才能把握人的特征。在《洛神赋图》中,水面上的洛神飘忽不定,对岸的曹植恍惚的眼中满是含情脉脉,顾恺之把这种遥遥相望、可望而不可及的留恋徘徊体现的淋漓尽致。顾恺之推动了绘画理论的建设,这也侧面说明他对生活的认知反映在艺术表现上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
结语
用绘画的形式将一个文学作品再现出来,《洛神赋图》是最早的。顾恺之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娴熟的绘画技法以及超高的审美情趣画出了诗文故事中的情思悲伤,充分传达了原赋的丰富情感。艺术是相通的,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西蒙里底斯所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若想将诗词歌赋中人物的神韵和盘画出,绝非易事。观《洛神赋图》,即便画中人物并非写实手法却也气韵十足,如用弱柳微垂来烘托曹植的迷茫,用蒙蒙云雾来衬托洛神飘逸仙姿。这种意蕴生动、自在高雅的绘画因为画家独到的想象及体悟,历经千年,依然將我们带入到了曹植与洛神的悲欢离合中,使辞赋作家、画家、描绘对象以及观者的感悟融为一体。在意境上,顾恺之展现出了诗的氛围和情趣。该图在表现原诗的内容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所带给人们的形象就是一种“视觉诗”,更是画与诗相互结合的典范。
在中国画中,画与诗歌、书法,三种艺术形式相互结合起来,更能凸显精神性文化的内涵,给予读者无限想象空间。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视觉意象中把握语言的精髓,潜心研读经典,提高认识传染和把握传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植. 《洛神赋》,[Z]
[2] 陈龙海. 《中国古代艺术精品鉴赏丛书》,[M],岳麓书社
[3] 顾恺之. 《论画》,[C]
[4] 宗白华. 《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
[5] 俞建华. 《历代名画记》,[M],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冯梦云(1996.1-),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