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西藏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困境

2020-07-14 02:32拉巴仓决尼玛占堆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市场经济

拉巴仓决 尼玛占堆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农村中学职业教育,应要发挥自身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满足当地劳动技能提高的要求,推动农村经济,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劳动技能和收入。但我区职业教育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很多因素直接导致农村中学职业教育在社会需求日益旺盛的形势下走入低谷,职业教育生源逐年减少,农村中学职业教育的继续发展和生存面临严峻考验。

【关键词】办学思想;市场经济;教育改革

引言

温家宝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本人认为我区初中职业教育有必要进行大面积的改革,理由:

1.办学思想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定位和解决

本人认为农村中学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应为从升学转移到主要为当地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和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轨道上。但是我区农村中学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所设专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需求,仍然开办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对农民青年毫无吸引力的传统专业。其次,为了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学生必须到了初三的阶段才能到职业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但是这样最终导致学习时间段、不深刻等现象的产生。

2.应变能力薄弱,无法适应市场价经济的需求

经调查发现我区农村中学职业教育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首先,大多数职业中学开设的专业都是单一的、固定的模式的传统专业,无法跟随劳动市场的需求而变化,为此这些传统专业在当地劳动市场的需求基本饱满之后,没有其他更多劳动力生存和发展。更是学校经济的条件的制约无法增设新的专业,直接导致生源逐步减少现象。

再次一些主客观因素,很多职业中学无法在市场上发挥自身的特点进行自给自足,一直靠教育行政部门的投入生存。我区农村市场面不广,所以农村中学职业教育无法把学校进行产业化改革。特别是职业学生的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很多产品在市场无法销售,所学技术无法进行商品化销售。为此学校的经费非常紧张,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农村中学职业教育的发展。

3.专业教学不深入导致很多学员无法满足社会劳动就业市场的供应需求

专业教学不深刻,学习时间短是我区农村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职业中学并非单独的学校,是中学的下属单位,职业中学办学思想必须跟着中学整体的办学思想,为此学校为了不影响整体的文化教学成果,必须缩短职业技能学习的时间。从而导致农村中学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是初三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术的时间是仅有一年,在这仅有的一年内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术是很难的。大部分学员毕业后无法在社会上自力更生,无法满足社会劳动市场对专业技能的需求,从而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不会抱有很大的希望。

4.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首先我区大部分农牧区现在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牧业操作,而这些传统的作业方式中知识技能的作用不明显,为此大部分家长认为在社会生产中不需要知识技能。不让孩子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再次我区初中型职业教育培训时间短、专业模式单一、专业教师缺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深刻,毕业后无法在市场立足,为此很多家长对职业教育不寄予太大的希望,致使每年的生源大幅度减少。

5.缺乏专业性比较强的师资力量。

缺乏专业教师是目前我区大部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我区大部分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是从当地的老百姓中聘请的。由于这些教师自身缺乏专业系统的教学,教学方法只是在简单的经验基础上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持,为此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成绩不显著。

6.如何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

(1)改变传统观念,积极宣传职业教育西藏的职业教育在总体上所占比重较小,各地政府部门忽视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必使得职业教育难以发展。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加大管理力度,改变职业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尤其是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困境。地方党政部门特别是地方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纠正广大农民只注重上普通高中、上高校的传统观念。除了大力宣传之外,,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还必须依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

(2)調整办学思想,克服僵化的办学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目前,从整个教育体系看,我国普通教育的发展已基本趋向完善,而职业教育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只有加大投入,大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完善我国国民教育体制,才能是各类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西藏的农村职业教育要实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提出的目标,必须转变和调整办学指导思想。要同等看待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对两者的投入不能失衡,办学规模不能失衡。不能歧视职业中学,应将以升学为目标转为以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目标。农村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提高进城农民的职业技能服务。因此,农村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应放眼市场经济的发展,认真调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类型,着眼于对大批即将或已经流向社会的劳动生力军的实用技术培训,使这些劳动者外出务工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好的工作环境。农村每年都有大量未能升学而直接外出打工的初衷毕业生由于未受过岗位培训与劳动技能培训,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我国“入世”后,许多国外的大企业纷纷在中国投资办厂,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这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带来了良好契机。农村职业高中应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改变僵化的办学模式,适当缩短学生的学习期限,广泛开设一些短期实用的技术型专业如电焊、汽修等。

(3)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办学,从农村青年的发展需要出发。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应转变思想,注意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教,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有效服务。纪要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又要考虑到农民子女要求继续学习的愿望,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后背人才。实践表明,办学模式传统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必须深化农村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重新确定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为了加快农村地方经济的建设,合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地方政府应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以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合理配置国有资源,提供人、财、物与技术方面的支持,制定有效的政策,开辟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局面。

总之,职业教育要想有突破性的发展,首先所设专业教学必须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把教育多样化、市场化,增强职业教育在农村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其次,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加强专业教育。再次,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把教学产品、劳动技能进行商品化。这样既能摆脱现在面临的困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应有的效应。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下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
论经济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地位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